[db:作者] 发表于 2025-11-6 01:51

诛郅支以明汉威,因私弊而历沉浮:名将陈汤的双面人生

豪言曾震漫天弦,金枪直跃西域边。勒马回首重相问,半轮晨阳半缕烟。《致陈汤》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将人生道场之变数说的通透哲理。有人在河东风生水起,有人在河西折戟沉沙,不是上天在开玩笑,而是偏离了人生轨迹,才让毁誉参半有了可乘之机。在西汉后期出了这么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扶大厦既于倾,豪言一句名垂青史,他又是擅权贪腐者,他的双面人生是如何演绎的呢?且看其跌宕一生。

前半生穷困奔波话说公元前73年间,在山阳瑕丘(今山东省兖州北)的一个小村庄的农家诞生了一个小男孩,其父陈大阳自是欣喜万分,抱着刚出生的儿子,乐得嘴里直念叨:“吾儿将来定能改换门庭,做一番祖辈难成的大事!”随即取名汤、字子公,希望他能温顺贤良、德才兼备且胸怀大志。

可现实不得不让年少的陈汤非常尴尬,贫穷招来的是轻蔑的眼神,家徒四壁带来嫌弃之语声。在窘迫的环境中,陈汤没有自暴自弃,小小年纪就知道要想出人头地,只有刻苦读书方能改变未来。
油灯点亮漫天星光,书卷合上已是犬吠鸡鸣,儒家、兵家书籍随日月光华陪伴他二十余载,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并没有消磨他的意志,这便是一种超人的精神追求。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外面的世界在书本里是学不到的,为了满腹经纶能有用武之地,陈汤开启了最穷的游学之旅,带上母亲准备的粗食干粮,背起心中那份期望,徒步直奔京城长安而去。
若论学识渊博,再说个人修养,此时陈汤可谓品学兼优。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陈汤在京城一带“北漂”过的的确艰辛。他从事过账房先生、私塾先生,在最艰难的时候靠卖字谋生,就这样硬是撑了十六年。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命运的河东眷顾了这位穷书生,在他三十七岁的时候,一个贵人慧眼识珠提携了他。富平侯张勃不仅看中他文章精绝,更钦佩他口才相当了得,认为陈汤就是一匹难得的千里马。
河东高光:矫诏兴兵定西域经过富平侯张勃推荐,陈汤出仕为献食丞,即汉元帝刘奭宫廷膳食官员。就在陈汤当官不久,父亲突然去世未回家守丧,按照西汉礼仪官制应视为不孝,陈汤被人举报锒铛入狱,富平侯也被削去爵位。由此可见陈汤为了官爵,可以抛弃忠孝节义,实属令人不解。

经过两年牢狱之灾,年近四十陈汤经过运作,又出任汉元帝刘奭宫廷郎官,管理护卫宫禁门户,皇帝陛下御林军中一个小头目。在那个封建推荐制的年代里,陈汤能有陪王伴驾资格,老天真的很爱他。
汉元帝见陈汤学识渊博能言善辩,觉得此人能堪大用,西域军营正空缺一副校尉,随即派陈汤奔赴西域任职。
建昭三年(前36年),身着盔甲的陈汤,隐隐嗅觉到郅支单于存在威胁,暗中注意郅支单于动向。这一上心不要紧,果然发现郅支单于暗流涌动。他们在康居城附近集训兵马,无端扣押斩杀西汉使节,还大言不惭地胁迫西域诸国必须向其纳贡。
一个西汉属下的藩属部落,竟做出这种姿态,不仅轻视大汉王朝,其野心勃勃的动机,令陈汤吃惊不小。思维道绝不能坐以待毙,等到这部匈奴成了气候,我陈汤便是千古罪人!战场战机瞬息万变,趁他们还没准备充分之时,应尽快消灭这股武装力量。
想罢,陈汤立刻苦劝上司甘延寿要先发制人,病榻之中的甘延寿拒绝陈汤的请求,原因有二,一,与匈奴开战没有朝廷的准许,擅自动用兵马,属于欺君罔上当罪灭九族。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后勤补给不说,就匈奴几万精兵强将,我们满打满算才8000人马,战比为5/1,这个仗胜算在哪里?
上司的一番话,令陈汤无言以对,只好写下一纸加急奏折,命信使快马飞奔京城。此时陈汤心急如焚,翘首期盼朝廷能尽快批准奏折,可奏折一去如泥牛入海,没了一点声息!
怎么办?不能再拖了!陈汤一咬牙一跺脚,心说宁可户灭九族,也得把郅支单于消灭在萌芽状态下。他马上提起笔来草拟一道假圣旨,调集西域屯田士兵与15国联军计4万余人,兵分两路奔袭三千里,直抵郅支单于城下。

陈汤不愧为是战将,他挥舞着长刀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士兵一看主帅如此勇敢,一时间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将郅支单于的木城土城全部击破。郅支单于见大势已去,刚要趁乱逃跑之际,被陈汤一刀斩于马下,剩下的匈奴残兵败将纷纷举手投降。
陈汤解救出汉朝使节,并安抚西域百姓,又将单于首级传示西域以震诸国。这场不耗费国内资财的远征,不仅巩固了西域秩序,更让“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誓言成为华夏精神图腾。
小结:在关乎家国危机之时,在领土遭受侵犯之机,陈汤以一个军人特有的职责,做出这一壮举,无可厚非。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他的家国情怀,就像他的誓言一样,誉满千古!
河西沉沙:贪欲与权斗的沉沦西域大捷之喜报落在汉元帝的龙书按上,说句真话,汉元帝刘奭在欣喜之中,也有些许不快,陈汤矫诏之罪确实胆大妄为。但在刘向的劝说下,转念一想陈汤也是为国为民吗,假如我在这个问题上与之计较,枉为一代国君。
汉元帝从心里接受了这个事实,所以他力排众议,将那些说陈汤“擅自用兵,欺君罔上”者通通给否了,亲封陈汤为关内侯,任射声校尉。
可是,陈汤贪污战利品,收受贿赂一事也传到汉元帝的耳朵里,汉元帝念陈汤赤胆忠心,功勋卓著是个人才,就没有深入追究此事。陈汤没明白汉元帝为何如此宽容大度放过了他,继续以侥幸心理进行贪腐之旅。

俗话说:三起三落是人生,在汉成帝继位后,政敌匡衡以:“擅自兴兵,贪污战利品”来弹劾陈汤,汉成帝早就知晓此事,为整肃超纲拒绝贪污腐败,将陈汤免官夺爵贬为普通士兵。
从关内侯射声校尉一落千丈,这一切不是别人强加,而是欲望打了陈汤的脸。假如他能思过反省为时还不算不晚,凭借他过人的才智,翻盘的机会还是有的。
没过几年,西域都护府段会宗向朝廷发来急奏,乌孙集结重兵围困西域都护府,请求朝廷派大军尽快支援。大将军王凤与丞相商量来商量去,也没商量出所以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边关吃紧,汉成帝也坐不住金銮殿,在与群臣们商议之时,汉成帝忽然想起陈汤,于是派人把这位“士兵”请上大殿。
得知西域被困之事,陈汤作如是分析,如果朝廷派兵救援,远水不解近渴徒劳一场。以我看不出五日,西域之危自然解除矣。
为啥陈汤会作如此决断呢?他深知乌孙之兵乃一群乌合之众,见久攻不下西域城,士气一落千丈一定会撤军。不得不佩服陈汤精准预判,第四天果然传来乌孙之军已经撤退,西域危险全部解除。
大将军王凤很深知陈汤经验丰富,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于是奏请汉成帝重新启用陈汤。分封为从事中郎,主管西汉军事决断,功名权力如日中天。
一时间,陈府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十金、五十金、一百金……源源不断进入陈汤的钱柜,陈汤来者不拒一并笑纳。“君子爱财取之无道”遭人唾弃,受贿无有节制伸手被捉。
矫诏、贪污受贿,让一个光环四射的英雄黯然失色,本性难移之中定格了他双面人生。

毁誉之间:时代与人性的交织陈汤的双面人生,既是个人性格的悲剧,亦是西汉晚期政治生态的缩影。人生在世离不开功名利禄酒色财气,但如何把握好自己,看的是一个人定力和坚守。前者成就他千秋功业,后者则为自己沉沙铺好了道路,真的令人惋惜不已!


资料参考于网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诛郅支以明汉威,因私弊而历沉浮:名将陈汤的双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