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1-5 17:36

日本近代崛起全靠英美的扶持和恩赐

洋务运动为什么没能成为中国的工业革命?

工业,你生产出来的东西得卖得出去,不然资本怎么扩大再生产?不扩大再生产怎么提高技术管理水平?不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怎么让工业迅速更新换代?怎么产生工业革命?

日本维新,短短二十年间,引进机器设备,出口产品从生丝变为棉布,接着是工业品,迅速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洋务运动,造枪造炮,等到想要发展织布局的时候发现国内市场已经被外资占领,没有人家物美价廉,根本打不过,更别提出口了。


直至解放前,中国对外出口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制成品,全都是生丝、茶叶、猪鬃、钨矿等初级产品。

你都根本收不回利润,怎么工业革命?

清朝的腐朽落后当然是原因之一,但是只看到这里还研究个毛的历史政治,键政都不及格。

问题在于,为啥中国造枪炮日本发展织布?

因为中国一直被打,而日本是直接投了。

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哪怕每次都输了,但是大大小小对列强的反抗没停过,日本呢,脱亚入欧,不用洋人动手,一场倒幕自己就把国内的反对派全都干掉了。

那中国为啥没投了呢?清朝自视甚高也就罢了,英国人去接触洪秀全,要平分中国,洪秀全反过来要英国人纳贡。

哪怕后来的袁世凯、张作霖,也没真正彻底跪下。

就这片土地上的人当天下共主时间太久了,甭管是腐朽王朝还是武装组织还是反动政权,那心里也要高洋人一等。

日本倒幕哪那么容易成功呢,因为英国人、美国人、荷兰人提供了大量的武器、物资支持和军事指导。

可以说,在近代中日两国拉开差距背后,是国际政治博弈的结果。

很多人以为所谓的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只要喊个口号下个圣旨就行了。

资本哪里来?技术哪里来?

中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东拼西凑点银子搞洋务,只能集中在最急需的军事工业上。

可日本呢?日本体量那么小,又是农业国,哪来的资本搞工业?

就没人想想么?嗯?

事实就是,日本的资金来源非常宽裕,因为英国不止支持了倒幕运动,还在日本维新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扶持,包括帮助日本在英国发行国债。

因为当时世界上最主要的两股势力,是英国的海洋势力和俄法的大陆势力,为了遏制俄国的势力,英国选择了日本这个彻底脱亚入欧的听话学生作为远东的战略支撑。

甚至因为俄国后来发生布尔什维克革命,美国接过了英国的接力棒,对日本接力扶持,摩根家族就曾经为日本发行过大量的国债债券。

这些由英美背书的国债信用极强,才是日本在几十年间迅速工业化的资金来源。再加上英美给予的大量技术转移,日本的工业化异常顺利,短短几十年就能造出大和舰去陪英美老师做游戏了。

为什么英国没有选择中国,清朝腐朽落后?当然,但这不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英国人对中国长期的恶意。

英国由于其独特的历史国情,渐进式地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议会选举制的资本主义国家。当他以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获取的大量资本开始工业革命以后就成为了世界霸主。而中国却长期是英国最主要的敌手。

这种敌手形象其实是有多个角度。

首先清朝特别是乾隆长期被欧陆学者作为“开明专制”的象征,推动欧陆从封建制走向集权制,在这种思想武器的作用下,欧陆不断催生出太阳王、黎塞留、拿破仑这样的强人,统一趋势不断增强,这是英国绝对不容许的。

英国必须要证明强人政治和大国统一是腐朽的落后的野蛮的,自己的议会选举才是正确的文明的。所以必须把中国树立为标靶。

其次,经济上英国殖民地遍布世界,通过工业革命向全世界吸血,而唯独对当时的清朝是大量的入超。

整个十八世纪,欧洲向中国外流的白银就达到6.8亿两,其中英国作为绝对的对华贸易主力,因购买中国商品而流入中国的白银就有2.22亿两。

而最要命的是,这个白银外流的速度是在不断加速的,十八世纪初,英国对华贸易逆差约为13.5万两,到十八世纪末已经暴增到了144万两。

等于是英国工业革命后在吸全世界的血,而清朝在吸英国的血。

我们都是正在亲身经历贸易战的人,知道资本主义国家在贸易逆差利益受损时会变得多卑鄙恶毒残忍,对贸易顺差国的诋毁和憎恨又会变得多么赤裸裸,就这几年,美国鹰派威胁对中国动手的次数就不胜枚举。

因此当然也能够明白,当时的英国对清朝是如何得恨之入骨。

整个十八世纪,就是英国人对中国人从崇拜到污蔑为“黄祸”的过程。

这种岛国对大陆统一的憎恨,这种资源掠夺国对正常贸易顺差国的憎恨,从英国开始,传递到美国,对几个世纪之久的国际格局造成了重大影响。

所谓的洋务运动,不过是这深沉历史海潮中一朵不起眼的浪花罢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本近代崛起全靠英美的扶持和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