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1-5 13:55

“朱元璋晚年屠杀功臣的真实原因!一个93岁老太监死前说出3个字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南京城阴云密布。
锦衣卫指挥使蒋瓛跪在朱元璋面前,颤声禀报:“陛下,蓝玉……招了。”
朱元璋面无表情,只是轻轻摩挲着手中的玉扳指,半晌才冷冷道:“杀。”
一夜之间,开国大将蓝玉被剥皮实草,牵连诛杀1.5万人。
而这,只是朱元璋晚年“清洗功臣”的冰山一角。
直到600年后,一位93岁的老太监在临终前,颤抖着写下三个字,才揭开了这场大屠杀的终极真相……
#揭开近代史真相#​

老太监姓王,曾是朱元璋贴身侍从。他死前,家人请来道士做法事,他却突然挣扎着坐起,用枯瘦的手指在纸上歪歪扭扭写下:
“太子……朱标……”
随后咽气,死不瞑目。
这三个字,为何让史学家们大惊失色?
原来,朱元璋一生最疼爱的,就是长子朱标。朱标仁厚贤明,满朝文武都认定他将是位明君。可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37岁的朱标突然病逝!
“朕的白发人送黑发人……你们却活着?!”
朱元璋在灵堂前的这句嘶吼,被记载在宫廷秘档里。
而更恐怖的秘密藏在《明太祖实录》被删改的段落中——
朱标死前曾密奏:“儿臣恐身后,诸将不服允炆(朱标之子)……”
朱元璋的屠刀,从此有了方向。#朱元璋传奇人生#​


1393年蓝玉案爆发时,大将傅友德正在塞外征战。
捷报传来当天,朱元璋却下旨:“赐宴。”
宴席上,朱元璋突然指着傅友德的儿子冷笑:“你父亲教你的箭法,练得如何?”
少年不知死活,当场表演百步穿杨。
朱元璋拍案:“好!那朕让你父子比试——输者,死!”
傅友德当场拉弓,一箭射穿儿子咽喉,随后自刎。
史书记载朱元璋“愕然”,但老太监的回忆录里写着:
“皇上转身时……在笑。”#明太祖朱元璋#​​



1402年,朱允炆果然被燕王朱棣推翻。
临死前,建文帝想起祖父的屠杀,突然明白:
朱元璋早看透朱棣会造反,他杀尽能征善战的老将,就是为了让朱棣的篡位之路畅通无阻!
老太监坟前,考古队发现一块碎玉,刻着半句诗:
“宁可错杀三万人……”
后半句,永远埋在了南京紫金山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朱元璋晚年屠杀功臣的真实原因!一个93岁老太监死前说出3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