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条约日本拒绝清朝用“中国”签订条约,只允许使用“大清国”
话说1895年那会儿,清朝在甲午战争里输得一塌糊涂,日本军队打到辽东半岛,还把北洋水师全给灭了。清政府没辙,只能派李鸿章去日本的下关谈和约。这和约就是著名的马关条约,签的时候日本那边死活不让清朝在条约里用“中国”这个词当国号,非得写成“大清国”或者“大清帝国”。
先说说背景吧。清朝从17世纪入关后,一直管着大片土地,包括中原、东北、蒙古、西藏、新疆和台湾这些地方。在跟外国签条约时,清政府习惯自称“中国”,比如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跟俄国签的,还有1842年的南京条约跟英国签的,都是这么写的。
这“中国”俩字,在清朝人看来,不光是地理名词,还代表着王朝的正统和整个版图的主权。欧美国家也默认了这个叫法,把清朝当成中国合法政府,甚至把元朝也算在中国历史序列里。
可日本不一样。明治维新后,日本野心膨胀,想在东亚称霸。甲午战争打赢了,日本就想借和约玩文字游戏。李鸿章带队去谈判,从3月20日开始谈,到4月17日才签。
谈判中,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外相陆奥宗光一口咬定,“中国”只是中原地区的古称,不等于主权国家,得用“大清国”才行。李鸿章当然不干,他强烈抗议,说这是在侮辱清朝,破坏历史惯例。
但清朝战败了,军队没了底气,日本军队还占着威海卫和辽东,谈判桌上清朝根本没筹码。最后,李鸿章只能妥协,和约正文开头写“大清帝国大皇帝陛下及大日本帝国大皇帝陛下”,其他地方混着用“大清帝国”和“中国”,但整体上日本的目的达到了。
日本为啥这么较真呢?其实是为了在国际法上埋钉子。他们想把“中国”固定成只指中原汉地18省,不包括满族人统治的边疆地区。这样一来,东北、蒙古、西藏、台湾这些地方就成了“外夷领土”,跟“中国”没直接关系。
日本就能顺理成章地说,清朝不是正统中国,而是蛮夷政权。和约签完,日本马上侵占台湾,1895年5月就派兵登陆,台湾人抵抗了好几个月才被镇压。这套逻辑后来还用在其他地方,比如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本直接占了东北,成立伪满洲国。
这背后有日本学者的理论支撑。比如矢野仁一推“元清非中国论”,说满族和蒙古人建立的王朝不算中国正统,因为他们是外族。内藤虎次郎更狠,说“崖山之后无中华”,意思是1279年元朝灭南宋后,华夏文明就断了,中原没了正统,文明中心移到日本去了。
日本人还自称“神州”,贬清朝叫“清国”。这些观点强调“中国”只是地理词,华夏文明在中原因外族统治而断绝。这样,日本就能否认清朝对边疆的主权,还自封中华文明继承者。元朝两次侵日失败,日本就说那是蛮夷打蛮夷,跟中国无关。日本通过汉化改革,才是真正统。
这套说法的危害大着呢。如果清朝自称“中国”,日本就能说边疆不属于中国,为侵略找借口。马关条约后,日本用“滞纳”这个歧视词叫中国,意思是落后欠债的家伙。
侵略一步步升级:1933年塘沽协定,1935年何梅协定,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造成无数惨案。二战打到1945年,日本投降,才老实点。中国政府和民间压力下,日本现在很少用“滞纳”了,也不多提文明中心在日本。
但这事儿的影响没完。台湾被日本殖民50年,从1895到1945,有些人受日本教育影响深。1945年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台湾归还中国,但日治时期的教育让部分台湾人延续日本观点。
像台独分子,常引用“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华夏”,说华夏文明灭了两次,没资格骄傲,得低调做人。他们还挖鲁迅1934年的杂文,说鲁迅从汉人视角看蒙元是外来政权,奴役中国人,跟日本学者观点一样,就渲染鲁迅不支持统一,边疆不属中国。
其实鲁迅那段话是反思历史教育,从小以为成吉思汗是“我们”的英雄,后来查史才知蒙古征服中国前先征服欧洲,汉人是受害者。但这不等于支持分裂。
欧亚大陆上,很多民族视成吉思汗为恶魔,唯独汉人把他当英雄,还津津乐道康乾盛世,尽管清入关时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剃发易服、文字狱这些事儿,对文化有伤害。
外国人看不懂这逻辑,其实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看重谁能稳天下,让日子过得下去,不太纠结血统。
这就说到中国古代的天下观了。不同于西方近代民族国家,有明确边界,外面就是异族,可以狠下手。中国古人是天下观,无边界,谁得天下谁就是天命。
朱元璋1368年登基诏书里,就承认元朝是天命真人,从戈壁入主中国,传百余年,现在运终了。他没把蒙古当外国侵略者,尽管元朝把汉人分四等、断科举。这逻辑是:承认元朝合法,就能把蒙古地盘并入中国。
你占我,我不说侵略,因为我还要占回去,占了就融合了。这叫寇可往吾亦可往,领土越滚越大。
中国自古崇天,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族都有天崇拜习俗。天下是无限延伸的大地,人人共有,谁都能统一,没肤色宗教限制。
尚书讲协和万邦,礼记憧憬大同,宋明理学万物一体,都在天下包容里。蒙古人得天下是天命,朱元璋得天下也是。
1902年梁启超创“中华民族”,把所有民族装进一筐,符合国情,避免西方那种地理割裂、剑拔弩张。要是学西方民族国家,中国早乱了,分裂成多少块,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华夏文明从源头就融合包容。黄帝打败炎帝,不欺压,而是融合,共同祭祖,还把炎帝放前面,叫炎黄子孙。武王伐纣,没灭商贵族,让他们分散繁衍。秦始灭六国,留六国王族。三国诸葛亮七擒孟获,重收服人心。赵匡胤黄袍加身,优待柴氏。辛亥革命,清亡,满族没被欺凌,是五族共和一员。中国历史就是宽仁对待敌人的历史,所以5000年没中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