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最强6城,要被挤爆!
来自米宅长三角拼经济关键期,重点城市大PK!
最近,各地经济三季报正在公布中,哪些城市冲得猛,哪些有点吃力?一起来看。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海还是稳稳的GDP总量第一,前三季度干到4.07万亿,增速5.5%,比全国平均的5.2%还快。
要知道,今年一季度上海消费还在跌,上半年才勉强回正,三季度直接逆袭,太不容易了!
像LV都说中国奢侈品需求三季度复苏了,加上上海新出的地王特别多,中高端消费明显回暖。
北京总量第二,增量全国第一,增速在一线城市里也是头名,但消费有点拖后腿。
前三季度社零同比降了5.1%,像通讯器材这类跟国家补贴相关的品类,直接跌了24.2%,家电也只涨了个位数。
和上海相比,北京的消费有点没跟上节奏。
深圳总量第三,增量1962亿,排第三。
重庆继续超过广州排第四,但增量只有1102亿,比广州少点,跟深圳的差距也拉大了。
广州就有点可惜,总量第五、增量第七,增速才4.1%,是主要城市里最低的。
广州这几年一直在调整,主要因为三点:
一是传统制造和商贸占比高,科技投入不如其他一线城市,发明专利还不到北京的四分之一、深圳的一半。
二是汽车产业里合资燃油车多。
三是有很多房地产总部,影响较大。
不过估计2026年起,广州增速能慢慢追上来。
强二线里杭州最亮眼,前三季度增量1685亿,全国第四。
杭州经济含金量高,表面是科创强、新企业多,但根源是市场经济完善,民企厉害,大家创业热情足。
科创靠民企,就业靠民企,地方经济行不行,就看民企和创业热度!
再看一组关键数据: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赚了53732亿元,同比增长3.2%,创下2024年8月以来最高值!
尤其是9月,增速惊人,单月利润同比直接大涨21.6%,势头太猛了!
为啥利润突然涨这么多?
关键是咱们的反内卷动作,已经开始见效了!
像钢铁、水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还有建材、化工、煤炭、生猪养殖这些行业,今年都掀起了一波恶性竞争整治潮。
最明显的就是汽车行业,9月销售利润率升到4.4%,创3个月新高,比去年同期还高,快赶上前年水平了!
光伏也很典型,多晶硅价格从7月初至今涨了50%,突破每公斤7美元!
钢铁行业也有好消息,中钢协说四季度只要坚持“以销定产、以效定产、以现定销”,今年有望实现2022年以来最好效益!
说白了,就是企业主动减产、收缩产能,供需理顺了,工业品价格才能稳住不跌。
之前大环境是供多需少,企业为抢市场拼命降价,结果越降越亏,要么倒闭要么出劣质品,还让人担心质量。
现在砍落后产能、管价格战,效果立马就出来了!
但要注意,这波调整下来,物价肯定会受影响。
其实去年高层就提过,要让物价往合理方向涨涨,今年好多东西已经悄悄涨价了!
股市方面,A股都涨到十年新高了,站上4000点,港股最近也很给力。
黄金更不用说,国庆期间直接涨疯了。
全球房价也在涨。
澳洲房价连涨18个月,同比涨6.55%,部分房源预计涨8%-10%。
日本东京23区上半年新建公寓均价同比涨20.4%,创历史新高,二手房也涨了。
新加坡房价从2018年就没停过涨,只是最近涨幅收窄了点。
咱们身边的公共服务价格也可能调整。
比如大学学费,几十所学校已官宣涨价。
中南林科大非全日制研学费从1.4万/年涨到2.8万,云南师大、中北大学等涨幅20%-50%。往后医疗、交通、水电燃气这些领域,说不定也会适度调价。
其实有些早就涨了,去年武广高铁等四条线路票价涨20%,多省天然气涨价;今年多数一线城市上调水价,成都、杭州等二线城市前两年就涨过了。
不过大家别慌,这都是经济复苏的正常现象。
说到底,让物价回到合理水平,不管对经济发展,还是咱们普通人的长远利益,都是好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