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信泉:16岁参加红军,曾重创美军,获中将军衔被视为低配
吴信泉,是开国中将。在1955年的时候,被授予中将军衔。不过,当时乃至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吴信泉的中将军衔有点低配。那么,吴信泉都有哪些经历?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他的中将军衔是低配?
这一切,还得从吴信泉的履历说起。
一句话概括:16岁参加红军,曾重创美军,夺回平壤,占领汉城。
1、吴信泉参加红军吴信泉是湖南人,生于1912年。吴信泉家里也很穷——当然,我军的开国将军里面,不少都是这样赤贫家庭出来的。
在吴信泉的16岁之前的人生里,是充满昏暗的:因为吴信泉很小的时候就参加劳动,被地主士绅压迫。吴信泉每天勤恳劳动,但是常年却处于吃不饱的状态。甚至地主士绅还经常责骂吴信泉。所以吴信泉经常感到痛苦:自己这辈子,难不成就要如此度过?吴信泉不甘心。但是,吴信泉又找不到反抗的渠道。
直到吴信泉十六岁这年,事情出现了传记:这一年,彭老总在平江率部发动平江起义,建立了当时整个中国第二支红军——红五军(后来这支军队演变成红三军团)。彭老总起义以后,打算率部前往井冈山,和井冈山的红四军会师。当时,起义军路过吴信泉他们村。
其实旧中国军阀混战,军阀抓壮丁的情况经常发生。老百姓对旧军队也没有好感。不过,红五军好像很特殊。因为红五军路过所有村子,都对老百姓秋毫无犯,不干扰老百姓的生活,甚至还帮助老乡干活,可谓军纪严明。这让百姓觉得稀奇。吴信泉还听说,这个自称红军的队伍,是给穷人打天下,专门和地主士绅为难的。
虽然那时候吴信泉也就16岁,但他很清楚,地主士绅能够压迫老百姓,根本原因在于地主士绅背后有官府撑腰,一旦没了官府支持,他们啥都不是。当然如果那时候吴将军受到系统教育的话,相信会说出:这是因为士绅得到了封建政权和封建法权支持的缘故。
所以,吴信泉直接找到红军,表示想参加红军。就这样,吴信泉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并在战斗中不断成长。
2、优秀的干部吴信泉的组织关系在一方面军。也就是中央红军。所以吴信泉全程参与了中央红军的五次反围剿战争。并且参加了长征。
抗战期间,吴信泉被安排在冀鲁豫根据地组织八路军和日本军队较量。冀鲁豫根据地的平原区日本人势力大,而吴信泉则通过日本机械化部队不适合山地作战的特点,带着八路军战士在山区活动,是不是骚扰平原的日军,不断通过积累,来消耗日本的实力。
1940年,组织上考虑到:八路军方面人才济济,而新四军方面的干部还是比较缺乏的。所以组织上决定从八路军里面挑一些优秀的干部到新四军那边,辅助新四军发展。所以吴信泉被调入到新四军系统工作。
一开始,吴信泉在新四军那边的职务是旅政委。之后则担任新四军的军分区司令。
日本投降以后,八路军在热河一带的部队进入东北接收防务。当时组织上考虑东北地区资源人口都很丰富,所以需要大量的军政干部来建设东北。所以很多八路军、新四军的优秀干部,被抽调到东北工作。吴信泉在这期间被调入东北,担任东北MZ联军的师长。
在东北联军工作期间,吴信泉参加过著名的四平保卫战以及辽沈战役。这期间,吴信泉给国民党在东北的军队重创。
之后东北联军被改组为东北野战军。随着平津战役结束,东北野战军也进入关内作战。吴信泉也跟着大部队一路南下。这期间战功赫赫不在话下。
从组织上在新中国成立前,两次调动吴信泉的工作系统来看,吴信泉无疑是非常优秀的军事干部,所以组织才把他派到最需要人才的地方。
3、吴信泉乐观看待军衔1950年抗美援朝运动爆发,吴信泉也去半岛和美军交战。吴信泉一开始的职务就是39军的军长。在半岛,吴信泉给联合国军沉重打击——当时,平壤是被美军占领的。吴信泉的部队夺回平壤,赶走了城内的敌军。之后志愿军越过三八线。而有意思的是,我军第一支攻入汉城的部队,依旧是吴信泉的部队。
此外,吴信泉的部队在半岛还和美军的王牌部队有过交战——当时吴信泉的部队在军事装备方面不如美国,所以想要取胜,就得在指挥技能方面抹平差距。在吴信泉的指挥下,美军的王牌部队遭到沉重打击。为此美国人惊呼不可思议。并且,美国人也打听了一下吴信泉的消息。听说这吴信泉并不是科班军校毕业,更是觉得不可思议。
因为在半岛,平壤、汉城都是吴信泉的部队占领的,并且美军的王牌部队还被吴信泉暴打。所以1955年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单就是抗美援朝时期的表现,这吴信泉都应该获得上将军衔。但是不曾想,军衔落实的时候,吴信泉是中将。当时就有一些人觉得不理解。
不过,吴信泉很理解:一方面自己当年当兵的时候,没想过有一天自己能当将军。多年战争生涯,让他对生死斗看淡了,更别说什么军衔了。另一方面,自己的职务是军长。那时候军长对应的军衔上限就是中将,有的军长可能就是少将军衔。而上将基本上是兵团级的军官。自己的职务来看,中将已经是极限了。
1992年,吴信泉去世。
4、结语吴信泉是我军优秀的将领。不过,吴信泉的才干能得到发挥:因为我们假设,吴信泉始终没遇到红军,没参加红军,那么,他的军事才能,所创造的军事奇迹,还能因为他能发生么?
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一个人能力再强,也得有平台来让其发挥。
吴信泉其实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吴信泉觉得,没必要为了军衔而计较。毕竟,自己的一切荣耀,都应归功于组织的培养。
而这更让人觉得老将军的高风亮节。
其实,只有气量大、能看清局势的人,有信仰的人,才能真正做出事业,影响历史。
比如,吴信泉老将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