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1-4 08:45

黄百韬杂牌出身,为啥能当上兵团司令?这三人的提携是关键

既没上过黄埔军校,也不是蒋介石的“自己人”,最后居然能坐到第七兵团司令的位置,这事儿放在当时,比现在普通人逆袭成500强高管还离谱。
今天咱们就聊聊他,看看这个“杂牌”将领是怎么一步步爬上去,又为啥最后落得个兵败自尽的结局。

穷小子投军:遇到李纯,才算踩上“第一级台阶”黄百韬原名叫黄绍谦,1900年生在天津一个普通家庭,祖籍是广东。
他早年投军真不是啥“胸怀大志”,纯粹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
本来还想读点书混个出路,结果家道中落,书也念不成了,无奈之下只能去当兵混口饭吃。
那会儿正是军阀混战的时候,华北一带没饭吃的年轻人,好多都选了当兵这条路,黄百韬只是其中一个。

不过他比别人多了点文化,这在当时士兵大多是文盲的队伍里,算是个“小优势”。
刚进军营时,他也没显出啥军事天赋,就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兵,每天琢磨的都是怎么把日子过下去。
但他脑子活,爱琢磨,有空就琢磨军事知识,慢慢也攒下了点本事。
本来黄百韬可能就这么混下去了,直到他遇到了第一个“贵人”李纯。

李纯当时是江苏督军,属于北洋政府里的“长江三督”之一,手里有兵有权,是各方都想拉拢的人物。
黄百韬经同学介绍,进了李纯的部队当传令兵。
这活儿看着不起眼,却能天天跟高层打交道,算是个“露脸”的机会。
李纯用人有个小习惯,身边人得是天津老乡,黄百韬正好对上了。

再加上他做事利索,脑子转得快,很快就被李纯看上了。
你别说,李纯对他是真够意思,不仅把自己身边的侍女嫁给了他,还送他去金陵军官教育团上学。
这地方在当时可是培养军阀骨干的“宝地”,能进去学习,相当于拿到了升职的“敲门砖”。
黄百韬在那儿系统学了战术、指挥,这些东西后来成了他吃饭的本钱。

可好景不长,1920年李纯突然去世了。
黄百韬这靠山一倒,立马从“潜力股”变回了“小排长”,只能在江苏的地方部队里从头再来。
不过这段日子也没白过,他在军校学的东西,还有跟李纯身边人打交道的经验,后来都用上了。
投张宗昌打硬仗:从营长到旅长,本事是打出来的黄百韬也不是那种会坐以待毙的人,李纯没了,他就琢磨着再找个“靠山”。

这不,就盯上了张宗昌。
张宗昌在北洋军阀里也算一号人物,人送外号“狗肉将军”,手里的直鲁联军战斗力不弱,还曾一度占了江苏。
更巧的是,张宗昌还在金陵军官教育团挂过校长的名,按说黄百韬得叫他一声“老师”。
借着这层师生关系,黄百韬投奔过去就当了个营长。

黄百韬在张宗昌手下是真能打,不管是守城还是冲锋,都不含糊。
有次打兖州保卫战,他带着人守了三天,硬是给张宗昌的主力争取了撤退时间,这仗打完,他就升了团长。
后来他又凭着战功升了旅长,成了张宗昌部队里的“得力干将”。
本来想跟着张宗昌再往上爬爬,可没成想,张宗昌后来打输了,部队被蒋介石收编了。

黄百韬也跟着过去了,可蒋介石对他这种“杂牌”将领不放心。
表面上送他去陆军大学“深造”,其实就是怕他手里有兵,想把他的兵权收了。
不过黄百韬也不傻,在陆军大学没闲着。
本来想混日子等机会,后来发现那儿的军事理论课还挺有用,就一门心思学了起来。
他不仅巩固了之前的本事,还摸清了蒋介石部队的作战逻辑,这为他后来融入国民党嫡系圈子,埋下了伏笔。

抗战遇“贵人”:何应钦顾祝同帮他,却躲不过淮海败局黄百韬真正“发光”,还是在抗战的时候。
这时候他遇到了第三个“贵人”,不对,是两个何应钦和顾祝同。
何应钦当时是国民政府的参谋总长,算是军界的“大佬”。
他在工作中发现了黄百韬的本事,觉得这是个难得的人才,就把他推荐给了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当参谋长。

顾祝同一开始还不放心,觉得黄百韬是“杂牌”出身,怕他不行。
结果黄百韬一上手,顾祝同就服了。
第三战区负责江苏、浙江一带的防务,打过不少硬仗。
比如1942年的浙赣会战,黄百韬帮顾祝同出主意,搞“分区防御”,还让部队打游击骚扰日军,硬是把日军的推进速度拖慢了。

战后他还得了四等宝鼎勋章,这在当时算是不小的荣誉。
更难得的是,黄百韬不抢功。
打了胜仗总把功劳让给友军,在部队里口碑特别好。
后来孟良崮战役打完,国民党内部要追责,黄百韬作为名义上的总指挥,本来要被处分。

结果他主动站出来担责任,把救援张灵甫的经过说清楚了。
顾祝同和汤恩伯都帮他说话,这事儿才算过去。
在国民党那种互相甩锅的环境里,黄百韬这股“敢担事”的劲儿,真挺少见的。
1948年,国民党要重建第七兵团,司令的位置争得厉害。
蒋介石本来想让自己人胡琏来当,可顾祝同一直推荐黄百韬,再加上要平衡内部势力,最后黄百韬就当上了司令。

这一下,他算是爬到了军事生涯的顶点,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了指挥十几万人的“大官”。
可巅峰之后就是下坡路。
没过多久淮海战役就打起来了,黄百韬的第七兵团被华东野战军围在了碾庄。
打了十几天,部队越打越少,最后全打没了。

黄百韬最后选择了自尽,结束了自己这传奇又遗憾的一生。
回头看黄百韬的一辈子,你会发现他挺不容易的。
没背景没靠山,全靠自己打拼,还有三个贵人帮衬,才从“杂牌”士兵逆袭成兵团司令。
但话又说回来,他的命运也逃不过时代。

国民党内部混乱,解放战争民心向背,就算他本事再大,也没法改变结局。
他的故事,不只是一个人的奋斗史,更像是那个动荡年代里,很多军人命运的缩影努力过,辉煌过,最后却输给了时代,想想还挺让人唏嘘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百韬杂牌出身,为啥能当上兵团司令?这三人的提携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