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1-3 20:54

未来京津保“金三角”均为“双核城市”

京津保三地构成的“金三角”,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支撑带。早有前瞻论断指出“未来京津保三地将连成一片”,如今随着区域发展进程提速,这一愿景正从蓝图走向现实。三地不仅各自孕育“双核”发展动能,保定更借雄安新区东风迎来“后来居上”的历史机遇,为京津冀一体化注入全新活力。

从“双核”城市演进来看,京津已形成成熟发展范式。天津早已构建起老城与滨海新区的“双核”格局:滨海新区依托临海区位优势,在高端制造、对外开放等领域快速崛起,与老城形成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态势,这种“双轮驱动”模式预计将长期延续,持续夯实天津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北京则以通州城市副中心为支点,打造新的功能增长极——尽管通州在政策倾斜下地位稳步提升,有望成为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小核”,但受限于北京主城“大核”数十年形成的资源集聚效应,短期内难以与旧城形成对等竞争,更多承担优化城市空间、分流核心功能的关键作用。

相较于京津,保定过去在“金三角”中规模相对有限,但雄安新区的横空出世,彻底改写了其发展轨迹,成为保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变量。作为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正持续承接京津两地的产业、医疗、科研等优质资源,叠加白洋淀生态禀赋、低成本土地优势及专属政策红利,发展势能加速释放,未来规模极有可能超越保定老城(竞秀区、莲池区)。更关键的是,随着雄安新区地域拓展,其与保定徐水区、老城的空间联系将不断加密,甚至有望实现区域联动、融为一体,共同构建起一座具备强劲辐射力的现代化超级都市。尽管这座超级都市的规模与影响力预计略逊于京津,但在华北城市矩阵中,其发展潜力堪称翘楚。

京津保“金三角”的均衡崛起,是京津冀一体化落地见效的关键抓手。当保定借助雄安新区实现“后来居上”,三地真正形成鼎足之势时,区域内资源流动将更高效——产业协作将突破行政壁垒,公共服务将加速均衡共享,城市功能将实现互补共赢。这不仅能破解过去京津冀“北京单极集聚”的发展困境,更将推动整个华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迈向更高质量阶段,让京津冀一体化的宏伟蓝图愈发清晰可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未来京津保“金三角”均为“双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