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兵团徐启明逃脱后为何不找大部队?徐说道:我对不起白长官!
当1949年冬天似乎有些格外寒冷,曾任国民党第十兵团司令的徐启明,从战场跑出来后消失于香港的人海,然而数年后徐启明竟以中医师身份出现在台湾街头。这位曾在千军万马中号令一方的将领,最终靠着三指切脉、草药银针度过余生,如此人生转折,可以说是对徐启明旧主的最好讽刺了。
风起西南徐启明的军旅生涯始于广西榴江一个普通家庭,乱世之中投身军队已经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了。徐启明先后就读于广西陆军小学堂、武昌陆军中学堂,最终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步科。广西人的身份让他在先天就具有了进入新桂系的敲门砖,而保定军校的履历也为他后来成为兵团司令的保证。
1916年徐启明回到广西之后,他一开始是在陆荣廷部模范营任连副,从此开启了长达三十余年的军旅生涯。1924年,当陆荣廷被沈鸿英困于桂林时,徐启明选择了向已有旧谊的李宗仁、黄绍竑、白健生靠拢,这一抉择成为他军事生涯的关键转折点。在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他就会和新桂系绑在一起。
在新桂系系的军事集团中,徐启明虽然进入的比较晚,并非核心嫡系,但却是因为其出色的军事素养,逐渐成为新桂系军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对于带兵打仗的将领来说,证明自己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只要能打胜仗,硬仗,就足够显露风头。而徐启明也是凭借这样的机遇来展现出自己的本事。
在桂系集团中,他相继担任第十五军第一纵队司令、第七军一七〇师师长、第七军副军长,最终升至第七军军长。第七军这支部队在新桂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第七军是新桂系发家的基本盘,能够成为第七军这支部队的当家人,也足够看出在新桂系领导集体中,徐启明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
桂系久战之将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徐启明随着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北上抗日。在第5战区中,他积极参与了台儿庄战役和蒙城战役,徐州会战以后徐启明作为第21集团军的参谋长,一直在大别山地区打游击,和日军进行作战。此时徐启明作为21集团军总司令廖磊的参谋长,在抗日战争也磨练的愈加通透。
在这个抗日战争中,徐启明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素养。而在这几年的抗战中,从国民党整体到新桂系来说,都损失了不少优秀将领,而在这样的机遇之下,徐启明也步步高升。
在1949年解放战争进入末期的时候,徐启明已经成为第10兵团司令。此时国民党部队的兵团虽然已经寥寥无几,兵团司令的价值也大大缩水,但毕竟是统御数万人的兵团司令,这一点的基本含金量还是在的。而且由于徐启明和新桂系之间的关系,他也成为华中剿总司令白健生手下的中坚力量。
此时的国民党已经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1949年12月,徐启明带领第十兵团在钦廉公路上被解放军包围并缴械,他本人也成为了俘虏,但是他在押送到钦州县时,奇迹般的逃脱了
而徐启明逃脱之后,没有再去寻找国民党的大部队,而是经历一番波折之后逃到了香港。而他之所以会这样做,据后来他回忆道,是因为自己已经把手中部队打光了,自己成了俘虏,虽然跑出来了,但是对不起新桂系,对不起白长官。
经过战争的磨练,徐启明也越发觉得静下心来安安稳稳过日子是最重要的。于是,在已经人到中年的时候,他在香港学习了3年中医,3年之后,曾经的兵团司令徐启明却成为了一名老中医。
徐启明虽然离开了军队,但是比较于同时期的将领,他无疑是极为幸运的。曾经的同僚们有的成为俘虏的进行改造,有的跟随老蒋去往台湾的大部分将领都被削掉军权,郁郁而终。
就连曾经的老长官白健生,去到台湾之后,也被老蒋进行重点关注、监视,最后不明不白的去世。而徐启明在香港还学得一门手艺,虽然后来他也去了台湾,但还是以行医为主,这样的结局对于其他来说确实是很好的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