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1-3 11:04

武则天登基后意气风发,写下了一首千古名作,连李白都望尘莫及

中国封建历史时期的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她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武则天正式登基之后,她也如很多的君王一样,开始加强中央集权。她重用酷吏,极力的打压反对她的人。但是武则天也明白在思想上的统治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她在位期间,也陆续的写过几首诗。这几首诗都体现出了她一统天下的霸气,以及君权神授的天威。

武则天出生在唐朝开国功勋之家,但是在武则天的父亲去世之后,她的家族便陷入了家产之争。而武则天母女被她的哥哥悉数赶出了家门。从此之后,这母女三人流落在外,这段经历也养成了武则天坚忍不拔的性格,以及嫉恶如仇的心理。

武则天奉诏入宫,侍奉李世民,她在李世民身边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当李世民去世之后,武则天奉诏为他祈福。这时的武则天抓住了李治这棵救命稻草,她希望李治改变自己青灯古佛相伴一生的命运,恰巧李治对武则天也心动不已。当武则天动身前往感业寺之后,这就意味着她要远离喧嚣尘世,从此只能孤苦无依。
在这一期间,武则天写了一首诗《如意娘》。这首诗让李治看到了一个女性的悲哀,让李治十分的怜惜武则天,也让李治公然抛弃了大唐的礼法,迎前朝妃子回宫。从这一点我们不难看出,武则天的文才,正是因为她这一段凄凄惨惨的诗词,才让她的人生有了另一番可能性。

武则天正式登基称帝之后,虽然她重用能臣贤良之才,朝堂上下也颇有贞观遗风,但是朝中上下,仍然有不少反对武则天的存在。他们对武则天女性的身份进行了攻讦,因为武则天推翻了李唐皇室,建立了自己的武周王朝。
很多大臣们十分怀念李唐皇室,所以他们一直对武则天心怀怨怼。虽然她走上了权力的巅峰,可是仍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在这个阶段,武则天写了一首诗,这首诗让武则天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也奠定了她霸气的形象。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整首诗的意思非常的简单,但是却让武则天一代女皇的霸气展露无遗。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快速禀告春神,我明天要去游春赏花,让它一夜之间使得百花齐放,不用再等到春暖花开之时了!
武则天写这首诗的时候还是料峭的寒冬,她是人民的主宰,是凡间的君王。而此时的武则天竟然能够公然的指使春神,让它一夜之间使大地回春,只是因为她想要游园赏花。整首诗武则天始终以命令的口吻在指使春神,并没有用商量的语气。

这个时候是武则天登基的第二年,当年的李唐皇室中的臣子假借邀请游园赏花为由,希望趁乱能够控制住武则天,以此来推翻她的政权。但是当时已经是寒冬腊月,又如何能够做到百花齐放呢?所以武则天已经察觉到了事有蹊跷,但是她没有戳穿,反而利用了这次机会。她先写好诗句之后,让使者去上苑阅读,之后再焚烧。

等到赏花的这一天,百官来到了上苑,他们亲自目睹了百花齐放的场景。不自觉的十分的佩服武则天,因为堂堂凡间君王竟能够指使天上的春神,这不正是君权神授的代表吗?还有什么理由去推翻她!
其实这件事情是武则天有意而为之,没有春神,百花也不会违背时节开放,这都是武则天派人连夜准备的。而当时的百官只需要知道这首诗的第一句意思就可以了,武则天这首诗的第一句看似是在通知春神,而实际上是在告诉文武百官。因为她要去上苑游春,所以才会有百花争艳的场景。

古时候的诗词歌赋,经常会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大家在阅读此类诗歌的时候,从来没有感觉作者十分的狂傲,但是为什么单独到了武则天的身上,感觉她是一个傲慢无礼的人呢?难道时至今日,大家在看待武则天仍然戴着有色眼镜吗?性别什么都决定不了,而武则天能够在一个充满性别歧视的时代脱颖而出,建立了自己的武周王朝,她的勇气值得肯定。
最终武则天也用事实证明她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而非摆弄权术之人。正是因为武则天的治理下,李隆基继位之后,才能够快速的实现开元之治。有些事情纵然李唐皇室极力掩盖,但是仍然堵不住悠悠之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武则天登基后意气风发,写下了一首千古名作,连李白都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