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孝闵皇后元胡摩:从北魏公主到废后,她熬过大风大浪
元年正月的皇宫冷雨,她的皇后生涯碎了北周孝闵帝元年(557 年)正月,长安皇宫的雨下得又冷又密。20 岁的元胡摩穿着刚穿了三个月的皇后朝服,站在宇文护的府门前,指尖攥得发白。就在半个时辰前,她的丈夫 —— 北周开国皇帝宇文觉,被堂兄宇文护以 “谋逆” 罪名废黜,从皇宫押往旧宅软禁。“皇后娘娘,冢宰(宇文护)说,陛下已非天子,您这皇后之位,也该辞了。” 宇文护的侍卫面无表情地传话,雨水打湿了他的甲胄,“还请娘娘即刻入宫,交还皇后玺绶。”
元胡摩抬头望了望灰蒙蒙的天,想起三个月前大婚时的红烛 —— 那时她还是北魏皇族的 “晋安公主”,嫁给刚接过宇文泰权力的宇文觉,以为能靠这场联姻,让衰落的元氏家族喘口气。可如今,丈夫成了阶下囚,自己的皇后身份,也成了烫手山芋。她深吸一口气,拢了拢朝服下摆:“我跟你们走。”
这场冷雨中的妥协,成了元胡摩一生的缩影 —— 在南北朝的乱世里,她是皇族公主,是开国皇后,也是废后、庶人、比丘尼,却凭着一股韧劲,熬死了掌权者,活到了乱世尽头。
出身皇族:北魏灭亡后,元氏女儿的 “联姻棋子”元胡摩的出身,自带 “悲剧底色”。她是北魏孝武帝元修的孙女、广平王元赞的女儿,正宗的拓跋皇族后裔。可她出生时,北魏早已分裂成东魏、西魏,元氏皇族成了权臣手里的 “傀儡”—— 西魏由宇文泰掌权,东魏由高欢把持,元氏子弟要么被软禁,要么被当作 “联姻工具”。
《周书・皇后传》记载,元胡摩 “魏孝武帝之孙,广平王赞之女也”,寥寥数字,藏着元氏的衰落。她小时候跟着父亲元赞在长安生活,见惯了宇文泰对元氏皇族的 “客气”—— 表面上给爵位、赐田宅,实则派人监视,连元赞跟旧臣吃饭,都要提前报备。元胡摩 15 岁时,母亲私下跟她说:“咱们元家的女儿,以后怕是要靠联姻活下去了。”
这话没说错。西魏恭帝三年(556 年),宇文泰去世,15 岁的儿子宇文觉继承 “太师” 之位,准备取代西魏建立新朝。为了拉拢元氏残余势力、堵住 “篡权” 的闲话,宇文护(宇文泰侄子,实际掌权者)提议:让宇文觉娶元胡摩为妻,既给元氏一个 “皇亲” 身份,也让新朝有 “承魏正统” 的由头。
元胡摩没的选。婚礼办得很热闹,宇文护亲自为新人主持仪式,西魏恭帝还赐了 “晋安公主” 的封号,可元胡摩知道,这场婚姻里没有爱情,只有算计 —— 她是元氏的 “招牌”,宇文觉是宇文家的 “傀儡皇帝”,两人都是宇文护手里的棋子。新婚之夜,宇文觉看着她,小声说:“以后咱们都要小心堂兄。” 元胡摩点点头,她懂,在宇文护的权力阴影下,他们连 “夫妻” 都做不安稳。
开国皇后:三个月的虚位,丈夫的夺权梦碎557 年正月,宇文觉正式废黜西魏恭帝,建立北周,改元 “孝闵”,元胡摩被册封为皇后。这是元胡摩人生中最 “风光” 的三个月,却也是最煎熬的三个月。
她的皇后生涯,没有 “母仪天下” 的实权,只有无尽的谨慎。宇文觉年轻气盛,不甘心做傀儡,偷偷联络了李植、孙恒等大臣,想除掉宇文护。元胡摩知道后,夜里劝丈夫:“堂兄手握兵权,朝中都是他的人,咱们再等等好不好?” 可宇文觉听不进去,说:“我是皇帝,岂能一直受他摆布?”
《周书・孝闵帝纪》记载,宇文觉 “性刚果,有识度,护甚惮之”,意思是宇文觉性格刚硬,宇文护其实也怕他。可宇文觉太急了 —— 他计划在御花园摆宴,趁机埋伏武士杀宇文护,却没料到消息泄露。557 年四月,宇文护先下手为强,以 “谋逆” 罪名逮捕李植、孙恒,然后带兵入宫,逼宇文觉退位。
那天元胡摩正在坤宁宫整理奏章,听到外面的甲胄声,赶紧跑出去,正撞见宇文护押着宇文觉往外走。宇文觉看见她,大喊:“皇后,我没错!” 元胡摩想冲过去,却被侍卫拦住。宇文护回头看了她一眼,冷冷说:“皇后娘娘,陛下有罪,与你无关,但这皇后玺绶,该还了。”
三天后,宇文觉被废为 “略阳公”,软禁在旧宅;元胡摩被废为庶人,赶出皇宫。她没有哭闹,只是收拾了几件随身衣物,临走前,对着皇宫的方向磕了三个头 —— 她知道,自己的 “皇后生涯” 结束了,可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废后求生:从王府到寺庙,她熬走了掌权者被废后的元胡摩,先被送到宇文觉的旧宅,陪着丈夫软禁。可仅过了一个月,就传来宇文觉被毒杀的消息 —— 宇文护怕留下后患,派人给宇文觉送了一杯毒酒。元胡摩赶到时,宇文觉已经没了气息,她没哭,只是给丈夫整理好衣服,然后对来传旨的人说:“我愿入寺为尼,替陛下赎罪。”
宇文护同意了。他觉得元胡摩一个废后,入了寺庙就翻不起浪,还能落下 “仁慈” 的名声。元胡摩于是进了长安城外的 “安定寺”,法号 “华光”。寺庙的日子很苦,她要自己种菜、洗衣,还要应对宇文护派来的眼线。有次眼线故意刁难,说她 “私藏皇室物品”,元胡摩默默打开行李,只有几件旧衣服和一本《金刚经》,眼线只能无趣地走了。
她在寺庙里一待就是 14 年。这 14 年里,北周换了三个皇帝 —— 宇文护先立宇文毓(周明帝),又杀了他,再立宇文邕(周武帝)。元胡摩从不打听外面的事,每天只是诵经、种菜,偶尔会对着窗外的桃树发呆,想起小时候在元家王府的日子。
转机出现在建德元年(572 年)。周武帝宇文邕隐忍多年,终于设计杀了宇文护,亲掌大权。宇文邕知道元胡摩的遭遇,也同情元氏皇族的处境,于是下旨:“略阳公(宇文觉)妃元氏,贞淑有节,宜还第宅,复其本姓。”(《周书・皇后传》)元胡摩终于走出了寺庙,恢复了 “元氏” 身份,被安排住在长安的一处宅院里。
此时的元胡摩已经 35 岁,历经了废后、丧夫、出家,却依旧平静。宇文邕见她生活简朴,想赐她田宅,她拒绝了,说:“臣妾能安稳度日,已很满足,不敢再要赏赐。” 宇文邕很佩服她的坚韧,后来还常让宫人给她送些衣物、药品。
乱世善终:北周灭亡后,她成了 “前朝遗孀” 的幸存者元胡摩的平静日子过了 8 年,北周又迎来了巨变 —— 大象二年(580 年),周宣帝宇文赟去世,年幼的周静帝继位,外戚杨坚(隋文帝)辅政,开始谋划取代北周。
581 年,杨坚废黜周静帝,建立隋朝,北周灭亡。很多北周皇族和旧臣都被杨坚清算,有人劝元胡摩赶紧逃跑,她却摇摇头:“我一个前朝废后,又无子嗣,杨坚不会为难我。”
果然,杨坚没有找她的麻烦。他知道元胡摩一生坎坷,又没有势力,对自己构不成威胁,反而下旨:“前周孝闵皇后元氏,操行贞洁,宜听还家,任其自便。”(《北史・后妃传》)元胡摩于是离开长安,回到了北魏元氏的祖籍 —— 山西平城(今大同),投靠了远房族人。
在平城的日子里,元胡摩过上了真正平静的生活。她不再是皇族公主,也不是废后,只是一个普通的元氏老妇,每天看看书、种种花,偶尔给族人的孩子讲讲故事。她活了很大年纪,直到隋文帝开皇末年(约 590 年)才去世,享年 53 岁。
元胡摩去世后,族人按照她的遗愿,将她葬在平城郊外的元氏祖坟里,没有墓碑,也没有墓志铭。她的一生,就像南北朝乱世里的一株野草,被风雨摧残,却始终没有倒下,最终在和平年代里,安静地凋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