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要把伊斯坦布尔挖成岛屿,是怕希腊夺走吗?
伊斯坦布尔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扼守着黑海出口,地理位置重要。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历史上是拜占庭帝国首都。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克君士坦丁堡,此后这座城市归属土耳其。一战后,希腊试图夺走君士坦丁堡,但未能成功。现在的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土耳其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总面积达到了78.3万平方公里。土耳其大部分领土位于亚洲的小亚细亚半岛,这部分领土达到了75.57万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97%,欧洲部分只有2.42万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3%。
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东部和土耳其的亚洲领土隔着博斯普鲁斯海峡,北部濒临黑海,南部是马尔马拉海,三面环水,可以说位于一个半岛地区。但土耳其还要在伊斯坦布尔西部挖一条运河,届时伊斯坦布尔四面环水,相当于一个岛屿。古代为了保障城池安全,会挖护城河,那么土耳其为何这么做呢?是怕希腊夺走伊斯坦布尔吗?
第一,并不怕是希腊夺走。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历史上和希腊有着很深的渊源。早在公元前658年,希腊人就在金角湾和马尔马拉海的地岬上建设城池,这座城市扼守博斯普鲁斯海峡,一度是希腊防卫波斯进攻的战略要地,希腊人将其称为拜占庭。
公元前146年,罗马将希腊纳入版图,此后罗马向亚洲,非洲不断扩张,拜占庭依然是一块战略要地。随着罗马的扩张,成为了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将地中海变成了内湖,拜占庭处在罗马帝国欧洲领土和亚洲非洲领土的连接地带,战略位置突显。
公元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下令在拜占庭营建新都,命名为新罗马。在君士坦丁一世的命令下,拜占庭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不仅扩建了城墙,而且建设了新的官邸、宫殿、浴场和竞技场等建筑。此后这座城市越来越繁华,君士坦丁的名字和这座城市融为一体,因此世人普遍将其称为君士坦丁堡,意思就是君士坦丁之城。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东罗马帝国也叫拜占庭帝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却延续了千年,直到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的核心区就是希腊地区,因此更加注重发展希腊文化,到了620年,希腊语取代拉丁语,成为了东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特别是到了后期,东罗马帝国成为了一个希腊化的国家。
因此希腊人一直认为君士坦丁堡应该属于希腊。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克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希腊继续反抗奥斯曼帝国,直到1460年灭亡。1821年,希腊爆发独立战争,脱离了奥斯曼帝国统治,希腊独立后一直试图收回君士坦丁堡。
1918年,一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战败,希腊在协约国的支持下,出兵土耳其,试图收回君士坦丁堡。但土耳其人在凯末尔的带领下,打败了希腊,也迫使协约国让步,承认伊斯坦布尔属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扼守土耳其海峡,使土耳其的地缘价值凸显。1952年,土耳其和希腊都成为了北约成员国。随着土耳其实力的增强,已经完全不再惧怕希腊。
第二,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和话语权。土耳其虽然扼守土耳其海峡,但没有直接的经济收入,话语权也不大。这是因为土耳其海峡属于天然的海峡,不能收取过路费,只有人工开凿的运河,才能收取过路费。比如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巴拿马的巴拿马运河,都是人工开凿,可以收取过路费。
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每年可以给埃及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益。在话语权方面,土耳其也不算高。这是因为在1936年,世界主要大国和土耳其签署了《蒙特勒公约》,规定了土耳其海峡的通航权利。
随着国家力量的增长,土耳其试图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也试图在世界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因此土耳其决定在伊斯坦布尔西部挖一条运河,就类似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可以直接收取过路费。
土耳其海峡分为三大部分,从北到南,分别是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这条运河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平行,同样沟通黑海和马尔马拉海。运河建成后,将有两条进出黑海的通道,一条是免费的海峡,一条是收费的运河。
不过土耳其专家表示,博斯普鲁斯海峡通行船舶众多,堵船现象时有发生,并不担心收费的运河没有船舶使用,因此运河建成后,每年可以给土耳其带来大量收益,同时土耳其也拥有关闭运河的权利,可以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不过运河的开凿,将使伊斯坦布尔变成岛屿,会导致伊斯坦布尔和欧洲的交往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土耳其计划同步修建六座跨运河的大桥,以便降低运河建设对伊斯坦布尔对外交通的影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