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1-3 11:02

明明是死敌,为什么宋朝和金朝都有一个皇帝庙号是“徽宗”?

一般来说,除了以礼法理论之外,中国古代给皇帝起庙号还有两个“潜规则”:第一是尽可能不与风评较差的皇帝庙号重合,比如“靖康之变”后再无“钦宗”;第二是在非大一统的割据时期,各政权的庙号(除了“太高中世”外)都避免重合,比如南宋大臣就以辽圣宗为由拒绝给赵构上庙号“圣宗”。

不过凡事皆有例外,中国古代历史上还真出现了看起来违反以上两条“潜规则”的庙号重合。根据史书记载,名为君臣(后改为叔侄)实为死敌的宋朝和金朝都有一个庙号为“徽宗”的皇帝,金朝是金徽宗完颜宗峻,宋朝是大名鼎鼎的宋徽宗赵佶。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一家之言。

根据史书记载,金朝第一位皇帝是金太祖完颜旻(完颜阿骨打),第二位皇帝是金太宗完颜晟(完颜吴乞买)。然而金太宗完颜晟不是金太祖完颜旻的儿子,而是金太祖完颜旻的弟弟,即兄终弟及。对中国古代皇帝继承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兄终弟及的一大问题是引发内斗。

金太宗生前本来是想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但遭到了战功赫赫的金太祖一系宗室的激烈反对。经过一番拉扯,金太宗与金太祖一系宗室达成妥协方案:金太宗册立金太祖的嫡长孙完颜亶(金太祖嫡长子完颜宗峻的长子)为储君,自己的长子完颜宗磐为三位辅政大臣(并领三省事)的首席。

天会十三年(1135年)冬,金太宗去世。完颜亶继位,是为金熙宗。金熙宗知道自己的继位存在很大争议,自然要想办法加强自己的正统性。因此金熙宗继位后立刻追尊自己的父亲完颜宗峻为“景宣皇帝”,上庙号为“徽宗”,陵墓改为“兴陵”。金熙宗此举当然是为了加强自己的皇位合法性。

有意思的是,当时在金朝“北狩”的赵佶死于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比金太宗早死了几个月,但因为南宋赵构宣称没有收到赵佶的死讯,所以南宋当时没有给赵佶上庙号。正因如此,金熙宗给父亲上庙号“徽宗”的时候是没有“宋徽宗”的。也就是说,“金徽宗”在先,更有名的“宋徽宗”在后。

绍兴七年(1137年)九月,南宋宣称收到了赵佶的死讯(七年九月甲子,凶问至江南)。不知道是“消息闭塞”的南宋朝廷不知道金朝已经有了“徽宗”还是故意恶心金朝和赵佶,南宋朝廷给赵佶的庙号也是“徽宗”。如此一来,宋朝和金朝就都有一个皇帝的庙号是“徽宗”,即金徽宗和宋徽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明明是死敌,为什么宋朝和金朝都有一个皇帝庙号是“徽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