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1-1 18:14

靠近厉害的人,你才能慢慢变得厉害



人类文明的进程,并非孤胆英雄的单向叙事,而是无数个体在相互联结中激发潜能、共同跃迁的壮阔史诗。
纵观历史,一个反复被验证的规律是:个体的卓越,往往源于他选择置身于一个由卓越个体构成的网络之中。
靠近厉害的人,你会在潜移默化中被“赋能”,在协同作战中被“重塑”,最终,遇见一个更强大的自己。
刘邦带领的创业团队,最为典型。
文/真象 混沌商业研究团队


张良:从复仇志士到古代第一谋士
在遇到刘邦之前,张良是韩国贵族后裔,心怀国仇家恨,其胆识与谋略已初露锋芒,甚至有过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的惊人举动。然而,此时的张良,更多是一个凭借个人勇毅进行反抗的志士,其格局与手段仍有局限。
当他遇到刘邦,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刘邦或许不善将兵,却极善“将将”。他对于张良的计谋,展现出超乎寻常的理解力和决断力,几乎是“言听计从”。这种绝对的信任和高效的执行,为张良的智慧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试验场”和“放大器”。
在辅佐刘邦的过程中,张良的视野从复韩的单一目标,扩展到了“平定天下,建立新秩序”的宏大格局。他的角色也从一名谋士,进化成了战略家。他不再只是提出孤立的计策,而是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系统地规划整个集团的长期发展路径。
正是靠近并融入刘邦这个充满活力的政治军事集团,张良的才能才得以从“术”的层面,升华到“道”的境界,成就了“千古第一谋士”的美名。他的“厉害”,是在与刘邦及其整个团队的复杂互动中,被充分激发和塑造出来的。

韩信:从落魄浪子到兵仙
韩信早期的经历更为坎坷,他投奔项梁、项羽,均未受重用,才华完全被埋没,“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此时的韩信,空有惊世之才,却无施展的舞台,如同宝剑藏于匣中,黯淡无光。
转投刘邦,尤其是经过萧何的力荐和刘邦的登坛拜将后,韩信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转折。刘邦集团给予他的,不仅仅是一个职位,更是一个无比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信任。这个平台将韩信的军事天才与整个集团的资源(兵源、粮草、情报)无缝对接。
于是,我们看到了“暗度陈仓”、“背水一战”、“十面埋伏”等一系列战争史上的神来之笔。韩信的军事思想得到了最极致的实践和验证。可以说,是刘邦集团这个“厉害”的系统,识别、激活并最终成就了韩信这位“兵仙”。倘若他始终在项羽帐下做一个执戟郎,其军事才能很可能永远湮没于历史长河。他的“厉害”,是通过靠近并进入一个能识别和重用他的系统而得以涌现的。

屠夫樊哙、车夫夏侯婴、吹鼓手周勃的逆袭
这一现象在刘邦集团中出身低微的樊哙、夏侯婴、周勃等身上更普遍。
陈平:从漂泊谋士到社稷之臣
陈平早年虽有大志,但先事魏咎,后投项羽,皆不得志,始终是一个徘徊在权力边缘的“漂泊谋士”。归汉后,他虽一度被诋毁为“盗嫂受金”,但刘邦看中其奇谋,力排众议予以重用。
正是在刘邦的核心决策圈层中,陈平的才华得到了彻底的释放。他屡出奇计,如离间项羽与范增、以女子出城解荥阳之围、献擒韩信之策,以及在白登之围中智救刘邦。这些关乎集团存亡的复杂难题,极大地锤炼了陈平的谋略,使其从一名精于“阴谋”的策士,进化成为通晓全局、能安社稷的丞相。
他的“厉害”,是刘邦提供的包容性平台与其个人智慧深度互动的结果。
樊哙:从屠狗猛夫到闯宫谏臣
樊哙的起点是沛县市井中一名以屠狗为业的勇武之人。他最早追随刘邦起事,凭借的是天然的忠勇和过人的膂力,在战场上屡为先登,冲锋陷阵,是一名典型的猛将。然而,如果他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其历史形象将不免单薄。
正是在刘邦核心圈层的长期浸润中,樊哙实现了超越武勇的蜕变。 最经典的例证便是鸿门宴。当刘邦性命危在旦夕时,樊哙不仅敢“带剑拥盾”闯入军门,其“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豪勇气概震慑全场。更关键的是,他随后义正辞严的一番讲话,借责备秦王之暴虐来暗喻项羽,既维护了刘邦的立场,又给了项羽台阶下,展现了粗中有细的政治智慧。这绝非一介莽夫所能为,而是长期在刘邦、张良等人身边观察学习的结果。
此外,刘邦攻入咸阳,沉迷于秦宫奢华时,是樊哙率先站出来劝谏,“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直指问题核心,助刘邦认清局势。甚至在刘邦晚年因病疏远群臣,唯独信任宦官时,樊哙能“排闼直入”,流涕谏言,可见其已从单纯的护卫武将,成长为一名敢于直言、关心国政的股肱之臣。他的成长轨迹,清晰展示了靠近决策中心如何激发一个人的综合潜能,使其从执行者进化為参与者乃至谏言者。
夏侯婴:从车夫到汉之重臣
夏侯婴的起点极低,最初是沛县官署的马夫。但他因与刘邦交好,并以其忠诚和卓越的御车技术,始终紧紧跟随在刘邦身边。他的角色远不止一个车夫:在彭城之战刘邦大败逃亡时,夏侯婴驾车舍命护主;他更独具慧眼,曾在韩信犯法当斩时刀下救人,并向萧何举荐。
在这个过程中,夏侯婴不再只是一个技术性人员,他培养了战略眼光(识韩信)、提升了军事领导力(后被封为将军),并因其至忠至信,在刘邦死后成为稳定汉室宫廷的重要力量,官至太仆,封汝阴侯。他的一生,完美诠释了因靠近智慧中心,而获得远超其出身的能力进化。
周勃:从吹鼓手到国之柱石
周勃早年以编织养蚕器具为生,常为办丧事的人家做吹鼓手,是一介平民。他跟随刘邦起兵,凭借军功一步步晋升。在刘邦集团这个充满征战与政治考验的环境中,周勃的质朴勇武得到了用武之地,更关键的是,他的政治格局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刘邦临终前评价他“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果不其然,日后在诸吕之乱中,正是周勃挺身而出,夺军安刘,稳定了汉室江山。
正是在刘邦身边经历的重大政治事件,塑造了他的责任感和对大局的判断力,使他从一个武夫成长为国之柱石。
这些出身、才能各异的精英,因为聚集在刘邦这个核心节点周围,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赋能网络”。他们彼此协作,互相激发,不仅成就了刘邦的帝业,更在过程中极大地提升了自我的能力上限。

选择你的关系网络,就是选择你的未来
刘邦集团的故事雄辩地说明:个体的成长速度与最终高度,与其所处的网络质量密切相关。靠近厉害的人,意味着你进入了一个高能量场。在这里,你的认知会被不断刷新,你的能力会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受到锤炼,你的视野会因与强者的对话而变得开阔。
这并非否定个人奋斗的价值,而是强调,奋斗的方向与选择同样至关重要。将自己置身于一个优秀的群体之中,让群体的智慧和能量为你赋能,是个体实现跨越式成长最有效的路径。
历史如此,今日亦然。主动靠近那些比你更优秀、更睿智的人,并非攀附,而是一种深刻的成长智慧。因为,你终将成为你所在圈子里的样子。靠近光,追随光,最终,你才能成为光,照亮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哪怕目前你身边没有厉害的人,你也可以从读一本很厉害的人写的一本书开始。
混沌的学习场域聚集了一批厉害的人,你愿意靠近他们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靠近厉害的人,你才能慢慢变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