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1-1 18:14

他降为行政8级,副厅职当处级使用,17级以上干部会议没资格参加

1954年,“高饶事件”后,作为“五虎上将”之一的张明远被调整级别和职务,调去中科院担任办公厅副主任,行政改为8级。


此后而是二十多年,他的人事关系一直在中科院,而从1954年以后经历多次波折。应该说“高饶事件”对他的影响是深远的。
但在1959年庐山会议后,他的处境变得也不是很乐观。
1958年,随着“人民公社”,“浮夸风”等,使得一些干部头脑发热,定指标、高产放卫星等。那时候的他在安徽农村劳动,也在地方上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实际粮食产量与上报的产量相差甚远。他把一些调查报告给中科院党组,还准备给计委主任李富春反映。
就在此时,庐山会议使得形势骤变,上报工作也搁置了。
他没有料到自己与庐山会议能产生联系,有人让他“交代问题”。让再次对东北的问题进行检讨;又让揭发彭、黄、张的问题等。加上他给院党委对汇报材料,也称为被批判的“炮弹”。最终给他定了一个“严重右倾错误”的结论。有人提出再次降职降级,但没有被同意。

虽然职务和级别不同,可他的实际工作影响很大。虽然没有免去办公厅副主任,实际上已经不能参与办公厅的工作,而且只是当一个处级干部使用。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上级的很多文件不让他看,甚至17级干部召开会议也不通知参加。
当时的他能做的是给安排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
1960年,成立劳动生产办公室,让他担任主任,组织知识分子参加劳动改造;搞机关生产,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因为随着公社大食堂敞开肚皮吃,造成不小浪费,加上1959年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全国粮食大幅度减产,缺粮问题出现在每个地方。中科院是知识分子聚集地方,也是脑力劳动者最多的地方。确保用粮食、副食品等也是刻不容缓的。
他回忆1960年冬到1961年春,因营养不良,科学院的职工有90%得里水肿,特别是高级科研人员。为解决生活问题,让他副职食品供给工作。他跑黑龙江、山东、河北等地抓农场生产,也从其他地方买一些副食品,解决不少问题。

就这样,他在劳动生产办工作3年多,1964年随着困难解决,劳动办也撤销了。
对于工作上频繁调动,他自己不是没有想法,自己不明不白成了“五虎将之一”。但长期的革命斗争养成了很强的组织观念,服从大局,做好每一件工作。
1965年,又因为“四清”下农村蹲点,后来大运动事情受到冲击,到七十年代一直没有工作。直到历史转折时期,他的问题才得到解决,而且重新安排工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降为行政8级,副厅职当处级使用,17级以上干部会议没资格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