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左传》:骄奢淫逸,被宠坏的孩子带来的后果是破坏性的
一鲁隐公三年,鲁国很平静,鲁隐公基本上完成了政权的稳定,可以高枕无忧了。不过,他的邻居不平静了,宋国和卫国,都出现了风波,尤其是卫国。
宋国国君的更换还算平静,政权平稳交接,本该继位国君的太子,流亡国外,祸乱根源就此埋下,十年后爆发。
但卫国的祸乱却是从这一年就开始了。而祸乱的根源源自于十几年前的上一任国君卫庄公。
再往上追溯,还可以追溯到卫国最有名的卫武公,也就是卫庄公的父亲那里。
当初周平王姬宜臼和外公申侯联合犬戎攻破镐京,杀死父亲周幽王和后母褒姒,以及弟弟伯服。
后来犬戎流连繁华的京都不肯走,宜臼于是号召天下勤王。
来的诸侯中,就有卫武公,以及我们熟知的老面孔秦襄公,郑武公、和晋献公。
卫国在开国之时,是个侯爵国,因为勤王保驾,被周平王升成了公爵国,地位大大的抬升了。
这个勤王保驾的功劳,就是卫武公立下的。
说起卫国,也是大有来头,是周王室嫡亲的诸侯国,而且后世名人辈出。
卫国出的牛人还都不是一般的牛,又是牛人,又是猛人。
像我们熟知的变法强秦的商鞅,又叫卫殃,就是卫国宗室的后代,其祖上也曾经是卫国的国君。
像春秋时期著名的兵家,变法家,后世称为战神的吴起,到哪个国家,就帮哪个国家打胜仗,就帮助哪个国家变法强盛,猛人一个。
吴起
他帮助魏国改革强盛后,率领魏国的“魏武卒”与诸侯国打仗,打七十六仗,全胜六十四仗,牛的不是一点点。
像吕不韦,一个做生意的,把国家也当做生意来经营,差点儿算是买下了秦国。
到现在,关于秦始皇的身世,很多人还在怀疑他的亲爹是吕不韦呢!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古代四大刺客之首,单身去刺杀秦始皇,那也是千古牛人一批。
这些人都是卫国人。
人才辈出啊!
卫国不仅出牛人,还出千古流传的诗歌。
《淇奧》、《硕人》、《木瓜》、《氓》就是《诗经》中的名篇,全是卫国的民歌。
电视剧《甄嬛传》中,甄嬛的妹妹甄玉娆,有一次在弹琴,结果雍正皇帝进来了。
雍正对玉娆别有用心,听到玉娆弹的曲子,就意有所指的问她:“玉娆弹的是《淇奧》,是赞美君子的,玉娆有思慕的君子了吗?”
很明显,雍正希望玉娆思慕的人就是自己,自己就是那个君子嘛!
结果,玉娆思慕的君子是雍正的十九弟允禧,雍正的心机是白费了。
玉娆弹《淇奥》
诗经▪卫风▪淇奥佚名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淇奧》是赞美男子的,赞美这个男子是个美男子,还是个君子,相貌端正,身姿挺拔如竹,才能出众,品行高洁如玉。
把漂亮的词句,精美的珠宝,名贵的美玉,坚硬的金银铜器,一股脑儿的拿来形容君子,让这个君子的形象一下子高大起来。
后来者屈原的楚辞中,也用了众多美好的事物来形容君子,就是沿袭了《诗经》的这种排比形容的文学形式。
此外,《硕人》中对美女的形容,什么“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也是一股脑儿把美的形容词全倾泻在了美女身上,以至于后世对美女的描写,不用这些词,都显得没文学水平了。
还有《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诞生了“投桃报李”、“无以为报”和“永以为好”几个流传千古的成语。
当然,这些《诗经》中的名篇,建立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为后世文学树立了一个标杆,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诗经•硕人》
《淇奧》是形容君子的,那这个君子有具体的人物吗?
当然有了,这个君子就是卫武公,是卫国历史上最著名,最贤德的两位国君之一。
二卫国的首任国君是姬康叔,是周武王姬发的九弟。
武王伐纣成功后,大封诸侯,把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三个弟弟分封在了朝歌的四周,监督武庚。
武庚又是谁呢?他是商纣王的儿子。
前面我们说过,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分封了八个公爵国,分封的对象是上古帝王和前朝帝王的后代,就包括商纣王的儿子。
不过武庚虽然是商纣王的儿子,但是被分封在商王朝的首都朝歌,不是公爵国,但是也是很让周王朝不放心的。
所以他的四周都是周武王的弟弟们的封地,就是防止武庚带领商朝遗民反叛的。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的,反而是周武王的弟弟们带领武庚反叛了周朝。
原来,周武王姬发,伐纣成功后不久就去世了,留下了一个年幼的儿子周成王继位。
周成王太小,无法当政,于是由周武王的四弟周公旦来帮助执掌朝政。
有名的“周公背成王”的典故,说的就是贤德的周公旦背着周成王上朝的历史故事。
周公辅政
汉武帝晚年曾经让人画了一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图》给霍光看,意思很明显:
我死之后,我的儿子刘弗陵继位,由霍光来辅政,刘弗陵就是周成王,霍光就是周公。
可见汉武帝的帝王之心术有多厉害。
周公辅佐成王,并不是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的,就如同鲁隐公,不满的臣子们大有人在。
最不满的就是周武王其他的弟弟,比如老三管叔、老五蔡叔、老八霍叔了。
凭什么?我们也有资格啊!老四可以摄政,我们老三、老五、老八也都可以呀。
人一旦有了不满,就说明有了贪欲,贪欲就会导致膨胀,膨胀的结果就是暴乱和反叛。
这就是西周初年的“三监之乱”:管叔、蔡叔、霍叔,煽动武庚叛乱了。
叛乱嘛,终究的结果是被镇压的。“三监之乱”也不例外。
最可悲的是武庚,本来的国家商朝被灭了,好不容易被周朝封了一个封地,把自己和商朝遗民安置了。这一叛乱,安置地没了,命更是没有了。
在镇压叛乱的过程中,老九康叔立了大功。他带领军队,帮助周公打败了管叔、蔡叔和霍叔。
周公在平定叛乱后,又一次大封诸侯。
先将自己的长子伯禽封在了自己的封地,也就是鲁国,又封了老九康叔,封地就是卫国。
所以鲁国和卫国其实是亲兄弟国,亲的不能再亲了。
不仅如此,周公还在康叔去往封地之前,对他大加教育,不仅制作治国的法则,《康诰》、《酒诰》、《梓材》,让康叔按照这些法则去治国。
而且从道理上,从殷商的兴亡教训上教育康叔如何治国。
康叔收获满满,带着对哥哥的崇敬,带着对哥哥的依恋,带着哥哥的期望去了卫国。
康叔对卫国的治理,没有让哥哥周公失望,很快使卫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百姓安居,成为卫国和卫姓的始祖。
到了卫武公时期,卫武公效仿卫康叔,把卫国治理的也是社会安宁,百姓安康。卫武公也成为卫国最贤德的两位国君之一。
但是,卫武公却给后世带了一个不好的头,那就是,他的国君之位是夺来的。
卫武公名叫姬和,是卫釐侯的其中一个儿子,而他的哥哥姬余才是合法的继承人。
但是卫釐侯生前很是宠爱姬和,有什么好东西都留给姬和,还给了他大笔的财物。
也有说法是说,姬和的哥哥太子姬余也很宠爱自己的弟弟,给了他大笔的财物,尤其是继位后。
不管怎么说,这些宠爱滋长了姬和的野心。姬余也不知道,自己对弟弟的爱成了要自己命的利器。
爱你就要要你命,爱你是为了要你命。
是不是有点熟悉的味道?对,就是郑庄公对共叔段的纵容。
不过郑庄公是主动纵容弟弟的无礼非法,以便寻找合适的时机除掉弟弟。
而姬余则是真心的对弟弟好,宠爱弟弟,没想到养了一条中山狼。
姬和用父亲和哥哥给的财物,买了很多武士,袭击了哥哥,并且在父亲卫釐侯的墓道中逼死了哥哥,也有说是杀死了哥哥。
篡位成功,卫武公上位了。
卫武公姬和
虽然卫武公用卑鄙的手段夺得了君位,但是他却用勤政爱民,为政贤明,国家安康为自己赢得了好名声。
中国人常说“成则王侯败则寇”,卫武公成功了,就是王侯,被后人称颂。共叔段失败了,就成为了贼寇,流亡他国。
这就是不同人不同命吧。
卫武公成功了,却带了一个坏头。他起了一个夺位的模范作用,影响了后人。
这个后人就是他的孙子州吁,州吁杀了自己的哥哥卫桓公,也是因为父亲卫庄公的宠溺。
而卫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被杀的君主。之后,这样的血腥事件在春秋战国历史上频频出现,不能不说是卫武公开的坏头。
三公子州吁,卫武公的孙子,卫庄公最宠爱的儿子。无论州吁要什么,卫庄公都会满足他的要求。
卫庄公是卫武公的儿子,卫桓公和公子州吁的父亲。
当初,卫庄公娶了一位美女夫人庄姜,庄姜没有生孩子。卫庄公又娶了陈国的两位美女厉妫和戴妫。
厉妫生了一个儿子,是公子孝伯,早早去世了。而戴妫生了一个儿子,叫完,就是后来的卫桓公。
此外,卫庄公还有一个很宠爱的小妾,生了一个最受庄公宠爱的儿子,就是公子州吁。
庄姜因为是正夫人,而且没有生孩子,卫庄公就把戴妫的孩子公子完交给她抚养。庄姜对这个孩子疼爱有加,视如己出,直到这个孩子长大后登上君位。
庄姜是谁?她是有历史记载以来第一位有明确记述的美女,非常美丽,来自于盛产美女的齐国。
后来春秋史上著名的美女加才女,很多都来自齐国,比如齐姜、宣姜、文姜、哀姜。
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姜子牙基因的强大。
姜子牙的后代除了出了齐桓公、齐宣王这样的霸主,还出了很多美才女,而这些美才女通过联姻到了各诸侯国,影响了很多国家的历史进程。
这些姜姓美女,搅动了历史的风云,影响了诸侯们的命运,甚至改变了很多国家的国运走向。
而第一个闻名于世的姜姓齐国公主,就是庄姜。
庄姜
后世的理学大家朱熹认为,庄姜是一个美女加才女,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春秋之前,也有不少闻名于世的女子。
比如黄帝的妻子嫘祖,中国养蚕事业的发明者,中国人摆脱穿粗布麻衣和树枝树叶遮身,就得益于嫘祖的养蚕缫丝的功绩。
还有商王武丁的妻子,中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位女将军,战功赫赫,深受武丁的喜爱和尊重,死后,其子孙铸造了后母戊鼎、后母辛鼎以纪念她。
另外还有周文王的妻子太姒,周武王的妻子邑姜,都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女子。
但是对于这些女子的生平事迹和外貌形象的描写,史书中是很少的。
唯独庄姜,在《诗经》中有正式而全面的描写。这首诗歌就是《硕人》。描写的是庄姜出嫁时的场面,其中对庄姜的外貌有详尽的描画和赞美。
庄姜也就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美女。
诗经·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这首诗把庄姜的身份和来历、美丽的容貌,出嫁时的排场,都一一写到。而且创造了很多描写美女的词句,比如“手如柔夷,肤如凝脂”这是后世美女的标准。
再比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把美丽的少女,轻快活泼,喜笑颜颜,和美目流转,顾盼多情的神态都充分细致的描写了出来。
实在是文采飞扬,佳句频出啊!
此外,很多人认为《诗经》中的《燕燕于飞》是庄姜写的,朱熹甚至认为《诗经》开篇的五首诗都是庄姜所做。
这样一个兼具美貌和才情的女子,其婚后生活是很悲凉的。
没有孩子,丈夫冷落,孤独寂寞,让人同情。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养子,抚养长大后继承了卫庄公的君位,却最后被另一个名义上的儿子给杀了。
所以,美女庄姜的后半生是很凄凉的。
古人常说“红颜薄命”,就是说越是美丽的女人,越会命运凄凉,庄姜似乎就是这样一个薄命的女子。
因为卫庄公的偏爱,州吁变得骄奢淫逸,贪得无厌,以及无法无天。
因此,野心日渐增大的州吁心里对太子之位是有觊觎的,毕竟,他已经被宠大了胃口。
以前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母亲溺爱她的儿子,儿子很大了,母亲还会给儿子喂母乳。
在母亲无条件的宠溺下,这个儿子变得贪得无厌,欲壑难填。
只要他想要的东西,就一定要得到,而且母亲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满足他。
后来他的胃口越来越大,母亲满足不了他,他就自己想办法。办法想不到后,他就去抢。
最终因为抢劫杀人,被押送刑场。
在押送往刑场的路上,这个儿子要求见一见自己的母亲。母亲哭着见到了自己的儿子。
儿子请求母亲让他再吃一次母乳,母亲居然也答应了。
没想到,儿子一口咬下了母亲的乳头,并且控诉:“如果不是母亲你对我从小到大无边无际的溺爱,我不会走到今天。我恨你!”
母亲心痛加身痛,痛的昏迷过去了。
这样一幕悲剧,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就是父母对孩子无边的溺爱,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造成了孩子的无法无天,无知无畏,欲壑难填。
卫国公子州吁,正是在父亲卫庄公的无边溺爱下,养成了骄奢淫逸,无知无畏的性格,最终酿成了悲剧。
大义灭亲
这个悲剧,从他弑杀自己的哥哥卫桓公开始,直到自己和好友被杀,卫国动乱为止。
这个无法无天的州吁,不仅弑杀了自己的哥哥,身为国君的卫桓公,自立为君,而且不安分,煽动周边一些国家,联合起来和小霸王郑庄公对抗,以至于卫国、郑国和这些国家都出现了动荡不安。
这一切,导致了春秋初期诸侯国之间的动荡和战争。之后的诸侯国纷纷效仿,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终于造就了春秋五霸出现的局面。
动荡不安,诸侯争霸的春秋时代正式来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