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毛人凤下令处死朱君友!
1949年那会儿,国民党在成都那边日子不好过了,毛人凤作为军统头子,忙着处理那些抓起来的政治犯。他直接批了份名单,要枪决一批人,里面就有朱君友的名字。这名单是毛人凤亲口下达的,目标直指那些被抓的地下工作者和同盟成员。朱君友那时候已经被关了好一阵子,听到风声也知道自己可能在劫难逃,就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事情得从1949年11月说起,那天晚上朱君友在成都玉带桥附近走着,结果碰上国民党特务突然来个突击检查。他们翻包搜身,把他带的那些进步书刊和传单全搜出来了,当场就给抓了。先关进玉带桥稽查处看守所,没多久又转到将军衙门省特委监狱。监狱里关了不少人,都是因为类似原因被逮的。
在监狱里,朱君友挨了不少审讯,特务用各种办法想撬开他的嘴,但都没得逞。他就这么熬着日子,脚上还带着镣铐,每天就那么过。毛人凤到了成都后,召集手下开会,列出枪决名单,总共36人,包括杨伯恺、杜可、曹立中、于渊这些人,朱君友也赫然在列。名单转给徐中齐他们执行,毛人凤批示一律枪决,王陵基也签了字。
名单定下来后,监狱里气氛就更紧张了。特务加紧巡逻,烧档案的烧档案,准备撤退。朱君友的家人那边也没闲着,他的父亲朱茂先到处找关系,四处奔走求人。朱君友的老婆杨汇川家有背景,杨维是她爸,在军政圈有点影响。关键是杨夷甫,杨汇川的哥哥,当时是四川省行辕上校,还有徐中齐,杨夷甫的表弟,正好是特务头子。
朱茂先通过这些关系,凑了10根金条作为贿赂,从上到下打点。金条分给了相关人员,确保朱君友能被捞出来。这事儿得保密,操作起来小心翼翼。到了12月6日夜里,监狱里叫出朱君友的名字,说是要执行。他以为这回真完了,把牢里的衣物分给其他狱友,留作纪念,就跟着出去了。
走到院子,杨夷甫和徐中齐在那等着,两人都是国民党那边的人,杨夷甫穿上校制服,徐中齐也带着家伙。他们看到朱君友,就开始摇头使眼色,意思是别出声,别乱动。朱君友一看这情况,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不是真要枪决,而是来接他走的。两人带着他从侧门出去,直接出了监狱大门。
出了门,他们仨赶紧转移,避开巡逻的岗哨,往中和场乡村那边走。路上绕了几个弯,躲过了几处检查点。到了藏身点,杨夷甫和徐中齐交代了些事儿,就离开了。朱君友就这么躲过了枪决,捡回一条命。这事儿全靠那10根金条和家庭关系网,要不然名单上的人一个都跑不掉。
第二天,12月7日夜里,剩下的那些犯人就被押走了。特务唐体尧带了16个武装人员,把32人绑了手,蒙了眼,上卡车拉到外西十二桥乱坟坝。到了那儿,在防空壕边上排成行,枪毙的枪毙,刺刀捅的捅。杨伯恺、杜可、曹立中、于渊、龙世正、杨辅宸、王干青、彭代悌、姜干良、晏子良、刘仲宣、陈天钰、许寿真、云龙、吴惠安、毛英才、张大成、张维丰、黄子万、余天觉、张垣、王侠夫、缪竞韩、徐茂森、曹鸣飞、田宗美、徐海东、谷时逊、方智炯、高昆山、王伯高、黎一上、严正、刘骏达、王建昌,全都遇难了。尸体就地草草埋了。
这叫十二桥惨案,是成都解放前国民党干的最后一批屠杀。原计划36人,朱君友因为贿赂关系成了唯一幸存者。名单上其他人没这么走运,毛人凤他们撤退前就把档案烧了,销毁证据。成都12月27日解放,军管会接管后,1950年1月开始挖掘遗体,先是抚琴台的,然后是十二桥的。1月19日公祭,20日迁葬青羊宫烈士陵园。
朱君友获释后,藏了阵子,解放后回了成都。他后来在地方上工作,1965年开始在成都市东城区卫生办当干部,1986年恢复民盟会员资格,1987年退休。整个过程就这么回事儿,靠钱和关系保命,在那个乱世里挺常见的。国民党那边腐败成风,特务系统里上下其手,金条一塞,很多事儿就能办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