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最牛的官二代:嫖妓病死仍被朝廷表彰为孝子,事迹写进官史
晚清政坛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却一直严重被低估,极少被人知晓。此人名为岑春煊,纵观晚清政坛,能与袁世凯掰掰手腕的,岑当属第一人。
直至到了民国,他也是极有影响力的政坛人物,孙中山在广州搞军政府时,也是要借了他名号的。
而在他晚年写的《乐斋漫笔》中,对孙中山根本提都没提,不是他年老健忘,而是在他看来,孙中山根本就不值得他提起。
岑春煊这个人是很有故事的,曾历任云贵、两广、四川等数省总督、又在朝廷担任过邮传部尚书等职,是晚清显赫一时的能臣。
但这篇文章想说的,不是岑春煊,而是他的儿子岑德固。
岑德固是个岑春煊的原配所生,属于嫡子,岑德煊对其自然是非常重视,23岁时就给他先捐了一个京官,后来参加乡试,中了个举人。
按清制,捐官其实就是花钱买官;但乡试能中举,有没有人情操作,这个不好说。
但从晚清科举考试的情况来看,大面积作弊现象早屡有发生。
譬如,鲁迅的爷爷就曾经因为参与科举作弊,被抓入牢,所以少年鲁迅才会家道中落,沦落到去当铺当东西的份上。
所以,我推测,岑德固的科举考试,也未必是真才实学。
因为他后来的所作所为,把官二代纨绔子弟的所有负面东西都表现出来了。
因为他的母亲身体有病,于是他奉父命送母亲回湖北养病,但他母亲到了汉口后,就去世了。
然后没多久,年纪轻轻的岑德固也就去世了。
于是,当时的社会舆论就认为:这个年轻人是因为母亲去世,悲痛万分而死,属于“至孝”行为。
时任两湖总督的张之洞甚至上报朝廷,要求对这个先进典型进行官方表彰。
两湖总督为云贵总督的儿子请求表彰,朝廷这点面子自然是要给的,毕竟是两大封疆大臣的面子啊!
于是,这岑德固就被树立为清廷表彰的国家级孝子,其先进事迹写进了当朝的历史中。
事情到这里,其实也没什么。但问题就在于,这岑德固,他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真相却是让人啼笑皆非,原来这岑德固纯粹是死在“风流”二字上!
从入湖北后,就天天流连于妓院酒楼之间,即使母亲病重、病故,也未曾停下过风流的脚步。
由于过于纵于情色,身体掏空病倒了。
家里请了医生来看,医生说:根本没啥病,只要不再纵欲,休养数月即可。
但他根本已经停不下来了,继续放纵,直到自己都觉得确实不行了,却已经迟了。
临死之前,他写了一封信给他在当地任职的叔叔,简单交待了几句话:
——说像他这样的逆子,死后也没脸再见先人,就不要埋他入土了,直接扔江里就好了。
如此来看,虽然他真不是个东西,但到临死之际,还是能够深刻反思一下自己,也算是迷途有知返之意了。
但朝廷偏偏不给他这个反思机会,非但不给这机会,反而给他贴上了大大的一个“孝”字,敲锣打鼓地宣扬了起来。
这位公子哥糟蹋了无数女人,死后,却是被朝廷如此彻底地糟蹋了一把。
也算是另一种因果报应吧。
声明:【文章及图片转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本文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
来源 | 风评天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