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8 21:24

玉璧城是高欢最后的欢乐城,欢哥的离歌,充满了阴山下无尽的惆怅


这一篇中,高欢同志要下线了。
关于高欢同志,很多人说他像刘邦、像曹操、像刘备……其实要我说,我觉得他都不像,他其实更像袁绍和刘裕的综合体。他这一辈子大功有成,但私德有亏。大功方面像袁绍,私德方面如刘裕。
这也仅仅是一家之言,不喜勿喷。咱们还是尽快进入高欢的尾声期吧!

宇文泰在邙山之战回到关中按下了“府兵制”的开关之后,连续三年搞了规模宏大的阅兵仪式,具体为:543年冬十月,大阅于栎阳,还屯华州;544年冬十月,大阅于白水;545年冬十月大阅于白水,遂西狩岐阳。
宇文泰这么大搞军事演习是啥意思呢?高欢你小子给我等着,别以为你在邙山之战把我打残了,逮到机会我就要找你报仇。
546年七月,宇文泰经过四年沉淀,终于出招了,在咸阳集结了全国之兵。
七月,太祖大会诸军于咸阳
为啥呢?不是因为搞紧急集合没有成本或者好玩,而是宇文泰提前打探到了高欢的动作情报。

一个月后,即546年八月,高欢于晋阳集结了整个山西与河北的兵力,凝聚全国之兵南下攻伐西魏。为啥高欢攻伐西魏要继续走汾水入黄河那条线,咱们之前已经多次介绍过了,就不再赘述了。
八月癸巳,神武将西伐,自邺会兵于晋阳
九月,高欢来到了他最后的战场——玉璧城。玉璧城高欢之前打过一次,打不动,无功而返了,这次兴师动众的,多少有点不信邪的味道在里面。

大家还记得上次高欢攻打玉璧城的情形吗?宇文泰可是急急忙忙发兵去支援王思政的,最后逼走了高欢!但这次宇文泰表示对玉璧城相当放心,根本就没有救援玉璧。咱们天造地设的玉璧城,谁去谁就是玉璧战神,我有信心!
神武围玉壁以挑西师,不敢应
这个时候,玉璧城的守将是谁呢?西魏和北周的名将韦孝宽,也是著名的地下大佬独孤信的嫡系,是宇文泰没能成功从独孤信那里分化出去的人物之一。
时独孤信为新野郡守,同隶荆州,与孝宽情好款密,政术俱美,荆部吏人号为连璧
关于韦孝宽跟独孤信之间交情,咱就不说了,反正不管是哥俩好还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俩在邙山之战之前,一直都是黏糊在一起的。

那么,韦孝宽是怎么被宇文泰安排去驻守玉璧城的呢?起源还是在王思政身上!王思政被调离玉璧的时候,宇文泰让他举荐一个人替他守玉璧要塞。然后王思政相当会来事,为主分忧,便极其讨好地举荐了韦孝宽。宇文泰随即愉快地下调令让韦孝宽去驻守玉璧城了。
这个事情背后有什么讲究呢?玉璧城是天险,是旱涝保收的福地,也就是说谁去谁都可以躺赚军功,有点诸葛亮让马谡去守街亭的味道。宇文泰是不想得罪人的以王思政之口将这个富贵和战功送给韦孝宽,就此拿下独孤信这个“情好款密”的嫡系。独孤信,你可别怪我挖你墙角哈,是王思政举荐的;韦孝宽,你可别不识好歹,为了得到你的支持我可是把最好的岗位都给了你。
但是,韦孝宽领情了吗?可能领了也可能没领。只是后面你宇文泰这个送人情的当事人不在了,而高寿的韦孝宽在34年后遇到了老领导的姑爷找他帮忙时,他还是选择了怀旧。

高欢来到玉璧城下后,连营数十里,反正看着挺吓人的。
然后,毫不啰嗦地在城南凿地道、在城北起土山,全面强攻玉璧。
玉璧城的易守难攻咱们之前介绍过了,东、西、北三面都是落差50米以上的断崖,只有南面有一条道路可通玉璧城,但南面还连着峨眉台地,是西魏河东方面输送援军的通道。所以,高欢这种强攻对韦孝宽来说,不是什么很难解决的事情。面对地道战,韦孝宽提前挖长沟,挑精兵良将驻守于大沟上,每当西魏凿通了地道就打地鼠般杀掉。与此同时还准备了一堆柴火,只要东魏从地道进来就把柴火塞进地道然后用皮韝做的鼓风机吹风玩炭烤。
我估计高欢当时的心情是相当郁闷的,早知道炭烤的味道这么香,当初在沙苑之战时,自己怎么就鬼使神差地舍不得放火呢?

越打越恼火的高欢把自己花大运输成本的攻城车也用上了,但不好意思,玉璧城的城墙很不一般,高度落差太大,攻城车不太好使。至于强行攻击城门,韦孝宽又拿出了一个布缝的垫子,每次撞城门都先撞在这垫子上,被吸收走一大部分能量。人家有自动减震系统,还是没辙。
东魏军于是找来易燃品绑在长竿上灌油点火打算烧了韦孝宽的布垫和城楼,韦孝宽又拿出了一种锋利的大钩子,专门砍那火竿。反正欢哥你随便出招,我保证都有对策。
高欢随后又在玉壁城墙四面下挖了二十条地道,先在地道中用木柱支撑地上的城墙,然后同时放火烧掉这些木柱,于是城墙有的地方塌了,韦孝宽随后又拿出了一堆木栅栏做了临时城墙,由于天险难爬东魏还是冲不进去。

总之,高欢使尽了所有手段,全被韦孝宽破了。
城外尽其攻击之术,孝宽咸拒破之
所以很多人喜欢拿玉璧城去笑话高欢,其实真没有必要,因为很多天坑确实不是人力可以填平的。打个比方,王思聪可以随便拿出几个小目标玩一玩,输赢无所谓,而普通人要想跟王思聪打几回PK那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仗打到这份上,高欢总算是明白了,玉璧城根本就是强攻可以拿下的。于是便开始玩了策反战术,他跟韦孝宽说,你在这里奋力抗战,宇文泰都没有派人来支援你,你图个啥呢?不如投降!
韦孝宽表示:我才守城一个月,城池严固、兵力充足、粮食富裕,你们拿我根本没办法,我不需要支援。所以你别搁这挑拨离间,多操心一下你自己,你带了这么多人来,要是回不去了怎么办?我韦孝宽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绝不会当投降将军的!
是韦孝宽真的这么有骨气吗?并不见得!其实这事还得感谢爱睡人妻的曹孟德同志,这货在宛城要睡张绣的婶婶,结果被弄的灰头土脸,回去之后便脑洞大开地发明了人质制度,所有在外带兵的军官都得把人质留在朝廷,敢叛乱就杀你们全家。比如8年前东魏打南汾州,韦孝宽同宗的南汾州刺史韦子粲就投降了,被宇文泰灭了全族。

劝降韦孝宽这条路走不通,东魏便试试西魏的其他将士,派人对玉璧城内的士兵宣传:韦孝宽有荣华富贵,你们为啥要和他赴汤蹈火?还向城里射箭递书,书信道:能斩韦孝宽出降者,拜太尉,封开国郡公,邑万户,赏帛万匹。
这一招在几年前还可能有用,因为那个时候的西魏军是以武川人为主,很多武川人就是孤家寡人,只要价格合适,什么买卖他们都敢干。但西魏已经经过府兵制大换血了,将士都是关陇汉人了,整个户籍账本都在宇文泰手里拽着,叛国的代价太大了。家人跑不了,乡党也会受牵连。所以没人会搭理东魏的。

最后,高欢实在没办法了,把韦孝宽弟弟韦子迁锁至城下,说你不投降我现在就弄死他!玩上了项羽对付刘邦那一招了。但韦孝宽表示,你要弄死我弟弟请随便,咱顾大家舍小家,搞得将士们异常感动。
孝宽慷慨激扬,略无顾意。士卒莫不感励,人有死难之心
高欢这人生最后一战的最终战果是:苦战了五十多天,死了七万人,但死活也拿不下玉璧城。
孝宽夺据土山,顿军五旬,城不拔,死者七万人,聚为一冢


这玩意最后还给高欢整出心病来了,各种手段都用上了,但就是拿不下玉璧城。玉璧城拿不下,又如何拿下整个天下呢?一天夜里,有星坠于高欢军营,牲口们开始叫,士兵们开始虚,高欢得病了。高欢这病大抵是憋出来的!
有星坠于神武营,众驴并鸣,士皆詟惧。神武有疾
史书上也有明确记载,高欢确实是因为想不通而忧伤成疾的。
神武苦战六旬,伤及病死者十四五,智力俱困,因而发疾


十一月初一,东魏撤军北还。十一月十一,高欢遣段韶从次子高洋守邺城,召长子高澄到晋阳。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开始交代后事。
这一期间,为了安抚军心,高欢还强撑病体跟各位老将们见了面,命斛律金作《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然后亲自和唱,情到深处,潸然泪下。
547年正月初八,公元六世纪的关东最高水平政治家高欢过世,享年51岁。

关于高欢,个人觉得是值得多聊几句的典型性历史人物。
高欢这个人,是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软饭硬吃”代表。这一点,他跟刘邦是差不多的。但是,吃软饭不是本事,但能做到“软饭硬吃”还是值得人去尊敬的。没有娄昭君小姐的疯狂喂奶,高欢是达不到这样的人生高度的。但是反过来,娄昭君如果不是投资了高欢,而是其他的小白脸,估计会共同销声匿迹。
高欢的一生,足够戏剧、足够精彩,他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的无资源开国之君。他没有出身、没有家底、没有兄弟姐妹帮衬,开局连条狗(刘邦的网络梗)都没有。这一点,他其实更像刘备。要往上爬,总得学会放低身段去陪笑、去讨好、去搏命……尊严和成功,很多人只能选一样。

但是,高欢有没有他的缺陷呢?有,而且相当明显。
第一因为他几乎是白手起家,所以他没有自己的真正的原始资本,他要哄的人太多,要平衡的势力太多,要顾虑的事情太多……他不敢得罪河北豪族,不敢不用侯景这种首鼠两端的小人,不敢轻易杀掉彭乐这种已经明显背叛自己的虎将,不敢对害死高敖曹的胡人将领进行彻底追责……他像极了在冀州站稳脚跟的袁绍。
第二便是他是一路底层逆袭的,道德感是相当低的。他的骨子里是没有任何忠诚可言的,全是赤裸裸的利益算法,背叛杜洛周、葛荣、尔朱兆,抢劫尔朱荣的媳妇,跟司马懿一样发誓跟放屁一样,跟曹操一样喜欢睡别人家老婆……他这一辈子是只要能将自身利益最大化就可以无所不为的典型代表,这一点他跟一杀到底的刘裕又极度相似,算是殊途同归吧。

我们可以唾弃他的私德、愤怒他的誓言,但也要客观的说,他也有他的无奈,毕竟他跟现在某个网红一样,除了那张漂亮脸蛋,全身上下最值钱的就是那张嘴了。
穷小子的心酸,富贵公子哥可能一辈子都不能理解;同理,富贵公子哥的豁达,穷小子也是一辈子都学不会的。到最后,终究不过一个成王败寇。恰如刘邦战胜项羽之后,项羽就势必会成为一个反面教材一样。刘邦在掠夺咸阳之后再约法三章是真仁义,但是你项羽在分封英布为王之后遭到英布的背叛是假道义……高欢最后的成功,也帮助他掩盖了诸多的道德瑕疵,这一点不管大家是爱他和讨厌他,都是必须要承认的。

世间之事有真正的对错吗?个人觉得从社会正义上去讲,肯定是有的。但是要从自主解释去谈,其实是没有的。这就跟辩论赛的辩论主题一样,立场不同、角度不同,结论和意见自然也会不同。可辩论赛结束的时候,终归还是有胜负的。辩论赛决定胜负的是裁判,历史决定胜负的是时间和因果。
高欢其实遭到了他胡说八道的报应,跟司马懿大致差不多。比如他死后,接近一年才被安葬,算是不得善终吧;比如他的子孙后代,全部短命,最高寿也就活了30多岁,也算是他忽悠元修时的报应;还有他的子孙后代高低都有点人格不正常,北齐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禽兽王朝,跟刘裕是一个待遇……
所有膜拜高欢的朋友,希望你们都能清楚地明白,逆袭的代价是什么?而所有鄙夷高欢的朋友,也希望你们能够客观地发表看法,鲤鱼跃龙门对于普通人是何其艰难?

如果真的要给高欢一个综合评分的话,我的参考分是75分左右。
像高欢这种人,注定会一辈子活在毁誉参半之中的。因为他的起点太低,巅峰太短,他没有足够时间和空间去抹平他在逆袭过程中的一些黑历史。
我们现在很多社会舆论都在倡导什么向上社交,说句心里话,对此我持保留意见。不是说“向上社交”不好,而是希望大家去关注下底层人向上社交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他们向上社交的效果会是什么?像高欢这种不惜一切代价往上爬的成功案例,其实在历史上不会超过十个人。但其他出卖自己灵魂最终一无所得的失败案例绝不低于上万人。

人世间的人从来都是有千万种形态的,因为人的出发点、路径、方向、目标都是各不相同的。易中天老师在谈到他写的曹操时说,曹操在将死之际说自己不在乎后世人是辱他还是爱他,唯独到了地府遇到了曹昂的母亲问他要孩子,他不知道如何回答……是曹操这一辈子真的洒脱和真实吗?不是的,而是他到了临死之际才发现,自己这一辈子最愧疚、最在乎的事情是长子曹昂的死。
同理,放到高欢身上来,也许他最后时刻后悔了,也许他没有。如果他不在乎灵魂的高贵,他就无从后悔;如果他明白了因果报应的至高智慧,他就一定会有所悔恨。

臧克家老师说,有些人活着,早已死了;有些人死了,却永远活着……
其实在现实生活之中,有些人宁愿饿死也不会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身体;有些人要到了最后一刻才知道他有没有出卖过自己的灵魂和身体;而有些人就跟高欢一样,我想成为人上人,可是我没有进步的阶梯,我只能出卖我的灵魂和身体……
最后简单地总结一下吧:我能够理解高欢,但我决不会推崇高欢。因为我觉得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永远会更需要霍光而不需要王莽、更需要诸葛亮而不需要司马懿、更需要文明太后而不需要武则天、更需要李世民而不需要高欢(因为宇文泰跟高欢界限很模糊)……
欢哥,一路走好!敕勒川、阴山下,天下穹庐,笼盖四野……其实你并没有北境草原那种恢弘博大的气度,但不要在意我的冒犯,因为我认为你比大多数北境军阀都做得好很多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玉璧城是高欢最后的欢乐城,欢哥的离歌,充满了阴山下无尽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