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怀疑安禄山谋反,安禄山是怎么创造奇迹,逃过必杀的一劫?
在公元747年,大唐的朝堂上暗流涌动。有人向唐玄宗李隆基举报安禄山谋反,这一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层层波澜。安禄山得知此事后,被紧急召回长安面见李隆基。这是一场生死攸关的对话,安禄山凭借着他那过人的话术和心机,成功打消了李隆基的杀心,堪称一场教科书式的危机公关。以憨态示人,表忠诚之态
安禄山身材肥胖,行动略显笨拙,然而这在他面见李隆基时却成了一种独特的优势。他一进入大殿,便以一种夸张的姿态伏地叩拜,口中高呼:“陛下,臣冤枉啊!臣对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那些污蔑臣谋反的人,定是心怀不轨,想离间我们君臣之情。”他那肥胖的身躯趴在地上,显得格外滑稽,却又让人觉得他毫无心机。
为了进一步表现自己的忠诚,安禄山还巧妙地利用了自己的胡人身份。他说:“陛下,臣本是胡人,蒙陛下天恩,得以在大唐为官,荣华富贵享之不尽。臣心中只有对陛下的感恩和忠诚,怎会有谋反之心呢?就像那草原上的骏马,只愿追随主人驰骋疆场,绝无二心。”他这番话将自己比作骏马,把李隆基比作主人,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忠诚,让李隆基听了心里十分受用。
此外,安禄山还经常在李隆基面前装傻充愣。有一次,李隆基指着他的肚子开玩笑说:“你这肚子里装的都是什么呀?”安禄山立刻回答道:“陛下,臣这肚子里装的可都是对陛下的赤胆忠心啊!”他的回答既幽默又巧妙,引得李隆基哈哈大笑,也让李隆基觉得他是个单纯可爱、没有心机的人。
攀附贵妃,巩固信任纽带
安禄山深知杨贵妃在李隆基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于是他想尽办法攀附杨贵妃。他请求成为杨贵妃的养子,这一请求看似大胆,却也显示出他的精明。在面见李隆基时,他特意提到此事:“陛下,臣蒙贵妃娘娘垂怜,收为养子。臣能成为贵妃娘娘的养子,是臣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从此之后,臣不仅是陛下的臣子,更是贵妃娘娘的儿子,这一家人,怎会自相残杀呢?
安禄山对杨贵妃极尽讨好之能事。他每次进宫,都会先去拜见杨贵妃,然后才去见李隆基。他还经常给杨贵妃送上各种奇珍异宝,以博她的欢心。杨贵妃对这个肥胖可爱、又会讨好自己的养子也十分喜爱,经常在李隆基面前为他说好话。有了杨贵妃这层关系,安禄山在李隆基心中的信任度又大大提高了。
有一次安禄山进宫,杨贵妃为他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洗儿礼。按照习俗,洗儿礼后要给孩子赏赐。杨贵妃让人用锦绣做成大襁褓,将安禄山裹起来,抬着他在宫中嬉戏。李隆基看到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觉得十分有趣,还赏赐了大量的财物。这件事让安禄山与杨贵妃的关系更加亲密,也让李隆基对他更加信任。
归咎小人,转移怀疑焦点
面对有人举报他谋反的事情,安禄山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将责任归咎于小人的陷害。他对李隆基说:“陛下,如今朝堂之上,小人当道。他们嫉妒臣受到陛下的宠爱,便编造谎言污蔑臣谋反。臣实在是有苦难言啊!就像那清澈的湖水,被小人投入了泥沙,变得浑浊不堪。臣只希望陛下能够明察秋毫,还臣一个清白。
为了让李隆基相信他的话,安禄山还列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他说:“陛下,有一次臣在地方上推行一项新政,这项新政对百姓有益,却损害了一些权贵的利益。那些权贵便联合起来,在陛下面前说臣的坏话。他们的目的就是想让陛下对臣产生怀疑,从而打压臣。臣一心为了大唐的百姓和陛下的江山着想,却遭到这样的陷害,实在是冤枉啊!”
安禄山的这番话成功地将李隆基的注意力从他是否谋反转移到了那些所谓的“小人”身上。李隆基听了他的话,开始怀疑那些举报他的人是不是别有用心。他安慰安禄山说:“你放心,朕是不会轻易相信那些谣言的。朕会派人调查清楚,还你一个公道。”
表忠心之行动,彰显赤诚之心
除了嘴上说的好听,安禄山还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忠诚。他主动提出要为大唐开疆拓土,愿意率领军队出征,为李隆基立下战功。他说:“陛下,臣愿为陛下披荆斩棘,扫平一切敌人。就像那古代的名将霍去病,为了国家的安宁和荣誉,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臣虽然比不上霍去病,但也有一颗报效国家的心。
安禄山说到做到,他多次率领军队出征,并且取得了一些胜利。他将缴获的战利品都献给了李隆基,还详细地向李隆基汇报了战争的情况。他的这些行动让李隆基觉得他是个有能力、有担当的将领,更加信任他了。
有一次,安禄山在出征前特意去见李隆基,他跪在李隆基面前说:“陛下,此去出征,臣定当奋勇杀敌,不辜负陛下的期望。如果臣有半句假话,就让上天惩罚臣。”他那信誓旦旦的样子,让李隆基深受感动。李隆基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朕相信你,你只管放心出征,朕在这里等你凯旋归来。”
话术背后的隐患与悲剧结局
安禄山凭借着他那高超的话术和一系列的手段,成功地打消了李隆基的杀心,继续在大唐的朝堂上风光无限。然而,他的忠诚只是表面现象,他的内心深处一直隐藏着谋反的野心。公元755年,安禄山终于发动了安史之乱,给大唐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这场叛乱让曾经繁华的大唐,陷入了战火之中,百姓流离失所,国家元气大伤。李隆基也被迫逃往蜀中,杨贵妃在马嵬坡香消玉殒。安禄山的话术虽然暂时保住了他的性命,但却无法掩盖他的野心和阴谋,最终导致了大唐的衰落和无数人的悲剧。
从安禄山面见李隆基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到话术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危机面前,巧妙的话术可以化解矛盾,赢得信任。然而,话术只是一种手段,如果没有真诚和善良作为基础,最终还是会露出破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