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7 11:32

吴禄贞被刺后阎锡山是怎么躲过袁世凯清算的?怪不得他能坐稳山西


1911年11月7日,吴禄贞刚刚结束和山西都督阎锡山的会面,准备建立期间青联军反攻北京,然而正在他进行筹划的时候,却被自己的卫队队长马步周刺杀而丢掉了性命。然而在吴禄贞去世之后,作为其盟友,年纪轻轻的阎锡山又是如何能躲过老谋深算袁世凯的清算的呢?

沧海横流在吴禄贞被刺杀之前,他作为第六镇的军事主官奉命令前去镇压山西地区的起义。
而此行吴禄贞带领第六镇官兵前要去镇压的对象就是刚刚起事不久而获得胜利被推举为都督的阎锡山。

说起来阎锡山和吴禄贞还是校友,二人都曾远渡东洋,在日本学习军事。回来之后,吴禄贞成为北洋军中著名将领,而阎锡山也在山西地区开始了自己的经营,这一番原本在外人看中必将是一场格外激烈的碰撞。
然而吴禄贞虽然是北洋军队的将领,却一直在暗地里投身于清末的革命运动,此次他作为第六镇军事主官镇压山西起义,对他看来正是一个带领部队起事的绝好机会。

吴禄贞在见到自己的校友阎锡山之后,直接坦言道想要和他建立军事联盟,共同反攻北京。面对阎锡山担心自己吞并其部队,吴禄贞更是极为大方的表示道,他只是作为一名指挥官,而部队归属仍属于阎锡山。

面对吴禄贞如此真诚的表示,阎锡山也放下心来准备和吴禄贞的第六镇一起干一场大事。
天有不测风云然而事情哪有这么顺利,革命斗争必定是极为残酷的。
吴禄贞所设想的当然是极好的,他带领组成的燕晋联军反杀到北京去,但是他却忘了自己手下的第六镇是袁世凯一手训练出来的部队。比起吴禄贞他自己,袁世凯虽然并没有直接统率这支部队,但他对这支军事力量的控制远远要超过吴禄贞这名军事主官。

所以在吴禄贞带领第六镇刚一出发的时候,他的一举一动早就掌握在袁世凯手中了。所以当他密谋阎锡山想要搞所谓的燕晋联军反攻北京,这种种行径都被袁世凯看的一清二楚。于是就在吴禄贞正在谋划下一步军事行动的时候被卫队长马步周刺杀了。

左右逢源吴禄贞被刺杀,燕晋联军一夜之间解散。然而对于只有28岁的阎锡山来说,联军解散不是可怕的,最主要的是他不知该如何面对如日中天的袁世凯。
虽然此时晚清统治已经走向末期,但是随着袁世凯对北洋军队的控制,他其个人在整个政坛中的威望却与日俱增。

吴禄贞想要带领第六镇起事,但是其本人被刺杀了,但是阎锡山还活着。此时的阎锡山虽然年轻,但他很清楚自己已然成为袁世凯的眼中钉肉中刺。自己目前的实力远远不是袁世凯的对手,如何才能渡过难关呢?
阎锡山自知实力差距悬殊,于是迅速抛弃了革命党人的激进姿态,他率先表示拥戴袁世凯上位,并且向南京临时政府发出呼吁。不得不说阎锡山的眼光还是不错的,他非常准确的找到了此时袁世凯心中的痛点。

1912年袁世凯正式上位,虽然他对之前阎锡山和吴禄贞的燕晋联军仍然心怀芥蒂,但是在此时的袁世凯眼中,势单力薄的阎锡山根本成不了什么气候。
后来袁项城为了进一步对阎锡山进行观察,曾经将其召到北京。年轻的阎锡山见到袁世凯战战兢兢,直接行了跪拜大礼,而这次见面也让袁世凯对阎锡山相当放心,让他仍旧返回山西主理事务。

阎锡山回到山西之后,主动将兵力收缩固守山西省内的关隘,避免和袁世凯的北洋军产生正面冲突。同时,他开始大力发展军工产业武装自己的军事力量。
经过阎锡山的发展,山西一地的军事力量迅速得到增强。对于袁世凯来说,可能一开始他确实看不上阎锡山这一小股力量,但是随着其慢慢发展,虽然山西一地已成气候,但是在整个全国局势之中又如鸡肋一般。

所以老袁也想着索性就让阎锡山在山西再继续经营下去,反正就是这么大块地方,他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了南方。
阎锡山通过自己的左右逢源,在吴禄贞被刺杀之后果断投靠袁世凯,而在北洋衰落之后又果断转变阵营投向了北伐军。阎锡山曾经形容自己是在三个鸡蛋上跳舞,然而能够成为坐稳山西三十八年,其本人也确有不俗之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吴禄贞被刺后阎锡山是怎么躲过袁世凯清算的?怪不得他能坐稳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