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7 11:31

钱大钧放走陈赓还请吃饭,副官不解,钱:动他就是自找个烫手山芋


说起民国那段乱世,国民党内部的那些将领们,很多人都有黄埔军校的背景,这地方不光是训练士兵的,还成了他们互相牵扯的纽带。
1893年,钱大钧生在江苏吴县一个农民家,家里穷得叮当响,虽然祖上出过贡士,可到他爸那辈,早就不行了。他小时候靠哥哥教他念书,四书五经啥的都啃完了,后来进学堂接着学。1911年辛亥革命闹起来,学堂关门,他干脆跑上海参加学生军,跟着反清政府的那帮人混。
1914年,他去日本留学,在东京碰上孙中山和蒋介石,一起进了中华革命党。年底回国,考进武昌陆军预备学校,又卷进反袁世凯的活动,被通缉过,学业差点废了。袁世凯挂了以后,他才毕业。1921年,孙中山在广东重整旗鼓,钱大钧直接南下广州,加入粤军,三年里打了不少仗,下达过不少命令,慢慢积累了点军功。1924年,黄埔军校建起来,他参与筹备,跟何应钦、顾祝同他们一起干,在校里管兵器教官啥的。
1925年,棉湖战役让他出名,那时候他当教导第二团团长,黄埔校军在东征讨陈炯明,伤亡挺大,他带兵增援,用三千多人打垮两万敌军,这事儿在黄埔历史上记了一笔。从那以后,钱大钧成了蒋介石的亲信,进了“八大金刚”的圈子。1927年,蒋介石搞清党,钱大钧是主要策划人之一,南昌起义后,他带兵围堵起义军,在三河坝进攻朱德、陈毅的部队。10月升上将,当第三十二军军长,成了蒋介石反共的工具。1931年,他按蒋介石的命令镇压武昌第一纱厂工人示威,那年秋天武汉大水灾,他没派兵救灾,光顾着反共,导致汉口老百姓损失惨重。

陈赓这边,1903年生在湖南湘乡,早年投军,后来脱离军阀,1922年加入共产党。1924年考进黄埔军校第一期,在校里表现好,当过学员队长。1925年东征,蒋介石中弹,陈赓背着他跑,避免蒋被抓,这事儿在黄埔圈子里传开了。钱大钧在黄埔当教官,陈赓是学生,两人有师生关系,兵器课啥的,陈赓学过。陈赓后来在共产党那边干情报、军事,1932年在鄂豫皖受伤,1933年3月在上海治腿伤时被国民党抓了,关在南京。
党组织和一些爱国人士帮忙,5月底陈赓逃出监狱,安排他去江西瑞金中央苏区工作。他扮成商人,坐火车北上,途中在徐州停站。没想到,钱大钧正好也从徐州上车,去南昌当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参谋长,准备参加对苏区的第五次围剿。他的专车加挂在列车尾部。陈赓在站台转悠,被钱大钧认出。火车开动后,钱大钧派副官把陈赓请到专车厢,两人聊黄埔旧事,东征战役啥的。饭点到了,钱大钧安排饭菜招待。过了几站,钱大钧让陈赓走,不拦着。
陈赓走后,副官问为啥放人,钱大钧说,陈赓在黄埔教过他,有师生情谊,还救过蒋介石,在黄埔师生里名气大,影响力广,蒋介石都不敢轻易动,抓了他等于给自己找麻烦,会被黄埔人骂,像烫手山芋。钱大钧这么做,其实挺现实的,黄埔系在国民党里是个大派系,内部关系复杂,陈赓这种救过蒋的人,地位特殊,抓了容易惹众怒。国民党那时正忙着围剿苏区,内部不能乱套。
钱大钧不是啥大善人,他参与清党、镇压工人、忽略水灾救灾,这些事儿让他在历史上留了污点。可在个人层面,他得掂量利害,黄埔的纽带让他放了陈赓一马。陈赓安全到苏区,当红军学校校长,后来干部团团长,参加反围剿。长征时,他带队过草地,抗日战争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在太岳军区打仗,参加百团大战。解放战争,任第四纵队司令,进军西南,解放成都。1949年后,办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当院长,推动国防科技。1955年授大将军衔,1961年3月16日在北京去世,58岁。
钱大钧继续在国民党干,1934年当武汉行营参谋长,1937年抗日,任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参加徐州会战。1945年当首都卫戍总司令,1946年上海市长。1949年跟国民党去台湾,当总统府战略顾问。1982年7月21日在台北去世,89岁。

回过头看,这事件不是孤立的,黄埔军校建校时,本来是为革命培养人才,可后来国民党分裂,很多人站队不同。钱大钧从孙中山那边起步,却成了蒋介石的反共骨干,陈赓则坚定在共产党阵营。火车上那次相遇,钱大钧选择放人,表面看是顾及旧情,其实更多是政治考量。蒋介石对陈赓的态度暧昧,陈赓救他一命,蒋后来几次抓到陈赓都没杀,还试着拉拢。钱大钧作为下属,自然不敢越界,抓了陈赓万一蒋不高兴,或者黄埔系反弹,对自己仕途不利。
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黄埔系是蒋的核心力量,但里面很多人有旧交情,这种关系有时能救命。陈赓在黄埔一期,同学遍布国民党军中,后来解放战争时,他利用这些关系,策反了不少人。钱大钧放他的事儿,也说明国民党高层对共产党的围剿不是铁板一块,内部有缝隙。共产党那时在苏区发展,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长征,但最终翻盘,靠的就是韧劲和策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钱大钧放走陈赓还请吃饭,副官不解,钱:动他就是自找个烫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