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7 11:31

嘉靖和万历都是几十年不上朝,为什么后人只骂万历却夸嘉靖?

明朝皇帝多奇葩,每一个皇帝上朝的风格、对待朝臣的手段都是不一样的,有人对文臣无可奈何,有人却把文臣当做弃子随意摆放,同样是两个皇帝,嘉靖跟万历是两个极端。
但奇怪的是,嘉靖不但没被骂,还被一些史家夸成了个“操盘高手”;反倒是万历,背了一大口锅,甚至有人直接说明朝就是毁在他手里,这就让人纳闷了。
俩人干的事差不多,怎么评价差得这么多?

都不上朝,一个在管事,一个甩锅嘉靖,他从年轻时就不太喜欢和文官打交道,尤其是在宫里差点被宫女谋害之后,更是直接搬去了西苑,搞起了自己喜欢的修道生活,但人虽然不出宫门。
他的手却一直伸在朝政上,所有奏章他都要亲自批,重大人事也得他点头才能定,他虽然不露面,但谁当官、谁下台、哪个政策上马,他都清楚得很,你可以说他是“远程遥控”,但绝对不是“放任自流”。
而万历可以用一句话来评价,张居正拯救了万历皇帝,也拯救了明朝。

尤其是因为立太子的事和朝臣闹翻后,他干脆一拍桌子,进宫关门,奏章摆着不批,人也不露面,说白了,他不是在“管理国家”,他是在“赌气摆烂”,这不是不上朝的问题,是不想当皇帝了。
所以说,嘉靖是不见人但不放权,万历是连人带权一起扔了,这两种“不上朝”,性质完全不一样。
二、嘉靖让机器转慢,万历让机器停了皇帝不上朝,国家能不能转起来,就看他有没有在背后操盘,嘉靖虽然搞玄修、信鬼神,但国家这套官僚系统还在运转,朝廷里的事,该批的批、该办的办。

他通过内阁、太监把指令传下去,照样掌握着节奏,虽然效率不高,但体系没崩,大臣们还知道该向谁请示、谁是最后拍板的人。
而万历这边,是真的没人知道该怎么办,他奏章不批,官员调动没人管,连关键职位都空着,一个政府,最怕的不是争吵,而是“没人拍板”。
大臣们天天争,争完发现皇帝根本不理,那这事就成了“谁嗓门大谁说了算”,整个朝廷成了吵架大会,久而久之,地方也跟着乱套,政令下不去,百姓的事没人管,你说这样的国家,能不出问题吗?

所以说,嘉靖是不怎么接电话但还在看手机,万历是直接拔了网线关了机,一个是慢,一个是瘫,这区别太大了。
嘉靖留下问题,万历留下祸根任何一个皇帝,都不可能一身完美,嘉靖搞玄学、宠信奸臣,也不是啥明君做派,但他最起码守住了国家的基本盘,等他驾崩后,接任的皇帝还能上手,国家机器还能继续转,他虽然没把明朝往上推多少,但最起码没让它塌。
万历呢?他三十年不理政,朝廷乱成了一锅粥,东林党、浙党、齐楚党,各种党争拉帮结派,谁也不服谁,朝堂成了斗鸡场。

关键是,这些权力斗争背后,没有人真在管百姓的事,地方治理一塌糊涂,财政也快被掏空,为了搞钱,他派太监去全国收矿税,不管你愿不愿意,就是要钱,结果老百姓怨声载道,民变四起。
更大的问题是边防,他不管事的时候,北方的女真势力悄悄崛起,等明朝反应过来,人家已经盘踞一方,到了后来,萨尔浒一战,明军被打得落花流水,从此失去了战略主动,这一仗,不光是军事上的失败,更是明朝全面走下坡路的标志。
所以说,嘉靖拖了国家后腿,但没让国家摔;万历是直接把国家带进了深坑,这不是夸张,是实打实的后果。

评价的关键:你有没有尽职尽责皇帝这个职位,不是摆设,他不一定得事必躬亲,但他必须保证国家在他的掌控之下,嘉靖虽然不出面,但他在管;万历是连责任都不想背了。
历史不是看你有没有笑脸迎人,而是看你有没有把该干的事干了,嘉靖哪怕再喜欢炼丹,他也没让国家失控;万历哪怕再委屈,他的“躺平”直接把明朝带向了崩溃,这就是他们被后人截然不同对待的根本原因。
而且别忘了,嘉靖死后,隆庆、张居正还能接着把国家往前推;而万历死后,崇祯接手的是一堆烂摊子,根本无从下手,你说这两种“遗产”,能一样吗?

不是不上朝的错,是不上心的问题很多人看到嘉靖、万历都不上朝,就觉得这是明朝的老毛病,但真要说起来,不上朝不是问题的本质,皇帝不上朝,只要他控制得住大臣、驾驭得了体系,让国家照样转,那就不叫“怠政”。
真正的问题,是你不上朝还不操心,出了事你也不管,那才是历史不能原谅的。
嘉靖虽然有点“怪”,但他不是“混”,他有自己的执政逻辑,哪怕你不同意,也得承认他是有章法的。

万历这边,是真的“耍脾气”,连基本的责任都不想扛,他不上朝,是因为他不想面对朝臣;嘉靖不上朝,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在宫里也能管事,这两种动机,一目了然。
从嘉靖到万历,明朝变了味这爷孙俩看似行为相似,其实反映的是明朝皇权演变的两种路径,嘉靖代表的是“我不露面,但我还是老大”;万历代表的是“我懒得当老大了,你们谁爱干谁干”,在皇权制度下,第一种还能勉强维持,第二种就是彻底散架。
而且他们身边的大臣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同,嘉靖虽然也被奸臣围绕,但他能拿得住;
万历不仅被文官牵着鼻子走,最后干脆把鼻子割了——我不跟你们玩了,结果就是,一个朝代从“皇帝掌控”变成了“没人掌控”,那结局就不难想象了。

很多人觉得历史对万历太苛刻,但其实不是,历史从不看你个人的委屈,而是看你对国家有没有尽责。
嘉靖喜怒无常,但他手段犀利,能控住人,万历有人说他懒散,也有人说他识人不明,面对属下没有控制力,当然按照后世的解读,他身体有病,但不管如何,不上朝是事实。
当一个皇帝把国家机器放任不管,只顾自己心情,那他就不能怪别人骂他,皇帝不是一个职位那么简单,他是国家的定海神针,你不站稳,这艘船就翻了。

从嘉靖到万历,明朝走了两条路:一条是不上朝但控局,一条是不上朝也不管事,前者还能苟住,后者直接塌了,史书评价的差异,不是因为谁更讨喜,而是因为谁更负责任,皇帝可以不上朝,但不能不上心,这道理,古今都一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嘉靖和万历都是几十年不上朝,为什么后人只骂万历却夸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