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宣布独立时,仅有一个部落支持留在中国,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外蒙古独立得从清朝末年说起,那时候清政府已经摇摇欲坠,内部腐败,外部列强盯着中国这块肥肉,尤其是沙俄对边疆地区虎视眈眈。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全国乱成一锅粥,外蒙古的王公贵族们看准机会,在沙俄的鼓动下搞起了独立运动。大部分部落都跟着起哄,觉得脱离清朝能自己当家做主,背靠沙俄还能捞点好处。可就在这股浪潮里,有一个部落死活不干,坚持要留在清朝版图内,那就是杜尔伯特部。
杜尔伯特部属于卫拉特蒙古的一支,早年从准噶尔那边迁过来的,分布在外蒙古西北边,靠近科布多地区。他们和清朝的关系本来就比较紧密,清廷册封过他们的首领,给了些官职和特权。1911年底,外蒙古其他四大汗部——土谢图汗、车臣汗、札萨克图汗和赛因诺颜汗——都公开支持独立,成立了自治政府,赶走了清朝的官员。沙俄在背后出钱出力,提供武器和顾问,帮助他们稳住局面。可杜尔伯特部的首领噶勒章那木济勒不买账,他觉得独立就是叛乱,对清朝还有点忠诚心,拒绝加入自治阵营。
噶勒章那木济勒当时是杜尔伯特部的札萨克,相当于地方头头,他和清朝的科布多参赞大臣溥润联手,打算死守这片地。溥润是满人官员,负责管辖当地军政事务,两人凑起来的兵力不多,只有几百清军加上杜尔伯特部的千把人。武器也落后,大多是刀剑弓箭,对面外蒙古军队有沙俄的哥萨克骑兵帮忙,人数多,装备好。1912年春天,外蒙古军队开始围攻科布多,战斗打得挺激烈,杜尔伯特部和清军抵抗了几个月,但实力差距太大,最终城池失守。
这事儿之后,外蒙古的独立进程就加速了。1913年,自治政府和沙俄签了协议,沙俄承认他们的自治,还提供了经济和军事支持。中国这边,袁世凯政府不认账,坚持外蒙古是中国领土,但国内乱,顾不上。1915年,中俄蒙三方在恰克图开会,签了个协议,中国勉强承认外蒙古自治,但保留宗主权。沙俄革命后,外蒙古一度乱套,中国抓住机会,1919年派徐树铮带兵进去,取消了自治,哲布尊丹巴活佛被迫同意回归。可好景不长,1920年中国内战,军队撤出,白俄恩琴的部队入侵,蒙古人民党在苏联帮助下反击,1921年成立了人民临时政府。
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废除了君主制,哲布尊丹巴去世后,国家转向社会主义道路。苏联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帮他们建军、搞改革,但也清除异己。二战期间,日本威胁蒙古边境,苏联加强控制。1945年雅尔塔会议,美英苏同意维持外蒙古现状,中国没多少话语权。同年,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了,中国同意在外蒙古搞公投。公投结果几乎全票通过独立,1946年中国正式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后,蒙古国紧跟苏联,经济军事都靠着老大哥,成了卫星国。
而蒙古国独立后发展得怎么样?国土面积156万平方公里,人口才300多万,资源丰富,有铜、金、煤这些矿产,但早期经济落后,靠苏联援助过日子。苏联解体后,蒙古国没了靠山,只能搞多边外交,和俄罗斯保持联系,同时拉近和中国关系。1990年代开始转向市场经济,吸引外资,中国成了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蒙古国的矿业出口多半卖给中国,像奥尤陶勒盖铜矿这样的项目,中企参与不少。
中蒙关系从建交开始就有点曲折,1949年中国新政府和蒙古国建立了外交,但受苏联影响,关系时冷时热。80年代后改善,2003年签了战略伙伴协议,2014年升级到全面战略伙伴。现在合作领域广,从基础设施到文化交流。中国帮建公路、铁路,蒙古国借“一带一路”机会发展。疫情期间,两国互赠疫苗、物资,关系更稳。当然,也有些摩擦,像边界管理、水资源这些,但总体上互利共赢。
回到杜尔伯特部,他们当年是唯一支持留在中国的那支,现在情况呢?部落没灭绝,融入蒙古国社会了。杜尔伯特人是卫拉特蒙古的分支,总人口在蒙古国大概7万左右,主要集中在西北的乌布苏省和科布多省,那里草原广,靠近俄罗斯边境。生活方式还是传统牧业为主,放牧牛羊马,住毡房,过游牧日子。但现代化影响大,很多年轻人进城打工,或去矿区就业。
杜尔伯特部的历史地位有点尴尬,当年抵抗独立,现在蒙古国教科书里可能不怎么提,或者当成旧时代遗留。人口不算多,分散在几个省,经济上靠畜牧和矿业。乌布苏省有诺扬湖这些自然资源,旅游业起来后,有些杜尔伯特人搞民宿、导游。教育医疗水平在蒙古国中等,年轻人上大学的多,选择学汉语或俄语,找工作机会。
外蒙古独立这事儿,根子在清朝衰落和列强干预上。沙俄从19世纪中叶就渗透外蒙古,搞经济控制,收买贵族。清政府无力应对,只能签不平等条约,让沙俄得寸进尺。独立后,中国几届政府都想收回,但实力不够。北洋政府、国民党时期,国内战乱,外蒙古借机稳固。苏联接手后,更是铁板一块。蒙古国现在独立70多年,国际上承认的国家,联合国成员,没人再提回归。
而杜尔伯特部的选择,当年是少数派,反映了外蒙古内部的分歧。有些部落对清朝有感情,怕独立后被沙俄吞并。可历史潮流滚滚,他们的抵抗没挡住大势。现在杜尔伯特人过得和平,享受蒙古国公民权利,参与选举,经济上受益于中蒙合作。蒙古国GDP增长快,靠矿业拉动,人均收入在亚洲中下游,但比过去强多了。杜尔伯特地区基础设施改善,中国援建的项目帮了不少忙。
总的看,这段历史提醒人,边疆稳定靠国家实力。清朝晚期丢了外蒙古,现在中蒙是邻居,合作大于分歧。杜尔伯特部从历史角落走出来,成了蒙古国多元民族的一部分。他们的后代可能不记得那场抵抗,但生活照旧,草原上放牧,城市里打拼。蒙古国未来发展,离不开中国市场,杜尔伯特人也会从中获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