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6 14:44

被历史低估的他:闯王李自成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挽救了华夏民族

明朝末年,朝纲混乱,民不聊生。
就在百姓都要饿死的时候,“闯王”李自成横空出世,带着天下百姓夺回了自己种出来的粮食,推翻了腐朽贪婪的明朝。
若不是李自成起了这个头,中原汉人早在清军入关之前就得饿死大半。
所以说,李自成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悲惨青年每一位英雄人物,都有一番难以回首的过往,李自成也不例外。
明朝天启年间,“木匠皇帝”朱由校不理朝政,大权旁落,没有了皇帝的监管,各地官员肆意横行,哪怕是大灾之年,他们也不肯放弃敛财。
关键这还不是一次大灾,陕北地区已经连续好几年大灾了。

李自成家里本就很穷,遇上这种年月就更穷了,他的父母因为饥饿引发的疾病而早早去世,家里只剩下了一个李自成。
为了活命,李自成只能去本地艾地主家干活,靠着微薄的工钱度日。
但是这样的日子没有未来可言,李自成干一天吃一天,手里根本都存不住钱。

李自成是个男人,要是存不住钱,怎么娶媳妇,怎么养家糊口?
那个年代可不比现在,那时候的娶妻生子就是人生头等大事,不能不做的。
为了能获得更多收入,李自成不能再这么混下去了。于是他就找艾地主借了一些钱,通过走后门进了银川驿站,当了一名驿卒。

驿卒这个工作虽然累点,但挣得更多了,只要不出意外的话,李自成很快就能把钱还上。不过,然后再娶个媳妇。
不过,李自成搞错了办事的顺序,他先是借钱娶了媳妇,然后才打算慢慢还账。
如果李自成的这份工作可以稳定的话,他这么做也可以,但是……

公元1628年,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这位皇帝是个有心气的皇帝,他一上台便除掉了魏忠贤,之后又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崇祯皇帝把一切都想得太简单了。
明朝的驿站系统确实非常落后,需要进行改革,但是崇祯皇帝的改革方式就是“裁员”。

但是“裁员”没有人监管,像李自成这种真干活的驿卒被裁掉了,那些不干活吃空饷的人却被留了下来。
李自成被驿站开除之后,又回到了穷苦生活中,为了自己和媳妇的生活,李自成只能再去艾地主家里打工。可是,他现在还欠着不少的外债呢。

觉醒之路到了年根底下,艾地主家里的人来要账,李自成自然是拿不出来。
李自成求艾地主宽限他一点时间,但是艾地主并不想给他这个机会。
艾地主也不动手,他直接拿着借据去了当时的县衙,一纸诉状将李自成告到了公堂之上。

当时的县令叫晏子宾,他为了讨好艾地主,特意给李自成上了重刑。
寒冬腊月里,李自成光着身子,带着枷锁,被押着游街,几乎要被冻死。
幸亏李自成还有几个兄弟,他们在游街结束之后马上给李自成取暖,这才把李自成救了下来。

李自成虽然保住了命,但是他也没脸再在这里生活了。不过,在离开家乡之前,李自成决定报仇。
大年三十晚上,艾地主家里灯火通明,其乐融融,而李自成带着几个人闯进了他的家里,每人手里都一把刀。

将艾地主灭门之后,李自成回到家里,打算带着老婆远走他乡。
但是等他回来之后,却发现家里有个男人,原来李自成的老婆韩金儿早已勾搭上了同村人盖虎,而李自成一直都被蒙在鼓里。
愤怒的李自成又挥刀杀了这两人,随后他便带着侄子李过逃走了。

李自成和李过都是身无分文,如果他们现在想活命,那就只有一个地方可去——军队。
在军营里既不怕被官府追捕,也不怕被饿死,唯一的缺点是打仗时死亡率很高。
不过李自成也不怕死,都到了这时候了,肯定是吃饭最重要。

但是令李自成没想到的是,当时的大明朝,居然连军队的饭都供不起了。
由于李自成在军中表现出色,他很快就被提拔当了“把总”,手底下也有一帮子弟兄。
公元1629年,后金努尔哈赤大举南下,北京告急,李自成所在的部队被急调至北方战场。

而在此之前,军队里已经拖欠了士兵们好几个月的军饷,而且最近连饭都吃不饱了。
将领们逼着这群饿着肚子的士兵急行军,气得这些士兵要闹事,于是他们直接找上了“把总”李自成。
李自成也没啥办法,他只好又去找上面的人。

但是上面的人也没有拿到军饷,他也没有办法给这些人发钱发粮。
但是士兵们可不管他的话是真是假。为了让大家活下去,李自成带着大家发动了兵变,抢走了军队里最后一点储备粮。
这些叛乱的明军自然不肯再为明朝卖命,于是李自成便带着大家投奔了农民起义军。

由于李自成他们这支部队没能及时到位,大明的北方防线被攻破,这是后金部队第一次突破长城入塞。
朝野震动,崇祯皇帝更是直接下令活剐了戍边大将袁崇焕。
袁崇焕一死,努尔哈赤更高兴了,明朝灭亡的倒计时由此开始……

两项政策最开始的时候,李自成的家乡受灾,为什么明朝不肯放这些百姓一条生路?因为朝廷也在着急,朝廷也没有了钱粮。
明朝末年,土地兼并情况十分严重,大量的土地都在那些达官贵人手里,百姓只是给他们干活,他们的劳动所得大部分要交给这些地主乡绅以及皇亲国戚。

皇亲国戚暂且不说,这些地主乡绅也是跟政府搭着线的,他们拿走了大部分的粮食,却不用给国家交税,国家可不就没钱了吗?
而国家政府没钱的时候怎么办呢?
还是要从这些百姓身上来拿,尽管这些百姓已经受尽了地主的剥削,但朝廷为了国家生存,还是不能放过他们。

而且明朝末年的时候,国家经济主体已经发生了变化,最该交税的人不是这些受苦受难的百姓,而是江南那些靠着做生意赚了大钱的商人。
魏忠贤还在的时候,对商人收税收得比较狠,所以引来了东林党的口诛笔。
虽然魏忠贤确实从中捞了不少,但国家总体收入确实够多。

那时候的军队还不缺钱,士兵们也有干劲。自从魏忠贤死后,崇祯帝信任东林党人,不再收取那些商人的税。
可是税收少了,国家又运转不了,所以这些钱由谁来补呢?还是这些最底层的百姓。
最底层百姓手里又能有多少油水可榨?哪怕把这些百姓全都逼死,军队也还是缺粮。

百姓缺少的东西从来不是正义,而是一口饱饭,而李自成深知这一点。
所以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赋”这一口号,将大地主的田地都平分给百姓,而且百姓种出来的就是自己的,完全不用交税,这正是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梦想。
而李自成帮大家实现了这个梦想。
pic/zrf5loua0qd.jpg
当然,分地是未来的事,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李自成“开仓放粮”,用从这些富人手中抢下来的粮食,救下了那些即将饿死的百姓。
李自成做的这两件事,让明朝末年的无数饥民活了下去,为中原汉人保住了无数条血脉,他的确配得上“民族英雄”这一称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被历史低估的他:闯王李自成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挽救了华夏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