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猛虎孙坚为何会被黄祖射杀?咎由自取,但给我们的反思太多了
群雄讨董的时候,在作战方案之中,是明明白白的写着的,袁术和孙坚同为一组,驻扎南阳,相当是南方战区的主力。
但是,经过前面的详细介绍,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孙坚和袁术,包括几乎全部的天下诸侯,其实都不是真心想要匡扶汉室的,而是看看自己在这里即将大乱的世道中,能否提前浑水摸鱼地捞足股本。孙坚其实也是这样的人,但法不责众,我们也无需过多地对孙坚进行道德上的指责,只是希望大家明白孙坚没有英雄志,顶多算是名利场的一个狂徒。
孙坚前面几个月白忙活之后,迫于被“前后夹击”的窘迫形势,被汉末非主流教主袁术同志给收编了,袁术这货是汉末最大的破烂回收老板,也不知道是咋想的,明明是士族的后起之秀,专门收容哪些名声极差的亡命之徒。
袁术收编狂徒孙坚的价码是什么呢?是上表封他为豫州刺史。孙大炮,荆州刺史你是指定当不成了,退居其次,你去当豫州刺史吧。但是大家想过没有,袁术他自己还是刚刚被封为南阳太守,他举荐孙坚为豫州刺史,孙坚这个豫州刺史有啥含金量吗?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当时的东汉已经严重礼崩乐坏了,管它什么官职,给你朝廷报备是我们讲礼貌,别给脸不要脸,你们朝廷要是不批,我们就自己刻萝卜章也要把这个岗位先占了。
袁术和孙坚这对菜鸟组合这么干有什么目的呢?于袁术而言,孙坚的火力很猛,是自己的绝佳打手,再说这人已经臭大街了,没有自己充当其政治招牌,他根本难以立足,所以不怕他调皮,他要是能占据豫州,就相当于自己占据了豫州。于孙坚而言,自己现在成为了流浪狗,尽快找一块地盘作为根据地是当务之急,豫州就豫州呗。
于是,在群雄讨董那场瞪眼大赛期间,孙坚大概率是没闲着,他打豫州去了。你们跟董卓互相瞪眼是你们闲得慌,我的时间很宝贵,我要豫州的房产项目必须争分夺秒地开展起来。
这么说有啥证据呢?
卓先遣将徐荣、李蒙四处掳掠。荣遇坚于梁,与战,破坚,生禽颍川太守李旻,烹之。术又表坚领豫州刺史,使率荆、豫之卒,击破董卓于阳人。
上面这段史料是啥意思呢?是董卓把洛阳刮地三尺之后,慢慢地供给跟不上了,便派徐荣、李蒙率队出去搞零元购,结果在梁县(临汝西,京畿与颍川郡的交界点)碰到了孙坚的抵抗,但孙坚没打过,然后颍川太守李旻被西北匪帮给烹杀了。后面,孙坚又率荆、豫之卒在阳人(梁县西北)扳回一局。
这里有两个问题是大家要仔细考虑的。第一个是孙坚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梁县这里去保卫颍川呢?第二个是他怎么突然率“荆、豫之卒”了呢?说明孙坚在此之前已经把手伸进了豫州,颍川太守李旻大概率就是他封的,他是在保卫自己的地盘和势力。
所以,我们在演义中或者历史中所看到的孙坚是讨伐董卓的唯一积极分子,其实是因为董卓派部将去豫州打秋风,严重伤害了孙坚的既得利益,把孙坚给惹毛。董卓你个老匹夫,5年前我就看你不惯了,老子这一辈子只知道抢别人的,现在你还敢来抢我的,老子跟你没完。
孙坚和董卓起摩擦,从时间点上来推断,应该发生在190年冬。因为之前董卓和关东群雄都是很默契,双方都是隔着大老远打算用脑电波辐射死对方,没啥实际上动作。董卓是在190年冬才有局部反击的。
双方的交战过程不详,也不重要。大致是董卓派徐荣(年初差点让曹操领盒饭的那位)出去捞收入,跟孙坚发生了遭遇战,然后“老子打的就是精锐”的徐荣把猛男孙坚给收拾了,颍川郡被祸祸了一遍,孙坚的颍川太守李旻惨遭毒手,孙坚突然成功,然后在梁县的阳人城再次站稳脚跟,收拢残卒,准备再战。
到了191年出了正月,之前不是介绍过了吗?身在长安的董卓觉得憋屈得慌,又开始出兵要报复关东群雄了,这次来撵孙坚的将领是胡轸和吕布。
简单介绍一下这俩人哈。胡轸是凉州武威人,是跟了董卓多年的嫡系大将;吕布是九原人,是才杀掉丁原投靠董卓的猛男;这一个宁夏人和一个蒙古人、一个旧人和一个新人,互不对付,啥原因大家应该都懂!PS:演义中吕布是三国第一猛将,其实根本谈不上,就算只论董卓的部将,吕布其实都排不进前三。但是小说根据剧情需要,给了吕布一个天下无敌的人设,这个是有目的的,后面再说。
这次行动,胡轸是大都督,吕布为骑兵都督,然后剩下的中高级军事干部也都是董卓的原始骨干。所以,董卓这次行动的力度其实还是蛮大的。
出征之后,胡轸是一把手,嫡系部队是董卓的西凉军,吕布是副手,代表的是他从丁原那里拐走的并州军,两个互相不对付的大领导带领两支不同属性的虎狼之师,高低会整出点事情来。
胡轸作为一把手,比较自信也是为了树立绝对权威,出兵前就高调放话“今此行也,要当斩一青绶,乃整齐耳。”意思是这次行动他必须要斩一个高级将领来立威,这样军威才能整齐。
看看,大老粗一般就是这么干事的,典型的又嚣张又愚蠢。斩将立威这事很多人都干过,不是不可以,但没见几个人先拿大广播满世界嚷嚷吧?你正确的做法是找茬、抽冷子把你的目标人物干掉,然后告诉大家,不守规矩就是这下场,进而起到震慑军心的作用呀!你提前嚷嚷要杀人立威,这不搞得人人自危了?那些跟你有矛盾的人心里会怎么想呢?
咬人的狗不叫,真正的狠人话不多……没文化真可怕呀!
董卓军到了离阳人城尚有几十里的广成时,感觉很累了,打算休息到半夜,黎明出发,早晨攻打阳人城。结果吕布等一帮高级军官主动给胡轸挖坑,说孙坚那小子已经被打出心理阴影了,要是被他们知道我们来了,不得赶紧跑路了?那咱们就啥也捞不着了呀!所以千万不能休息,得继续兵贵神速……
胡轸上当了,下令全军继续赶路,结果累得半死来到阳人城,发现人家三步一哨五步一岗在那等着他们。到了体力极限的董卓军,也顾不上修建防御工事了,下马卸甲,先休息休息。
但怀疑胡轸要杀的高级将领就是自己的吕布开始捣乱了,等大伙刚躺下,就派人到处喊,敌人来进攻了。吓得董卓军赶紧逃命,丢掉装备撒丫子跑了十多里后,发现根本没啥敌人,于是又返回去拣装备。
都一帮啥人呢?你们这么来回折腾,孙坚难道一点都没察觉吗?那他还带兵打什么仗呢?还会去拣装备?装备在,说明那是孙坚在拿你们的装备钓鱼;装备不在了,你们跑回去就跟送死没啥区别。
最后,这帮蠢货被孙坚一顿暴揍,演义中著名的背景帝华雄先生就是这次被孙坚所杀的。顺便说一句,华雄其实是个小角色哈,不是什么威风凛凛的大怪物。
孙坚打了大胜仗之后,便向洛阳进军了。但是,孙坚你别忘了,你干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真的会有人希望你好吗?于是,就有人向袁术煽风点火,说千万不能让孙坚得了洛阳,不然这小子绝对会翻脸不认人。袁术的脑瓜子比孙坚还是清醒一点,果断断了对孙坚的粮草供应。
孙坚连夜赶回鲁阳,质问袁术,我上讨国贼,下给你家报仇,自己本身跟董卓并无仇怨,这么卖命地打董卓都是为了国家大义和给你们老袁家办事,你这么干是什么意思?
但袁术的脑瓜子也是真不如他哥袁绍好使,不想贷款给孙坚还找不到理由吗?袁术居然怂了,表示我错了,马上改,后面保准不会出现类似情况了,兄弟们自此之后饭管够……
董卓那边估计是一辈子吃亏吃得太少,光霸凌别人了,被人揍一次就立马怂了,也不作战后分析,就认为孙坚是他的命中克星(你们是败于内斗呀,你们几个月前还收拾过孙坚呀),舔着个脸派李傕来跟孙坚接亲家,彩礼方面你随便提。丢人啦!
孙坚表示,我自己能抢到的东西,为啥要靠你的“施舍”呢?老子不接受,咱们继续干!
随后,董卓和孙坚在洛阳地区正式开打。已经打出信心来的孙坚把还没打就没了信心的董卓一顿暴揍,先是逼董卓退到了渑池,然后在宣阳城门外暴打吕布,吕布败走。
孙坚占据洛阳之后,却没想到此时的洛阳已经变成了一个鬼城了。孙坚打扫汉宗庙,安葬被挖开的皇陵,以太牢祭祀天地。算是干了一件人事。也正是因为孙坚这个正义之举,老天回报了他一直下落不明的传国玉玺。
不知是不是受了传国玺的鼓舞,孙坚的使命感爆棚,要继续往西灭了董卓老贼,还天下一个孙坚牌的朗朗乾坤。
但孙坚率军走到新安和渑池之间时,一方面收到消息,董卓布置了东中郎将董越屯渑池、中郎将段煨屯华阴、中郎将牛辅屯安邑、其余中郎将、校尉布在诸县的全面防线;另一方面则收到消息,他的老巢再次被偷了,袁绍发挥他士族领袖的政治优势表曹操的部将周喁(丹阳太守周昕之弟,给曹操输送丹阳兵那位)做豫州刺史,周喁率军偷袭了孙坚豫州大本营阳城(登封东南)。
孙坚呀孙坚,不知道这个时候的你是否清醒过来,你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呢?
综合权衡之下,孙坚只能回军。
孙坚这种处处费力不讨好的现状,根源其实还是在孙坚自己身上,他的统战思想实在太差劲了。袁术、袁绍、曹操等人给他使绊子,有一个人同情他吗?这就是人设崩塌的后遗症。
孙坚回军之后,战斗力依然在线,但已经大势已去,又变成一股流民军了嘛。
但大家知道吗?孙坚和袁术这对政治低能组合接下来又继续秀无知了,他们居然组队去打刘表的荆州了。
他们各自是啥想法呢?孙坚的想法是冲出包围圈,先回到南方再说;袁术的想法纯属臭不要脸,刘表对你送过大人情呀,你咋能去无缘无故去打他呢?袁术打刘表的真实原因是袁术他自己自绝于天下士族之后,各大士族豪门大失所望地倒向他哥袁绍,然后这货心里不平衡了,要报复这帮有眼无珠的士族大佬。(具体的事情明天再说)
刘表入驻荆州的时间毕竟不长,所以一开始被孙坚揍得几乎没有什么还手之力。孙坚在邓城、樊城大败刘表部将黄祖,并成功渡过汉水围困襄阳,随后黄祖想搞一把偷袭,但又让孙坚给秃噜了一通,黄祖溃退,孙坚猛追……
就这情况,孙坚突围至南方其实是迟早的事情。但这个时候,孙坚的致命缺陷又暴露出来了。191年四月,以为没有人能够伤害自己的孙坚在追杀黄祖的时候,兴奋过度了,单枪匹马过岘山,被黄祖的军队直接给射杀了。
孙坚这个人落得如此下场,其实是一点都不让人意外的。但凡多读点书,对这个世界和社会、人性和底线有一点点敬畏,他其实都可以到达一个更高的人生高度的。但是这个粗鄙的暴徒却一直活在黑社会大哥的世界里,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孙坚也差不多。
大家别急着喷我哈!《道德经》中有这么一句话:“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这句话大家知道是啥意思不?靠霸道主义去解决问题的人难得善终,老子把这个作为了自己的座右铭。你孙坚真的觉得自己是世界唯一的核武器,逮谁灭谁吗?就算你的攻击力举世无双,你的防御力也毫无破绽吗?你一直得不到主流认可,多次被人背后偷袭,真的不应该去想一想自己的原因吗?有几个黑社会大哥不是捅刀自己曾经的大哥然后被自己的小弟或者敌人捅刀而死?
所以有很多时候,有人跟我讲,要鼓励年轻人、底层人有血性,其实这话我是认可的。但是,我心忧的是,我们很多人根本就把握不住这个度的问题。今天抢了一把银行都没事,明天就觉得他抢谁都没事,慢慢走向了极端主义……朋友们,敢于反抗不代表没有敬畏哈,不代表可以暴虐天下哈,不代表自己是天下无敌哈!
孙坚在后世民间的名声并不很坏,其实背后有几个特殊原因。
第一,孙坚“勇挚刚毅,孤微发迹”,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一部分底层人的英雄梦、侠客梦、成功梦。咱不知道对不对,就算是现在,孙坚在古惑仔那个圈子里依然会有很多粉丝的。
第二,对于很多只看历史表面的朋友们来说,孙坚确实在现象上是积极讨伐董卓的猛男,董卓不是东西,所以孙坚就成了大英雄。
第三,给予孙坚明面上的体面,也是当时的普遍政治需要,所以史书盖棺定调时给了孙坚“忠壮之烈”的评语,用孙坚的评价去垫底其他当时枭雄的整体历史评价,比如曹操,他也有很多不干人事的时候,要是史书揪着孙坚不放,那怎么去树立曹操的英雄形象呢?孙坚杀上司就不是东西,你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政治正确了?孙坚炮轰一切就是残暴,你曹操屠城数十座就是情有可原了……
扒开历史的表皮,孙坚的一生其实就是浮躁、暴躁的一生,是非常符合“吴氏亲戚嫌坚轻狡”这句定调之言的。他的一生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看中的东西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得到手?老婆、地盘、名利都可以这样去获取?政治博弈有谁不服就灭谁这么简单?行军打仗是街头斗殴那样老大要冲在最前面?一个社会大佬真的可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你和你的子孙后代真的只需要武力保障而不需要社会认同……
孙氏因扰攘之际,得奋其纵横之志,业非积德之基,邦无磐石之固,势一则禄祚可终,情乖则祸乱尘起,安可不防微於未兆,虑难於将来?
孙氏政权,其实在孙坚这里就定调了,业非积德之基,邦无磐石之固,只能浑水摸鱼地过把瘾就死,“江东鼠辈”果然有嘲讽你们东吴的成分在里面,但整体上是没有冤枉你们老孙家。没有你们家老二孙权,你孙坚和你的老大孙策的历史评价会降一个档次的,会成为历史上“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著名代言人的。
当然,一个家族的基因转变其实也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孙坚的长子孙策跟他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也最后承受了相似的命运结局,但孙策真的比他爹进化了不少,他至少知道向上搞团结了,还运气不错地套牢了士族英才周瑜。临终安排也非常理性和深刻,他知道按他爹和他那种搞法,他们老孙家是没有未来的,得靠自己弟弟去转舵。老弟,恶人我和老爹都当完了,罪孽我们都承担了,你要想办法把我们老孙家洗白,走主流路径把我们老孙家做大做强……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其实是非常不错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至此,孙坚这个猛男介绍完毕了,他是英雄、是汉子、是偶像还是暴徒、莽夫、打手,这个大家可以自行评估,有啥结论都放各自心里,不要去强迫他人认同你的观点。比如你们要是非跟说孙坚就是个热血英雄,我大概率会不会搭理你们,有时候一激动还会怼你们几句,内心是坚决不会认同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