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让妻子穿上军装成师职,又让脱军装离休,司令的做法与之不同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1970年,广州军区第二书记兼党委第一书记的刘兴元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内容是让领导家属穿上军装。原因是昆明军区政委谭甫仁事件的发生,目的为了人身安全的保障。
除司令员丁盛爱人没穿军装,其他干部家属都穿上军装。
实际上,还是司令丁盛想问题通透一些。在军区要给领导爱人编入部队时,他拒绝给自己妻子编入部队(调南京军区,广州军区给他妻子调回部队)。因为担心这样做,群众有意见。那时候不是所有的干部家属都可以穿军装,只有军区主要领导,其他干部会怎么想。
再说了,很多意外的发生是小概率事件,谭政委遇刺也是因为军区内部松懈的原因,并非外界老百姓。实际上能起多大作用呢,是私心,还是因为那个环境下的安危确实需要这样,必须这样呢?
刘兴元的爱人徐杰担任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成为师职干部。对于职务的高低是怎么划定的呢?
实际上,在战争年代很多军区领导的爱人都是军人,可在1954年上级要求除医护人员、文艺工作者外,其他统统转业、复员,11万女兵、女军官到地方。徐杰也在其中,她是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的,说起来也是老资格。
说到职务的安排,实际上也不难。
1952年军队评级,按照军级等级,地方按照行政级别,属于两个不同系统。如果军人转地方职务可以套级;1965年,军队取消军衔后,取消军队级别改为行政等级,与地方一样。行政等级对于军队职务,行政12级对应副师职,那就按照副师职安排。
1972年,成都军区军政主官因为不同原因而空缺,上级调刘兴元担任成都军区第一政委兼第一书记,四川省委第一书记、革委会主任。与他一起入川的还有妻子徐杰。
他的职务是中央任命的,妻子的职务应该由军区解决,可他做出一个决定让妻子离休,原因不外乎不希望给组织添麻烦,也不希望给人造成拉山头的感觉。
第一,空降干部最忌讳的是将身边的工作人员一起带走工作。看似与身边的人不用磨合,实际上给其他人一种感觉,不信任人家,只信任自己人。很容易造成拉圈子,搞山头的印象。
像郭林祥从新疆军区调任南京军区都是只身一个人,不带身边的工作人员,因为军区已经给安排好了,如果带去,组织上还要为工作人员的家属安排工作,造成不容易新任本地干部的印象。因此独来独往,一切听从组织的安排。
第二,妻子属于师职干部,此前在军区机关工作。如果调任后,大概率依然在军区机关工作,不会到作战部队,或者其他单位工作,丈夫是军区地方一把手,妻子在机关工作无论是正职,还是副职都会给人一种压力。
第三,九一三事件之前,黄、吴、邱、李的夫人们都是担任司令部办公室主任,事后上级对这样的现象做出过批评。
在继续任职,还是离休方面,他建议妻子离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