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1 23:58

我们可能都读错了历史:蚩尤并非恶魔,而是一位失败的英雄

话说四千六百年前,中原大地上到处都是部落。黄河边儿上,部落多得跟星星似的。黄帝他们家住在姬水边上,炎帝他们家挨着姜水住。这两家说起来还带点儿亲戚关系,平时走动挺勤快。

黄帝和炎帝
蚩尤领着九黎部落,在东南边儿扎下根来。这帮人厉害在哪?他们懂炼铜!那时候大伙儿还用石头家伙呢,蚩尤的人已经扛着铜矛、戴着铜盔了。那铜家伙在太阳底下反着光,看着就吓人。
为啥要打架?还不是为了那几亩好地。黄河中下游那块儿最肥,谁不想要?你争我抢的,不打仗才怪。蚩尤这人性子倔,在炎帝手下干活时就爱自作主张。炎帝主张种地过日子,和和气气的多好。可蚩尤就喜欢动刀动枪,俩人说到最后说不到一块儿去,干脆分家。
蚩尤带着他那八十一个把兄弟,一路往南走,最后在泰山脚下安了家,满山都是铜矿锡矿,他们一边打兵器,一边开荒种地。九黎部落管得可严了。男的到了岁数都得当兵,天天练阵法。打起仗来整整齐齐的,别的部落那点儿民兵根本不够看。

蚩尤
炎帝最先倒霉。九黎部落的铜矛嗖嗖地往他身上扎,皮甲根本挡不住。打着打着,连老家都被蚩尤占了。炎帝没辙,只能往北跑,找黄帝帮忙。黄帝住在有熊那个地方,他们家会造战车,弓箭也做得不错。黄帝一看炎帝这惨样,心里明镜似的:今天是他,明天就该轮到我了。俩人在阪泉那儿碰头,宰了匹白马,歃血为盟。
最后在涿鹿这块地方摆开了阵势,这儿地势平,正好用战车。蚩尤的人从南边过来,铜甲亮晃晃的。黄帝的战车排得整整齐齐,炎帝的步兵举着长戈。
天刚蒙蒙亮,仗就打响了。九黎部落摆了个三角阵,直冲中路。黄帝不慌不忙,让战车从两边包抄。一时间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动地。蚩尤亲自上阵,头上顶着牛角盔,手里抡着铜钺。这家伙真猛,走到哪儿杀到哪儿。黄帝赶紧让弓箭手放箭,箭矢叮叮当当地打在铜甲上,就是伤不着人。第二天情况突变。蚩尤不知从哪儿请来了风伯雨师,顿时狂风暴雨跟泼水似的往下倒。联军士兵眼睛都睁不开,战车全陷在泥里动弹不得。
黄帝也有招儿。他叫来闺女旱魃,这姑娘浑身冒热气,走到哪儿雨就停到哪儿。又请来应龙,扑棱着大翅膀把乌云都扇跑了。天就这么慢慢放晴了。最神的是黄帝那个指南车。不管怎么转,车上的小人儿永远指着南边。大雾天也不怕迷路了,士兵们一看这个,士气立马就上来了。第三天决战,黄帝搬出来夔皮鼓。用雷兽骨头一敲,声音大得能把人震晕。九黎部落的阵型一下子就乱了。联军趁这个机会全军压上。

旱魃
蚩尤边打边退,在冀州那片野地里被包了饺子。黄帝亲自出马跟他单挑,最后活捉了蚩尤。就在涿鹿这儿,把蚩尤给处决了。九黎部落剩下的人四散奔逃。有的往南跑到长江边,有的钻进西南大山里,还有的坐船去了海岛上。他们把炼铜的手艺也带走了。这些逃难的人都不敢用原来的姓了。有的改用部落名,就成了黎姓;有的用地名,就成了屠姓、邹姓;最念旧的还是用蚩这个姓。
黎姓后来人丁兴旺,山西、河南、湖南都有他们的人。屠姓主要在浙江、江苏一带。邹姓在山东扎根。蚩姓人最少,东一个西一个的散落在各地。现在的苗族还记着蚩尤呢,管他叫老祖宗。每年农历四月八都要祭祀。苗族姑娘戴的那些银饰,说不定就是从当年的铜甲演变来的。他们的古歌里还唱着这场大战。

苗族银饰
黄帝统一中原后挺有想法。他把各部落的图腾凑到一块儿,创造出了龙。龙的身子这儿取一块,那儿取一块,这么一来,各部落的隔阂慢慢就消解了。炎黄部落和九黎部落最后也融到一块儿了,这就形成了最早的华夏族。这个新民族把各家的长处都学来了,既会种地,又会炼铜。
涿鹿这场仗啊,真不能简单地说谁对谁错。这就是文明长大必须经历的阵痛。赢了的人开创了华夏文明,输了的人血脉也融了进来。历史这条大河,从来都是什么水都往里装的。
今天咱们回头看这段历史,就能明白中华民族为啥这么丰富多彩。每个姓后面都藏着故事,每次融合都带来新生。几千年前那场仗的影响,到今天还在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们可能都读错了历史:蚩尤并非恶魔,而是一位失败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