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太祖三子耶律李胡:被母爱毁掉的暴君,夺位失败终成悲剧
辽天禄二年(948 年),潢河(今西拉木伦河)岸边的土路上,一辆简陋的囚车正缓缓前行。车中坐着个满脸怒容的中年男人,他身着褪色的亲王服饰,头发散乱却仍掩不住眉宇间的骄横 —— 他就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三儿子,曾经被母亲捧在手心的 “皇太弟” 耶律李胡。此刻的他,早已没了当年挥斥方遒的气势。不久前,他还在母亲述律平的支持下,带兵与侄子耶律阮争夺皇位,可如今却成了阶下囚,连自由都要仰人鼻息。风吹过囚车的木栏,耶律李胡望着远处熟悉的草原,突然嘶吼起来:“我乃太祖之子!凭什么要受这等屈辱!”
可草原上只有风声回应他。谁能想到,这个被母亲宠上天的皇子,最终会落得如此下场?他的一生,就像一场被母爱和残暴写就的悲剧,从出生起就注定了结局。
耶律李胡出生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初期(约 911 年前后),是阿保机与皇后述律平的第三个儿子。上面有两个哥哥:大哥耶律倍(后来的辽义宗),二哥耶律德光(后来的辽太宗)。
在这三个儿子里,耶律李胡最得述律平的偏爱。《辽史・耶律李胡传》记载,述律平 “尤爱李胡”,原因很简单 —— 李胡是她最小的儿子,而且从小就 “勇力过人”,虽然性子暴躁,却很对述律平的脾气。阿保机对这个小儿子也很疼惜,毕竟是老来得子,还特意给李胡取了个小名 “洪古”,在契丹语里是 “勇猛” 的意思。
可这份宠爱,却成了耶律李胡的 “毒药”。述律平对他百般纵容,不管他犯了什么错,都能帮他摆平。小时候,耶律李胡和宫中侍卫打架,把人打得头破血流,述律平不仅不罚他,反而说 “我儿有太祖之风,敢打敢拼”;长大后,他抢夺百姓的牛羊,甚至打死仆人,述律平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 “皇子年幼,不懂事”,转头还把告状的人罚了款。
对比两个哥哥,耶律李胡的差距一目了然。大哥耶律倍精通汉文化,喜欢读书画画,是阿保机心中理想的继承人;二哥耶律德光骁勇善战,跟着阿保机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而耶律李胡呢?除了一身蛮力,只会恃宠而骄,连基本的治国道理都不懂。阿保机其实早就看出了李胡的问题,曾私下对述律平说:“李胡顽劣,恐难当大任,你别太宠着他了。” 可述律平根本听不进去,还反驳:“我儿只是没机会施展,将来肯定比两个哥哥强!”
公元 926 年,耶律阿保机去世,述律平为了让二儿子耶律德光继位,不惜杀掉了一批支持耶律倍的大臣,耶律倍被迫逃到后唐。耶律德光登基,就是辽太宗。
耶律德光对这个弟弟还算照顾,毕竟是母亲疼爱的人,封李胡为 “皇太弟”,还让他掌管部分兵权。可耶律李胡根本不懂珍惜,反而把残暴本性暴露得淋漓尽致。
《辽史・耶律李胡传》记载,耶律李胡奉命镇守云中(今山西大同)时,当地百姓稍微有一点不满,他就下令 “以炮烙之刑惩之”—— 把人绑在烧红的铜柱上,场面惨不忍睹。有次他带兵攻打后晋的边境,俘虏了几百个百姓,因为粮食不够,他竟然下令 “杀其弱者为食”,把老弱妇孺杀了当军粮。消息传到耶律德光耳朵里,耶律德光又气又无奈,只能把李胡调回京城,不敢再让他带兵。
可述律平还是护着李胡,每次耶律德光想教训李胡,述律平都会出来阻拦:“胡儿只是性子急,又不是故意的,你当哥哥的多让着点。” 耶律德光没办法,只能任由李胡在京城作威作福。耶律李胡在京城更是肆无忌惮,强抢民女、霸占田地,甚至敢顶撞朝中大臣,大家都怕他背后的述律平,没人敢管。
公元 947 年,耶律德光在南征后晋的途中病逝。按照契丹的传统,应该由耶律德光的儿子继位,可述律平却动了心思 —— 她要让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耶律李胡登基。
可述律平没想到,耶律德光的侄子耶律阮(耶律倍的儿子)早就得到了大臣们的支持。耶律阮在南京(今北京)抢先继位,就是辽世宗。述律平得知后,气得拍桌子:“我儿李胡才是太祖正统,耶律阮一个流亡皇子,也敢抢皇位!”
她立刻让耶律李胡带兵去攻打耶律阮。耶律李胡信心满满,觉得自己有母亲撑腰,肯定能打赢。可他根本不懂打仗,刚到泰德泉(今内蒙古赤峰附近),就被耶律阮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辽史・世宗纪》记载,耶律李胡的军队 “死伤大半,辎重尽失”,他自己差点被俘虏,最后狼狈地逃回述律平身边。
述律平见李胡战败,干脆亲自带兵,想和耶律阮拼个你死我活。两边军队在潢河两岸对峙,眼看契丹就要陷入内战,朝中大臣耶律屋质站了出来,劝述律平:“太后,李胡殿下不是世宗的对手,要是打起来,咱们契丹就完了!不如和世宗和谈,保住皇室颜面。”
述律平一开始不同意,可看着身边士气低落的军队,再看看只会哭丧着脸的李胡,她只能妥协。和谈时,耶律阮质问李胡:“你残害百姓,滥用酷刑,凭什么当皇帝?” 李胡被问得说不出话,只能躲在述律平身后。最后,述律平被迫承认耶律阮的皇位,耶律李胡的夺位梦彻底破碎。
耶律阮继位后,虽然没杀耶律李胡,却把他和述律平软禁在祖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不让他们参与朝政。按说这时候李胡应该收敛,可他偏不,心里一直想着夺回皇位。
公元 948 年,耶律李胡偷偷联系了几个对耶律阮不满的贵族,想发动政变。可他做事太不周密,消息很快就泄露了。耶律阮气得不行,下令把李胡抓起来,严加审讯。《辽史・耶律李胡传》记载,李胡在审讯时 “对罪行供认不讳,还口出狂言,说要杀了耶律阮”。耶律阮本来想杀了李胡,可大臣们劝他 “杀叔不祥”,最后只能把李胡继续囚禁,还把他的儿子耶律喜隐也关了起来。
被囚禁的日子里,耶律李胡越来越暴躁,每天都在咒骂耶律阮,可这根本改变不了什么。公元 951 年,耶律阮在南征时被叛军杀死,耶律璟(耶律德光的儿子)继位,就是辽穆宗。李胡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又想联系旧部谋反,结果再次被发现。辽穆宗可没耶律阮那么 “仁慈”,直接把李胡关到了更偏远的囚所,不给好饭好菜,只给够活命的粮食。
公元 952 年,耶律李胡在囚禁中病逝,享年约 41 岁。直到死,他都没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落得这个下场 —— 他以为是哥哥、侄子抢了他的皇位,却不知道,是母亲的溺爱、自己的残暴和无能,亲手毁掉了自己的一生。
耶律李胡的一生,是典型的 “被宠坏的悲剧”。《辽史》对他的评价很客观:“李胡残忍骄盈,太祖知其不才而不能教,述律后溺爱而不能制,终至覆国,可哀也哉!” 意思是李胡残忍骄傲,辽太祖知道他不成器却没好好教育,述律后溺爱他却不约束,最后差点让国家覆灭,实在可悲。
为了准确还原耶律李胡的一生,我们主要参考了《辽史》的相关记载:
《辽史・耶律李胡传》(中华书局 1974 年版):核心文献,详细记载了李胡的出身、性格、夺位之争及结局,是研究李胡最权威的资料。《辽史・太宗纪》(中华书局 1974 年版):记载了耶律德光在位时李胡的所作所为,包括他镇守云中、滥用酷刑等细节。《辽史・世宗纪》(中华书局 1974 年版):记录了李胡与耶律阮争夺皇位的过程,包括泰德泉之战、潢河和谈等关键事件。《辽史・穆宗纪》(中华书局 1974 年版):记载了李胡晚年谋反被发现、最终病逝的结局。耶律李胡的故事,直到今天仍有警示意义:过度的溺爱不是爱,而是害;没有真才实学,只靠身份和后台,终究会摔得粉身碎骨。他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皇室权力斗争的缩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