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古迹:召湾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翔:用我的阅历,串起包头地区的古迹、文物及史料,再串起地名志、人物志及大事记,力图全景式解读家乡的历史人文。这场文化寻踪,可能会延续很长时间,一年、两年、三年……名称:召湾墓群(属于“麻池城址和召湾墓群”项目之一)
时代:西汉至东汉
类别:古墓葬
属地:九原区
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六批,2006年6月)
简介:分布在东西2.5公里,南北1.1公里的召湾、召背后和西召嘴村西的土梁上。汉代墓群。自二十世纪50年代迄今,抢救性清理墓葬102座。大部分墓葬地上有封土堆,分砖室墓、木椁墓、土洞墓三类。出土反映昭君出塞历史的“单于和亲”瓦当、东汉灵帝“建宁三年”(公元170年)石碑及石享堂等珍贵文物。该墓群的保护,对汉代丧葬习俗、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民族文化交流以及包头地区汉代生产力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山梁本体及四周东至召湾三村东柏油马路、北至召湾四村中水泥路及西向垂直延伸至昆都仑河槽、西以昆都仑河槽为界、南至西召嘴村南公路为保护范围。
资料来源:文物保护碑记
召湾墓群的保护碑(黄翔摄于2022年9月)
召湾墓群的东北方向(黄翔摄于2022年9月)
召湾墓群的西北方向(黄翔摄于2022年9月)
汉墓遗踪(黄翔摄于2022年9月)
残砖碎陶分布多处(黄翔摄于2022年9月)
“单于天降”瓦当(藏于包头博物馆)
“四夷尽服”瓦当(藏于包头博物馆)
黄釉贴塑神话故事纹陶樽(藏于包头博物馆)
石享堂(藏于包头博物馆)
“建宁三年”古碑(局部)藏于内蒙古博物院
黄翔、李节和金师傅栽立召湾墓群界桩(2025年5月)
资料整理:黄翔,文旅美食探寻者,内蒙古自治区长城保护研究会 会员、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书长、包头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 副会长。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尝百般滋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