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沦陷前:当富人坐着轮船逃离时,穷人连逃跑的资格都没有
1937年那会儿,日本军队从上海打过来,很快就盯上了南京,整个过程从7月的卢沟桥事变开始,日本那边找了个借口,说士兵失踪,就发动了全面进攻。到了8月,上海那边打得火热,中国军队抵抗了三个月,但日军靠着海军和空军优势,11月12日就把上海占了。
接着,他们组建了什么中央中国方面军,由松井石根指挥,分几路直奔南京。从上海到南京也就300多公里,日军一天推进40公里,沿途烧村子,杀平民,搞得一路上尸横遍野。
早从8月开始,日本海军航空队就对南京扔了50多次炸弹,炸了房子、桥和铁路,城里人心惶惶。有些人零星撤走,但多数还以为国民党政府能守住。
11月15日,蒋介石开军事会议,决定守南京,尽管李宗仁他们反对,说地形不利,长江挡着退路。但蒋介石任命唐生智当卫戍司令,11月25日组了10万人的部队,大多是从上海败下来的疲兵。政府同时开始迁都重庆,从11月20日起就把机关文件和物资往武汉、重庆运。
官员家属先走,用火车、飞机带走家当和钱财。报纸上天天登唐生智的誓言,说要和南京共存亡,街上贴满保卫首都的标语,学生还游行。
到11月下旬,上海败局定了,日军逼近,政府才正式让老百姓撤。但那时城里乱套了,交通工具基本被官员占了。黑市火车票卖到三斤黄金那么贵,普通人哪买得起。南京东、南、西三面都被日军封了,东面是主力,南面第六师团最狠,西北的长江本来是出路,但船被政府征了。
11月12日上海丢了后,政府征收了南京600辆汽车和220多艘民船,先运公职人员和家属。市长后来命令船回运百姓,但到12月13日城破,那些船都没影儿。富人早用汽车跑了,然后中产跟上,穷人就剩下了。
历史资料显示,南京人口从百万降到50万左右,留下的多是没钱没路的贫民和难民。
蒋介石夫妇12月7日一大早就坐专机飞走,市长和市政人员同天撤,把城交给国际委员会管。一些军官像徐源泉的第二军团,早准备了20艘私船,撤了1万多官兵。其他有钱的,用轮船从下关码头走,船票涨到平时五倍,一张要几十银元,黑市上三十块。
工人一个月才挣三四块银元,一张票得全家干一年。穷人想撤,得先租小船到江心上大船,但租金也贵。长江宽两公里,水急,很多人绑木筏过江,结果筏子散了,人淹死。
公路上,日军飞机扔炸弹,从南京到芜湖的路上到处是尸体。穷人没这些条件,只能沿着江边小路跑,或者干脆不跑,藏在城里。
政府8月起就秘密转移官员家属,但老百姓啥都不知道。为了稳人心,报纸天天说守得住。等到11月中旬日军近了,才通知撤,但为时已晚。没公布撤离方案、路线和时间,很多老百姓信了假消息,被日军抓。政府先撤自己人,后告诉百姓,这做法让穷人吃亏最大。
富人消息灵通,早走了;穷人信息闭塞,留在原地。
12月1日,唐生智宣布不投降,部署部队封下关码头,防士兵跑,大船全送汉口。12月5日到9日,日军破外围防线,攻句容、淳化。12月10日,总攻城墙,用炮和坦克轰光华门、中华门,守军用沙袋堵。12月11日,蒋介石下令撤,但通讯断,很多部队没收到。
12月12日晚,唐生智下突破命令,从11时开始,但乱成一锅粥。士兵冲挹江门,只开半扇,挤死几百。码头船不够,士兵抢民船,扔下老百姓。长江上炮艇开火,船翻人沉,很多士兵抱木头漂,冻死江里。
这事儿不光是日军残暴,还暴露当时政府失职。国民政府迁都时,没好好组织老百姓撤,只顾自己人。富人能买票、租船,穷人就只能等死。资料显示,撤离高峰11月中下旬,跑了20万人,但船、车、火车都优先官员。
整个过程,穷人受害最深,因为他们没资源,没信息,没关系。
这不公不是偶然,社会底层没渠道,信息不对称。政府宣传稳人心,结果害了人。
战后,国际法庭审了松井石根他们,判了罪。
但教训是,公平社会才能避开这种金钱决定生死的局面。
参考资料
抗战印记丨南京沦陷之际,45位中国工人用生命发出 京报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