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1 00:29

多地发布新规,“高得房率”被紧急喊停!

最近我翻看各地楼市新规,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广州、北京、成都、上海这些城市不约而同开始对“高得房率”动刀了。

作为一名在房产圈摸爬滚打多年的博主,我总觉得这事儿背后不简单——得房率看似越高越好,可一旦失控,反倒成了扰乱市场的暗器。
其实回过头看,这轮政策调整本意是好的。
去年计容新规松绑,加上今年《住宅项目规范》落地,原本是为了顺应改善型居住需求,让老百姓住得更舒坦。
可谁想到,政策善意却被一些开发商玩成了数字游戏。
你搞100%得房率,我就敢做到120%,这场竞赛早就背离了提升居住品质的初心。
我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有开发商把设备平台改成室内空间,把飘窗做到能当床用。
更隐蔽的做法是疯狂赠送阳台、花池、入户花园,这些“赠送面积”看似实惠,实则把容积率红线踩成了虚线。
最近成都的新规就很说明问题——明确要求各类额外空间的投影面积不能超过计容面积的30%,这就是在给疯狂赠送的乱象紧急刹车。
这种高得房率竞赛最可怕的是,它正在摧毁市场的稳定预期。
作为从业者,我亲眼见过购房者的纠结:今天买的房子得房率100%,明天隔壁盘就冒出个120%的,这谁受得了?
更不用说开发商拿地时的忐忑——谁都不知道政策口子会开多大,索性观望等待。
要说受伤最深的,还得是二手房业主。我有个读者去年买的次新房,今年同片区新盘得房率高出15%,价格却差不多。
这相当于新房变相降价20万,他的房子瞬间就不香了。
现在二手市场挂牌量激增,价格持续阴跌,和新房这种变相降价有直接关系。毕竟除了顶级学区房,大多数二手房根本扛不住10%-20%的得房率差距。
所以现在各城市密集出台补丁政策,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上海的新规把每户阳台面积控制在建筑面积10%以内且不超过16㎡,虽然比旧规宽松,但至少划清了底线。
这些限制就像给脱缰的野马套上缰绳,既防止开发商在安全指标上偷工减料,也避免购房者被数字游戏迷惑。
在我这些年接触的案例中,过度追求得房率的项目往往在其他方面偷工减料。
有项目公区墙面从瓷砖降级为涂料,有项目把电梯厅缩水到仅容三人站立。
当开发商把所有心思都花在如何“偷面积”上时,真正的居住品质反而被遗忘了。
说到底,房子终究是用来住的。当市场回归理性,我们会发现比得房率更重要的,是户型动线是否合理、通风采光是否到位、社区配套是否完善。
现在各城市给得房率竞赛急刹车,或许正是行业回归产品本质的契机——对开发商而言,把钻研面积的精力转移到产品创新上;
对购房者而言,不用再纠结于数字游戏;对整个市场而言,才能走出新房二手房互相伤害的恶性循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地发布新规,“高得房率”被紧急喊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