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珠玉谢道韫
美人吟:大家珠玉谢道韫0
谢道韫算美人吗?应当不算,因为史书没有特别提到她的美。而历经千年,人们一提及她,仿佛又都不约而同的相信了她的美。
有一种美,不需要表露在外,而又让人无比确信,那就是谢道韫了吧。
关于她的这个“韫”字,有后人解释,韫者,蕴也,有蕴玉怀珠之意,名副其实是之谓也。
1
大家熟知的那个故事,值得我们再次回顾。
时间回到东晋,地点在金陵谢家。
谢安与家中小儿女讲论文艺,指着天上的飘雪,问“何所似”?二哥家的侄子谢朗说,“像撒盐”。大哥家的女儿谢道韫秀口一吐,“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拍手大笑,认为侄女说得好。
于是,“咏絮之才”成变才女的代名词了。
关于谢道韫的讲法好,好在哪里,是不是就比谢朗高明,也有许多分析。这里暂不多说,想探讨一下大家往往忽略的一些地方。
谢朗在故事中做了背景板,但也绝非平庸之辈。
在历史的那个时段,谢家人才辈出,当时人说起这家才俊,往往称之为“封胡竭末”。胡即胡儿,就是谢朗的小名。这孩子很小就聪明,又喜欢义理清谈,据说当时名僧支道林来谢家做客,谢安让自己的这个侄子出马与其辩论。
要知道,支道林是当时的高僧,名重一时,尤其善于“清谈”——有点像今天的哲学辩论——诸多大家都被其三言两语“斩于马下”。
谢朗当时不过一个小孩子,而且大病初愈,对这位清谈大师毫不畏惧,你来我往,与其言语交锋。到最后,这个支大师竟然大失体统,情绪激动,脸红脖子粗的气恼不已,险些爆了粗口。
两人具体辩论了什么,我们今天不得而知,知道的是大和尚动了真气,基本上已经失了“清谈”的风范。做为他的对手,不过一个小孩子身份的谢朗,明显已经算是取得不俗的战绩。
对此,谢安也很满意,狠狠的夸奖了自己的这个侄子。
我们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个谢朗真的不菜,只是遇到了谢道韫,那位不世出的才女姐姐,才不得不做了一次背景板。其实,后来他的这个姐姐也很好的回报了他一次,同样留下千古名典。
2
一般来说,谢道韫给人的印象就是“才情”出众,超凡脱俗的天赋型选手。
红楼梦中,林妹妹被称赞为“咏絮之才”,好似谢道韫般的人物。人们觉得谢道韫也如林妹妹般多愁善感,病体歪歪的样子:这实在是天大的误解。
谢道韫的父亲叫谢弈,也就是谢安的大哥。此人做过太守、刺史、安西将军、吏部尚书。性情却极为粗犷,是个妥妥的豪放派。
他官越做越大,其实和一个权倾朝野的大人物桓温有关。两人是铁哥们,也是酒友。谢弈爱喝酒,喝多了撒酒疯,爱骂人,行为极粗野。对桓温也极随便,有时逼着桓大人喝大酒,竟把这个连皇帝都惧他三分的大将军逼得走投无路,只得跑到自己老婆卧室里躲酒。
谢奕在外面还不依不饶折腾不休,最后扯了一个老军灌酒说什么,“失一老兵,得一老兵”。
不知道桓温看中了谢奕哪一点,与之一直交好,并且不但一路抬举谢奕,还推荐谢家其他兄弟入朝做大官。换句话,没有桓温也就是没有后来如日中天的谢家望族。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问题,有这样一个父亲,谢道韫天生就有一种豪放派的基因,与林妹妹根本就是两个赛道。
首先,她身体根本不弱,甚至可以舞刀弄枪,武功超群。而且此人也不是那个戚戚哀哀,哭哭啼啼的小可怜。她是个敢爱敢恨,敢出头敢骂人的大女主,后文也会给您一个确实的交待。
若说与林的相似之处,两人也都有躲不开的情感悲凉。
3
谢安曾问谢道韫喜欢《诗经》中什么句子?
她的回答是:“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诗句的大意,是赞颂周天子的一位重臣,夸他勇于担当,为国为民。
这次又得到谢安的赏识。夸奖自己的这个侄女气度不凡,不爱那些小儿女情长的句子,反倒对国家大事着意,有格局,有见识。
其实,谢道韫这时候如此回答,也不只是在品评诗歌,或许也在夹带私货。自孔子那时候就有这处习惯,表面讲的是诗经的诗句,实际都有弦外之音。
在那时,桓温做为谢家的大恩人,篡政的野心日益明显,晋室飘摇,国家命运不知何去何从。有人认为谢安就是大局的“压舱石”,希望他能出来镇定危局。而这时谢安的表现却极为暧昧,每天只是游山玩水,不理政事,好似完全置身事外。
从谢家一族来看,大哥谢奕也就是谢道韫的父亲已经去世,现在整个谢家的兴亡也系于谢安一身。
这时候,谢道韫借《诗经・大雅・烝民》中的句子,为叔叔加油鼓劲。把他比作远古重臣,也似有委婉劝谏意味在其中,劝他以家国为重。
谢安又是何等人物,对侄女的深意如何不知?当时也定然心潮起伏,进而慨叹:可惜啊,可惜道韫是个女孩子,不然我身边又多一条臂膀。
在不久的将来,站在谢安充当左膀右臂的,又能冲锋陷阵的也正是谢道韫的弟弟谢玄。叔侄同心协力,以八万之兵,淝水之边,力克前秦百万之众,成就历史上光辉耀眼一页。这个弟弟的成长,离不开姐姐谢道韫的教导。
4
谢玄是谢道韫的亲弟弟,本也不是勤学上进的好学生。
这很正常,因为出生富贵,自然就公子哥的习气。东晋时期,这些公子哥们大都喜欢吃喝玩乐、游手好闲,而且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大家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潇洒,是真正的魏晋风度。
谢玄又要从家里出去,大概率要找他的那些狐朋狗友们玩乐一番。一出门遇到自己姐姐谢道韫已经在门边等候多时。
谢道韫问他:干什么去?
谢玄对这个姐姐有天然畏惧感,话没出口,先馁了三分:不干啥去。
不干啥是干啥去?
不干啥就是不干啥啊,人生非要干啥吗?
说到这里,谢玄好像得了什么机窍,歪着头看着姐姐谢道韫笑。
谢道韫也笑:你是要和我谈玄论道吗?好,那我们就好好谈谈吧。
说着,谢道韫指着旁边石桌石凳,摆开阵式。
谢玄一下子溃不成军,赶紧整肃衣服向姐姐深施一礼:姐姐大人,弟弟我错了,您就放我一马吧。
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个姐姐的辩才,莫说自己再读十年书,就是当世的那些名宿高僧在她面前想逞些口舌之利,怕也万不能够。这不明摆着的事吗?高僧支道林懂得不少吧?能说会道吧?还不是拿谢朗毫无办法?而谢朗本就是阿姐的手下败将。
谢道韫挑一下眉毛,叫他小字:阿羯又不想探讨人生要义了?
谢玄说:不想了不想了。做男人嘛,怎么只是逞口舌之利……
谢道韫说:那好啊,我们就不斗口舌。
说话间,她顺手攀折两根细竹,把其中一条丢给弟弟谢玄:那,我们比比剑法如何?
谢玄没了退路,只好接过竹剑,先抱腕道:请阿姐指教。
他提剑在手,站个门户,说声“小心”,突然发招刺出。眼前突然一花,膝侧中“剑”,而后手腕又吃一记重击,啊呀一声,手中竹剑落到地上。
姐姐收剑而立,似笑非笑:安西将军家的大好男儿这剑术也不怎么样啊!是天赋不够,还是勤奋不足呢?
谢玄脸色通红,局促不已,半句话不能答对。
只听姐姐叹气道:都说我们谢家多才俊,芝兰玉树一般,却原来只是中看不中用,如此下去如何支撑我家门楣。父亲泉下如能有知,不知道会做何想法……
提到过世的父亲谢奕,谢道韫忍不住鼻头一酸,扭头说不下去了。
谢玄也忍不住流泪,又拱手向谢道韫深深一揖:姐姐教训的对!弟弟知错。您不用多说,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谢玄是个好孩子,一经姐姐提醒,立马脱胎换骨般的改变了。日里学文,夜间练武,拒绝与那些荒唐子弟们来往,多向有识之士请教。不过几年,已经成为已成大材。他亲手创建的北府兵屡建奇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