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0 18:21

历史上最牛的地方割据势力,血脉传承29代人,割据此地足足724年

完成“大一统”,是每个开国皇帝都想追求的目标,但是我国实在太大了,再加上我们还是多民族国家,所以统一之路困难重重。
为了能以最小的代价收服一些偏远之地,朝廷推出了一种“土司”制度,这种制度可以让一些地方割据势力,获得合法统治某一地区的权利……

合法“割据”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
虽然汉族要比其他民族强很多,但是不可以瞧不起少数民族的同胞,大家都是中国人,没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想了很多办法来实现和维护各民族间的平等与团结。

“维护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这是新中国的“口号”,那么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或者说在古代,封建王朝的朝廷是如何对待这些少数民族的呢?
首先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封建王朝也没有对少数民族的同胞“赶尽杀绝”,不然我们现在就见不到这些民族了。

不过,古代统治者对待少数民族的态度确实与现代不同,与现代的政策比起来,古代的少数民族会更加的“自由”?
就像开头时说的,古代的王朝统治者为了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这块土地,可能会使用“土司”制度,以“实权”换取“土地所有权”。

土司又名“土官”,是一种官职,由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可世袭。
站在朝廷的角度来看,使用“土司”制度,可以用一个官职直接换来一片土地,这绝对是合算的买卖。
而站在少数民族首领的角度来看,他们只需要向朝廷称臣,就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如果这些少数民族不愿意臣服,那么朝廷肯定是要派兵征讨的,到时候不光会丢掉土地,甚至连命都有可能保不住。
而如果主动臣服,除了名誉会有点受损,其他方面并不会受到影响,这些首领该当土皇帝还是当土皇帝,该怎么统治还是怎么统治。

谁都能看出来,主动臣服更加划算,只要老老实实地待着,就不会出事,就可以合理割据某地很多年,因为土司是可以世袭的,这一点很关键。
但如果土司有僭越之心,那么朝廷也不会放过他们,因为对于统治者来说,维护自己的统治是第一要务。

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割据势力,足足统治了当地724年,哪怕中原地区改朝换代,也没有影响到这里。
他们不是与世隔绝,而是统治者的正确选择,让他们保住了自己的统治权。
这个最牛的割据政权叫作“播州杨氏”,很明显,他们割据统治的地区是播州。

播州杨氏唐太宗贞观十三年,朝廷设立播州,州治为遵义县。
唐朝诗人刘禹锡,因为与朝中权臣政见不同,曾被贬为播州刺史,在播州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
虽然播州遵义只是一个偏远小县,但是中国人应该都知道这里,因为“遵义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

唐朝衰落之后,周边的一些小国经常会过来侵占大唐疆土,播州作为大唐边疆之地,曾数次被南诏占领。
公元873年,播州再次被南诏侵扰,南诏军队在播州无恶不作,扰乱播州百姓的生活长达三年时间。
虽然当时的唐朝已经是内忧外患,但唐僖宗还是找了人来征讨南诏。

而被唐僖宗派来驱赶南诏人的“勇士”,便是播州杨氏的祖先“杨端”。
杨端的老家是山西太原,他这次应诏出征不过是想从朝廷手里拿些赏赐,但是他打完了仗才发现了,唐朝朝廷已经发不起赏赐了,他很有可能白跑一趟。
杨端当然不甘心,既然朝廷不给工钱,他就自己拿。

于是,杨端在播州自立为主,成为了播州的土皇帝。
杨端自己是汉族人,但是他的子民大多是苗族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氏后人也逐渐被同化为了苗族,虽然他们还保留着杨姓,但是他们已经成为苗族人了。
因此播州杨氏看起来是汉族,但依然成为了当地苗族土司。

播州这地方虽然偏远,但是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当初南诏频繁对播州出手,也是这个原因。只要播州里面的人有心反抗,外面的人很难打进去。
因此在五代十国时期,外面都乱成了一锅粥,播州的杨端却能稳坐钓鱼台。

公元965年,宋军攻灭后蜀,虽然后蜀的十万降军因为克扣军饷的事又发起了叛乱,但最终还是被宋军镇压了。
随后,杨端的后人杨实做出了第一个正确决定:献出土地,归附宋朝。
宋军攻势势不可挡,后蜀已经替他们测试过了,杨氏并不打算跟宋朝闹个两败俱伤。

杨实主动归附之后,赵匡胤很高兴,播州虽然被纳入了大宋疆土,但是这地方的大事小情,还是由杨实做主。
杨实虽无土司之名,但他就相当于这里的“土司”。
公元1239年,此时已经是南宋末年,蒙古军大举南下,想要一口吃掉南宋。

播州杨氏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于是杨氏果断出兵,播州军成为抗击元军的主力之一。虽然最后还是输了,但是播州赢得了尊重,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下诏安抚播州。
此时的杨氏家主为杨邦宪,他选择归顺元朝,接受了元朝的官职,避免了一场战争。

公元1291年,杨邦宪的儿子杨汉英被朝廷任命为播州宣抚使,统帅周边各个苗族峒寨,这便是“土司”雏形。
虽然杨氏表面上一直效忠于元朝,但实际上他们也一直在尝试着反抗元朝,元末明初之时,播州杨氏很早便与起义军领袖明玉珍建立了联系。

公元1372年,朱元璋称帝的第五年,播州杨氏便降于明朝,让播州成为了大明疆土。
播州杨氏这么主动,朱元璋自然也不会亏待他们,直接就任命当时的杨氏家主为当地土司,从此播州杨氏便正式成为了被明朝认可的“割据政权”。

如果播州杨氏能一直这么低调的话,没准他们能活到清朝,但是在明朝万历年间,播州杨氏的家主杨应龙有了僭越之心。
杨应龙不甘心只当一个小小的土司,他想要更多的领土,于是他开始拥兵作乱。
朝廷自然不会容许他乱来,但是当时大部队都去了朝鲜。

公元1592年,日本人丰臣秀吉入侵朝鲜,大明出兵援朝,精兵强将都去了前线。
杨应龙抓住这个机会开始作乱,并且连续击败两次朝廷派来的军队。
公元1599年,援朝战争结束,大明精兵返回祖国,万历皇帝立马下令讨伐杨应龙。

面对真正的大明精兵,杨应龙只坚持了114天便被迫自尽了,他的两个儿子被抓到北京当众处刑,播州杨氏的割据统治就此结束。
从公元876年杨端带兵入驻播州,到公元1600年杨应龙兵败自尽,播州杨氏一共统治了播州724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上最牛的地方割据势力,血脉传承29代人,割据此地足足7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