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0 15:32

从3000亿到250亿!欧盟连环冻俄资产援乌,普京的反制手段已上路

欧盟对于俄罗斯被冻结资产的处理一直在升级,核心争议点在于“动利息”还是“动本金”。战事刚起,西方就冻了俄方在境外的钱物,大概3000亿人民币这么些,这钱分两块,欧盟抓着两千一百亿欧元,都是藏在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里的那种货色,在平时这地方可是全球资金的“道路和桥梁”,现在成了俄罗斯财宝的看管所。欧盟在今年前九个月已经把这些资产所生的利息收益划拨了140亿欧元给乌克兰,把这种操作叫做只动“利息”不碰“本金”,被视作比较稳妥的举动。

除了利息之外,把分散在私人银行里的大约250亿欧元俄资纳入援乌盘子,通过金融安排转为对乌贷款;更大的构想是用冻结资产撬动大约1400亿欧元贷款,甚至提出无息、买军火。推动派直言目的就是结束战争,但欧盟内部文件态度却很谨慎:私人银行持有的资产动用起来的法律可行性有待论证,要搭建一个国家担保体系兜底,这样既可以加快放款又能降低风险。但是纸面设计通顺,落地困难重重。
第一个阻力是资产的存放地点。拥有“大头”的比利时坚决反对将冻结的俄资拿去放贷给乌克兰,比利时首相德维沃在联大发言的时候说,核心担忧在于一旦法律、金融风险爆发,市场跟法院就要问起来,而且首先打脸的就是比利时。第二个分歧是在成员国内部:支持者强调“有工具、有正当性”,但很多国家持谨慎态度,动利息与动本金性质不同,敏感度提高,陷入国际诉讼无论输赢成本大,且害怕过度逼迫俄罗斯造成非线性报复。

俄方反应强硬,外交部指责把其资产当成“赔款”不现实,外长拉夫罗夫喊话冻结是“盗窃”,欧洲想动用的不仅是私人的还有国有企业的;警告如果要动本金,就将在俄罗斯境内等量反制,“不友好国家”的钱在俄境内也难以全身而退。之后出台机制,把不友好国家投资者在俄的资产与收益划分到“S型专用账户”当中,由政府专门委员会负责决定其使用的去向以及提取方式,从而实现一种对等管控:你冻结我的资金,我就冻结你的资金。
欧盟之前能够被市场接受的,就是把利息包装成“收益再分配”,现在想要触及本金,连“包装纸”都变薄了。欧委会也给出过一个“桥”叫“赔偿贷款”,即以后如果俄罗斯给付了“赔款”,乌克兰可以用这笔钱来还这次的贷款。设计的很巧妙,但是俄方认为这就是“强取豪夺”的借口,贷款就是没收,不可能得到对方的认可。

争议的本质是金融规则的底线,契约和预期。冻结可以算是个临时的办法,没收却踩到了产权这条红线。一旦红线模糊了,不是看俄罗斯亏不亏的问题,全球所有的央行外储、主权基金以及跨国企业的存款,都要重新去评估司法辖区的危险。资金最趋避不确定性,风向一变就先躲到安全角落里去,比利时的难处典型化呈现出来:钱就在脚下,风险却压在头上,担保体系可以暂时分担一些,可是担保本身也是债务背书,国家信用排序乃至条款都要写进合同里面去,市场看的是细节而不是宣言,执行成本也就水涨船高了。担保更多是风险转移,不是消灭。

推派急迫缘自战事延长引发的军需与财政缺口加大,还有欧盟预算与民意压力,冻结资产如同“现成的钱”,可减少国内掏腰包的抵触情绪,所以一直被盯上。但这口井并不好打: 法律评估没做、内部没有共识、俄方反制已经开启,欧方的节奏被动。目前状态更像“雷声大雨点小”,一边加码,一边还评估着,方案的文本还没定稿。欧委会在放慢语速,先论证再说,先统一口径,在地缘政治和金融规则之间努力做到平衡。
就算进入执行,俄罗斯大概会到多个司法辖区提起诉讼、申请临时禁令和财产保全,层层拉出责任链条,每环都压着。目前 欧盟评估进行中,内部协调未完,俄罗斯反制工具箱已打开,双方都不愿先让步,手都按在自己红线上。接下来是要再退一步求稳还是要再往前迈一步,短期内可见分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3000亿到250亿!欧盟连环冻俄资产援乌,普京的反制手段已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