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民风拾趣
视频:【茶馆】民风拾趣--清朝太监的品级清朝入关以后,顺治皇帝沿用前明宫廷制度,以十三衙门为内廷机构,管理宫中太监。康熙皇帝继位后以“敬事房”取代十三衙门,开始了对宫中太监系统、有效甚至严苛的管理。
康熙十六年,敬事房设置总管、副总管;太和、中和、保和、文华四殿设首领太监,但太监品级并未给予明确规定。《清史稿·职官五·内务府》:(康熙)六十一年,定五品总管一人,五品太监三人,六品太监二人。太监授职官自此始。
雍正皇帝继位后,定太监大总管的品秩为四品。雍正六年,清宫太监的官职、品级最终确定:定敬事房正四品总管为宫殿监督领侍衔,五品副总管为宫殿监正侍衔,六品副总管为宫殿监副侍衔,七品首领为执守侍衔,八品首领为侍监衔。“寺人不过四品”的铁律由乾隆皇帝于乾隆七年制定。此等祖制到晚清时期被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屡次打破,其中李莲英官至二品,小德张官至三品。
李莲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