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天尸腐生蛆,一代霸主的悲惨结局,竟早已写好?
历史上有位霸主死后惨到无人收敛,这人就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他生前有多风光?会盟诸侯、尊王攘夷,把齐国打造成当时最强诸侯国;可死后有多惨?尸体放了 67 天没人管,腐烂生蛆从窗户爬出来,宠臣还趁机作乱夺权。
齐桓公这辈子,前半生绝对是“人生赢家”模板。他叫姜小白,是齐国的公子,早年因为齐国内乱,逃到莒国避难。
后来齐襄公被杀,他和哥哥公子纠抢着回国继位,路上还被公子纠的手下管仲射了一箭——这箭射中了他的衣带钩,他装死才躲过一劫,最后抢先回到齐国,成了齐桓公。
换别人被射一箭,肯定得找管仲报仇,可齐桓公不一样。他听了鲍叔牙的建议,不仅没杀管仲,还拜管仲为相,让他主持改革。管仲也真给力,搞盐铁官营、整顿军队、发展农业,没几年就把齐国搞得国富兵强。
那时候周天子势力弱,齐桓公就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召集诸侯开会,还帮燕国打山戎、帮邢国复国,一下子成了诸侯里的“大哥”,史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那时候的齐桓公,走到哪都被捧着,连周天子都得给他面子。可谁能想到,他晚年犯了个致命错误——宠信三个奸臣: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人为了讨好齐桓公,干的事一个比一个离谱。
竖刁为了能留在宫里伺候,居然自己阉割了;开方本来是卫国公子,为了跟着齐桓公,连父母死了都不回去奔丧。
最离谱的是易牙,有次齐桓公随口说“我啥肉都吃过,就是没吃过人肉”,易牙居然把自己 4 岁的儿子杀了,做成肉羹给齐桓公吃!
齐桓公被这三人哄得团团转,连管仲的话都听不进去了。
管仲晚年病重,劝齐桓公赶紧把这三个奸臣赶走,说易牙连亲儿子都能杀,竖刁连自己身体都能残害,开方连父母都能抛弃,他们根本不是忠心之人。可齐桓公当时没当回事,管仲一死,他不仅没赶走三人,反而更宠信他们,把朝政都交给了这仨人。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生病了,这三个奸臣立马露出了真面目。他们觉得齐桓公活不长了,就想拥立齐桓公的儿子公子无亏继位,于是把齐桓公软禁在宫殿里,还把宫门封了,连食物和水都不给送。齐桓公躺在病床上,想喝水没人管,想吃饭没人理,最后活活饿死了。
更惨的是,齐桓公死后,他的五个儿子为了争皇位,互相打了起来,根本没人管他的尸体。结果齐桓公的尸体在宫里放了整整67天,腐烂得不成样子,蛆虫都从窗户里爬了出来,宫里的臭味好几条街都能闻到。直到公子无亏打赢了其他兄弟,当上了齐王,才想起把齐桓公的尸体装殓下葬。
可这还不算完,易牙为了巩固公子无亏的地位,居然干出了更丧心病狂的事——他在宫里大肆诛杀反对者,用暴力威慑齐桓公的其他儿子和大臣。
只要有人不服从公子无亏,要么被当场杀死,要么被关进大牢,一时间宫里人心惶惶。有人宁死不投靠,当场就被易牙杀了;有人没办法,只能被迫屈服,心里又怕又恨。
后来,公子昭逃到宋国,向宋襄公求助。宋襄公派兵攻打齐国,把公子无亏和易牙打败了,公子昭才当上齐王,也就是齐孝公。齐孝公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处置易牙、竖刁、开方这三个奸臣。竖刁被乱刀砍死,开方逃到了卫国,易牙则带着家人逃到了彭城,最后也没好下场,据说饿死在了山里。
有人可能会说,齐桓公真是活该,谁让他晚年糊涂,宠信奸臣?这话虽然有点道理,但也太绝对了。
齐桓公早年确实英明,要是没有他,齐国也成不了霸主,甚至可能早就被其他国家吞并了。他的悲剧,其实是很多帝王的通病——晚年容易骄傲自满,听不进忠言,还总被小人的花言巧语迷惑。
前半生是叱咤风云的诸侯霸主,把齐国带到了巅峰;后半生却因为糊涂,宠信奸臣,最后落得饿死宫中、尸体腐烂的下场,成了历史上最惨的霸主之一。
不管有多厉害的本事,不管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骄傲自满,更不能轻信小人。一旦失去了清醒的头脑,再辉煌的人生,也可能在一瞬间崩塌,最后落个万劫不复的结局。
而易牙这些奸臣,也永远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知道,靠残害亲人、背叛君主得来的荣华富贵,终究是镜花水月,早晚得还回去。
#头条新锐创作者##新锐创作者成长计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