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长乐桥:常遇春马失后蹄,刘伯温妙解困局,朱元璋喜得天下
——浙江古桥之兰溪长乐桥编者按:认识一座桥梁,领略一处风景,读懂一篇历史。凝结先人智慧,跨越历史长河,讲述今古传奇。
“一脚跨三地,一饭香三县”的兰溪市长乐村的一座普通古桥,缘何与元末的朱元璋、刘伯温、常遇春相关联,朱元璋又为何点赞?
一、长乐村由来
长乐村古称“上坑庄”,元代明初,朱元璋攻占浙东时,途经上坑庄并在此屯兵月余。闲余时刻,朱元璋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亲自掌握一手信息。经过深入观察与了解,朱元璋见此地民风淳朴,百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勤于耕作,生活乐融,不由感慨 “此实常乐之村也!”
朱元璋登基后,村民为纪念朱元璋,将村名改“常乐”,后慢慢演变为“长乐”。
长乐村是江南地区唯一的帝王文化景区,传说朱元璋在这里得福、得道、得人(刘伯温和宋濂等文臣均从此处得到)、得天下,故长乐村也被誉为“长乐福地”。
二、常遇春遇囧
经过休整,朱元璋在长乐兵分三路拿下了婺州(金华古称呼),并安排大将胡大海镇守。然后命常遇春部到长乐集结,准备相机拿下衢州。
一天晚上,朱元璋认为时机成熟,下令向衢州的元兵发起突然袭击。常遇春为先锋,身先士卒。然在骑马奔上元桥时,战马一条后腿踏陷了一块桥石,桥石掉掉落石岭溪。若不是 常遇春艺高胆大,很有可能人仰马翻,后果不堪设想。
常遇春虽有惊无险,但认为刚出征就马失后蹄,以为不吉祥,遂止步不前,派人禀告朱元璋。
三、刘伯温妙解困局
朱元璋闻讯与刘伯温来到现场,星光下,当刘伯温看清桥名为“元桥”时,忽然哈哈大笑。朱元璋不解,问其故。
刘伯温说:常将军踏破了桥面,乃是大吉大利之兆也。此番攻打衢州,必定凯旋而归。且主公的霸业也将一帆风顺,必将蒙元朝廷犁庭扫穴,天下可定。
见大家不解,刘伯温进一步解释:此桥名为“元桥”,谐音“元朝”。“元朝”被踏陷而中空,寓意蒙元帝国将土崩瓦解,其灭不远!
朱元璋听罢,仰天大笑。随后命人修复桥面后,迅速出兵,马到功成。
常遇春攻衢州告捷后,朱元璋势力壮大。在消灭了陈友谅等顽敌后,朱元璋向元朝发起全面进攻,最终推翻大元王朝,建立了大明帝国。
长乐村为了纪念朱元璋推翻元朝,遂将“元桥”更名为“长乐桥”,以应吉兆。
桥通古今,长乐桥,承载了多少历史风云,又将多少行人送过彼岸。长乐桥,述说着光阴的故事,也铭刻着岁月的痕迹。
人类前行的步伐,艰辛而沧桑,古今多少事,尽付古桥中。
【古桥坐标】兰溪长乐桥,除名元桥,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兰溪市诸葛镇长乐村西侧石岭溪上。是一座始建于元代末年,长约10米,宽约5米的双孔石拱桥。桥面有一个直径约15厘米的方洞遗迹,上嵌特殊青石一块,据说只有“有福之人”方能在其上站稳,颇为神秘。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本人,本人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