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最憋屈国家:老挝,被越南堵成内陆国
老挝是东南亚唯一内陆国,距海仅80公里却被越南阻挡。长山山脉与湄公河贯穿全境,但出海口受越南控制。缺出海口使其难以融入全球贸易,2023年人均GDP在东南亚仅高于缅甸和东帝汶。中老铁路2021年通车,推动其从“陆锁国”向“陆联国”转型。
✅湄公河上的王国:为何没能通海?
中南半岛民族复杂,泰老民族先民自中国西南迁入,沿湄公河建立政权。
13世纪,老挝建立澜沧王国,定都琅勃拉邦,但深处内陆,缺乏出海口。与此同时,越南独立后不断南扩,占领占婆沿海地区,逐渐壮大。
澜沧王国欲“向海”,需翻越长山山脉并击败越南,但越已强势,难以突破。14世纪后王国转向南扩,控制湄公河平原,进入鼎盛时期。
然而当时以农业为主,土地价值高于海洋,开发能力有限。
15世纪起,越南持续用兵,147年大举远征重创澜沧。1560年老挝迁都万象,试图扩大对外联系,但东向通道已被越南封锁,始终未能获得出海口。
✅被分裂与吞并的老挝
17世纪,澜沧王国因王位继承混乱而分裂为万象、琅勃拉邦和占巴塞三国。周边强权越南和泰国趁机介入,分别扶持势力,老挝三分天下。
18世纪末,泰国崛起,接连征服老挝。到19世纪中期,老挝已完全失去独立性,成为夹在越泰之间的缓冲带。
✅殖民时代:法国重塑版图
19世纪末,法国从海上入侵越南,随后迫使泰国将老挝割让。至此,老挝被纳入法属印度支那。
由于法属印度支那的重心是在越南,因此法国实行“以越治老”,大量越南人进入老挝行政系统,越南影响进一步加深。
二战后,老挝在北越支持下建国,越南派遣军队、专家控制老挝,将其视为“战略纵深”,试图实现印支一体。
然而,老挝自身经济极其落后,1976年人均GDP仅76美元,工业几乎为零。即使有越南支持,也难以发展,更谈不上争取出海权。
✅铁路带来新机会
进入21世纪老挝依托地理优势,转向“陆联国”战略。其主要城市如万象、巴色等均靠近湄公河,通过河运与泰国贸易频繁。泰老友谊大桥的修建,使两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2021年中老铁路通车,老挝首次接入中国铁路网,向北贯通中国西南,成为区域物流新枢纽。2022年,老挝对外贸易中,约75%的出口和83%的进口都通过陆路或河运完成。
中泰铁路正在推进,未来将联通曼谷与万象,再接中老铁路,构建泛亚高铁大动脉。老挝非常有可能从交通“死角”变为区域“枢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