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8 19:40

韩国的“根”在中国?揭秘:韩国在中国的“九大首都”


韩国人为啥热衷于去上海,除了上海的繁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里有着韩国临时政府的遗址。
更让人意外的是,包括上海在内,中国一共有9座城市,都有韩国临时政府。
那么韩国临时政府,为什么会设在中国?当时都发生了什么?

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鲜,朝鲜半岛彻底沦为殖民地,此后,韩国人的命运便与中国密不可分。
1919年三一独立运动爆发,超过两百万人走上街头抗议日本统治,这场运动虽然被残酷镇压,但也点燃了韩国人争取独立的希望。
同年4月,29位韩国独立运动代表在上海法租界成立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挂牌办公地点就在今天的马当路。
这座临时政府虽然没有实际控制土地,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存在了整整27年,上海,便成了他们最初的“首都”。
随着局势恶化,临时政府也不断迁徙,从上海出发,经杭州、镇江、南京再到长沙、广州、柳州、綦江,最终在重庆落脚。
这九座城市,承载了韩国临时政府全部的流亡轨迹。

1932年1月8日,一名名叫李奉昌的韩国人,在东京阅兵场试图刺杀日本天皇,未遂被捕,同年4月29日,尹奉吉在上海虹口公园引爆炸弹,炸死多名日军高官。
这两次义举引起中方高层强烈震动,蒋介石甚至公开表示,尹奉吉一个人做到了中国几万军队都没做到的事,由此,中韩之间的抗日合作进一步加深。
中国提供了避难所、经费、教育资源,甚至划出了“朝鲜村”,让临时政府在重庆安身立命。
1940年,韩国光复军在重庆成立,正式配合中国抗战部队展开情报与宣传战,部分韩国人还加入中国军队,奔赴保定、邢台等地参战。
1943年,开罗宣言首次提出朝鲜应在战后独立,这成为韩国合法建国的国际基础,两年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临时政府成员得知后,喜极而泣,纷纷准备返乡。
但真正的建国,并非由他们完成。

1948年,大韩民国在美军支持下于南方成立,李承晚成为首任总统,而金九等坚持统一的临时政府成员被边缘化,金九更在1949年遭到暗杀,至今依旧众说纷纭。
韩国建国后,并没有完全继承临时政府的制度与人员,但从上世纪90年代起,韩国政界开始重新强调临时政府的历史价值。
几乎每任总统都前往上海旧址缅怀,将临时政府塑造成现代韩国的“国家基石”。
2003年,时任总统卢武铉访问旧址时,特意感谢中国的保护,这句话虽然简单,却反映出历史上中国对韩国独立确实提供过重要帮助。

与此同时,一种新的民族心理在韩国悄然形成,许多韩国人开始将这段流亡历史看作荣耀,甚至提出“九大旧都”的说法,意指韩国曾以这些中国城市为首都。
韩国网民更是在网络上称呼中国多个城市为“祖先的旧地”,甚至有人提出“上海应归还”。
这类言论在中国引发强烈反感,不少人认为这已不是历史认知问题,而是在“偷历史”。
实际上,这九座城市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首都”,而是韩国人在中国的流亡地,每一处的迁徙都源于日军的推进、局势的恶化,并非主动选择。
韩国方面之所以反复强调这些旧址,是为了通过对抗日历史的继承,强化其国家合法性。
尤其是在当下中韩关系复杂的背景下,这种历史记忆的争夺逐渐被政治化。

韩国一方面感谢中国历史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却在舆论上不时“抢历史”,将临时政府的存在包装成“曾统治中国部分地区”的象征。
这其实是一种心理补偿,韩国在过去百年经历了殖民、战争、分裂,国家认同一度陷入危机,通过缅怀流亡政府、强调历史根基,的确可以增强民众的民族自信,但若不顾事实地夸大,反而会引发邻国的警惕与不满。
中国从未试图掌控或利用韩国临时政府,相反给予了最大限度的尊重和自由,而这段历史,韩国政界与民间如今却选择性放大或扭曲,确实有失公允。
韩国如果真想正视历史,应承认中国的帮助、尊重中国的主权,而不是在网络上喊着“祖宗的地盘”,背后却是对中国的误读与误解。
中国没有从历史中争夺什么,只是如实地保留了那段岁月,真正的尊重,不是抢历史,而是共同守护这段流亡与抗争的记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韩国的“根”在中国?揭秘:韩国在中国的“九大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