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6 23:33

东周的25位君王一代不如一代,完全靠诸侯来维持局面!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此时的东周虽然经历了25位君王,却大权旁落,实权在称霸的诸侯手中,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争夺还讲点礼节,先后经历了齐桓公、晋文公和楚庄王称霸东方,东周君王名义上是天下的共主,但实际权力逐渐衰落,诸侯国争霸成为主流。到了战国时期,这完全是拳头说话,谁拥有实力,谁就有话语权,经历了合纵,最终大秦王朝异军突起,统一了六国,建立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东周君王的世系及相关背景列表如下:
东周君王世系表
序号
称号
本名
在位时间(公元前)
重要事件与背景
1
周平王
姬宜臼
770-720
迁都洛邑(今洛阳),东周开始。
2
周桓王
姬林
719-697
与郑国交恶,繻葛之战中渐失威信。
3
周庄王
姬佗
696-682
诸侯争霸加剧,齐国称霸萌芽。
4
周釐(li)王
姬胡齐
681-677
齐桓公正式称霸,周王被迫承认。
5
周惠王
姬阆
676-652
王室内乱,诸侯干预王位继承。
6
周襄王
姬郑
651-619
晋文公称霸,城濮之战后“尊王攘夷”。
7
周顷王
姬壬臣
618-613
楚庄王崛起,王权进一步衰落。
8
周匡王
姬班
612-607
诸侯兼并激烈,周王室仅存形式。
9
周定王
姬瑜
606-586
楚国问鼎中原,王室尊严受挑战。
10
周简王
姬夷
585-572
晋楚争霸持续,周王室无足轻重。
11
周灵王
姬泄心
571-545
诸侯会盟频繁,周王需依赖大国支持。
12
周景王
姬贵
544-520
王室财政困窘,引发“王子朝之乱”。
13
周悼王
姬猛
520
在位仅数月,内乱中被杀。
14
周敬王
姬匄
519-476
依靠晋国平定内乱,战国时代开启。
15
周元王
姬仁
475-469
三家分晋,战国七雄格局形成。
16
周贞定王
姬介
468-442
诸侯称王,周天子名存实亡。
17
周哀王
姬去疾
441
在位仅三个月,被弟杀害。
18
周思王
姬叔
441
在位五个月,遭弑杀。
19
周考王
姬嵬
440-426
分封弟于王畿,建立西周国(小国)。
20
周威烈王
姬午
425-402
正式承认韩、赵、魏为诸侯(前403年)。
21
周安王
姬骄
401-376
田氏代齐获承认,传统秩序彻底崩坏。
22
周烈王
姬喜
375-369
秦国崛起,周王室仅守祭祀。
23
周显王
姬扁
368-321
秦国称王,周天子权威完全丧失。
24
周慎靓王
姬定
320-315
合纵连横,周王室沦为附庸。
25
周赧王
姬延
314-256
债台高筑,被秦国灭亡,东周终结。



关键特点
[*]王权衰落: 东周君王逐渐失去对诸侯的控制,春秋时期依赖霸主(如齐桓公、晋文公)维持秩序,战国时沦为小国君主。这是分封制必然的结果,周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在早期有积极的作用,之后礼乐崩坏,人们将利放在第一位,实力决定话语权。[*]诸侯僭越: 从“楚庄王问鼎”到韩赵魏被列为诸侯(前403年),传统分封制崩溃,周王被迫承认既成事实。[*]内乱与分裂: 周王室常因王位继承引发内乱(如王子朝之乱),后期领土被分为“西周国”和“东周国”两个小政权。[*]象征意义: 周天子长期作为“天下共主”的象征,直至前256年周赧王去世,秦取九鼎,东周彻底灭亡。

延伸知识
[*]九鼎:象征王权的青铜器,战国时遗失,标志周天命终结。[*]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均在前256年后独立称王。[*]秦灭周:前249年,秦庄襄王灭西周国;前256年灭东周国,周祀断绝。周朝灭亡之后代之以更为先进的是郡县制,各地方首脑由中央统一任命,定期更换,不让一方做大,避免了分封制的悲剧。后来的历史上哪个朝代再次出现分封制,必然又出现周朝时的悲剧,这也许是历史周期率的诅咒,一个想拼命控制住权力的人,最终被权力所绊倒!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东周的25位君王一代不如一代,完全靠诸侯来维持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