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6 19:01

塞北四省为何被撤销,并入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竟然比新中国早了两年多,是中国最早设立的自治区。

如今的内蒙古面积达11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三大省区。但成立之初,面积只有一半,仅有53万平方公里。那另一半哪里来的?

答案是:来自被称为“塞北四省”的——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为什么这几个省被并入内蒙古?

✅为什么会有塞北四省?
蒙古族是中国的第九大民族,主要分布于蒙古高原。历史上曾建立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及元朝。元亡后,蒙古退居长城以北,与明朝长期对峙,后归附清朝。

清朝将蒙古划分为漠南(内蒙古)与漠北(外蒙古),推行盟旗制度进行治理,并于呼和浩特设置绥远将军府强化控制。清末国势衰落,沙俄支持外蒙古独立。


1911年外蒙古宣布独立后,为巩固北方疆域,北洋政府设立察哈尔、绥远、热河三个特区(后升为省),与宁夏合称“塞北四省”,以此加强管辖。

✅内蒙古自治区是怎么来的?
抗战胜利后,中国进入内战时期。东北和华北建立了解放区,其中包括大量蒙古族聚居地区。

为了争取少数民族支持,解放区率先在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是新中国第一个自治区。

最初的内蒙古面积约53.8万平方公里,首府设在乌兰浩特。

✅塞北四省为何被撤?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出于民族团结和边防稳定的需要,中央政府逐步撤销了塞北四省:

1.察哈尔省:1952年撤销,张家口划归河北,北部蒙古族地区划归内蒙古。

2.绥远省:1954年并入内蒙古,自治区首府迁至归绥,并改名为呼和浩特。

3.热河省:1955年撤销,承德划归河北,东北划归辽宁,北部蒙古族旗划入内蒙古。

4.宁夏省:1954年并入甘肃,1958年重新设立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其西部的阿拉善盟划入内蒙古。

这些调整让内蒙古自治区的面积翻了一番,达到今天的规模。

✅撤省的原因是什么?
塞北四省最初是为应对外蒙古独立危机而设。新中国承认蒙古国独立并划定边界后,其原有边防功能减弱。这些省份境内有大量蒙古族居民,随后撤省并入内蒙古自治区,体现了对少数民族的尊重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落实。

内蒙古自治区由此恢复清代“内札萨克蒙古”的大致范围,成为中国首个成功的民族区域自治实践,为后续自治区设立提供了重要经验。

如今,中国约600万蒙古族人口中70%生活在内蒙古,这片草原既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象征,也见证着中国民族政策的演进历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塞北四省为何被撤销,并入内蒙古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