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6 01:39

渡人如渡己,栽树如栽运!

唐太宗年间,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写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何尝不是人与人相处的真谛?

贞观年间,名将李靖初入秦王府时曾遭同僚构陷。房玄龄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反而在李世民面前力保:“此人有大将之才,若因谗言而弃,实乃我军之失。”后来李靖平定江南,房玄龄在朝中为他筹足粮草,成就了一段“将相和”的佳话。
智者相交,如房杜二人。 房玄龄善谋,杜如晦善断,一个运筹帷幄,一个决胜千里。太宗曾叹:“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他们共事二十余载,从未因功劳归属心生芥蒂,终成“房谋杜断”之美谈。
愚者相争,如庞涓孙膑。 同出鬼谷子门下,庞涓因嫉妒孙膑才能,设计陷害使其受膑刑。结果呢?马陵道上,庞涓中伏身亡,魏国霸业就此终结。本是同根生,却因互相倾轧两败俱伤。

北宋苏轼与章惇年轻时曾是至交。后来章惇拜相,竟将花甲之年的苏轼贬至海南。待到徽宗即位,章惇失势被贬,其子章援写信求情,苏轼回信:“某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所增损也。”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交——即便你负我,我仍以善念相待。
明末袁崇焕与钱龙锡的故事更令人唏嘘。崇祯帝要治钱龙锡的罪,袁崇焕在狱中写信:“龙锡持重,尽忠为国,望陛下察之。”将死之人,还在为曾经的搭档求情。可惜崇祯不懂“君臣相得”的道理,自毁长城,终致大明倾覆。
你的圈子,就是你的命运。
与君子同行,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小人为伍,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看看你身边:
可有人如房玄龄,在你危难时仗义执言?
可有人如杜如晦,与你配合默契无间?
若皆是尔虞我诈之辈,是时候学一学孟母三迁的智慧了。

毕竟,选对同路人,风雨兼程亦是佳话;选错同行者,阳关大道也能走成绝路。
最后送大家《菜根谭》中的一句话:“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你今日种的善因,必成明日的善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渡人如渡己,栽树如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