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5 16:25

他是蒋介石的老师,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一生备受老蒋尊重

说到蒋介石的老师、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都是张静江。其实,还有一位“吴稚晖”也是如此。他去世的时候,蒋介石还亲笔写下“痛失师表”4个字。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走进这位吴先生的一生,看看他的故事吧。



1865年,吴稚晖生在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他6岁那年,刚刚25岁的母亲就不幸病故,外婆看他实在可怜,就把小吴稚晖带到了无锡抚养。在外婆家的日子,说不上苦大仇深,就是凑凑合合。十来岁的时候吴稚晖进了学堂,先生夸他“脑子灵光,就是性子倔”。
1888年考中秀才时,他正在江阴南菁书院念书,这书院在当时算得上江南名校,同窗里后来出了不少大官,可他那会儿就是个普通学生,不好出头,却总在课桌上刻些“不平则鸣”的小字。
吴稚晖第一次去南京乡试是1889年,揣着外婆攒的钱,住最便宜的客栈,啃了几天干馒头,结果名落孙山。有人劝他“算了,庄稼人认字就够了”,他不吭声,回家把自己关在柴房里,对着落榜文章改了又改。
两年后再去南京,放榜那天挤在人堆里,从榜尾找到榜头,终于在中间瞧见“吴眺”两个字。 他那会儿还叫这名,中了举人,算是给穷家挣了点脸面。

年轻时的吴稚晖,是个标准的酸秀才。写文章非用古文,说话带八股腔,见人先作揖,端着文人的架子。有次在茶馆听人说书,说书人骂贪官“不是个东西”,他还皱眉说:“不雅,不雅,当说‘此獠行径,禽兽不如’。”
旁人笑他“读书读傻了”,他就梗着脖子反驳。
转变出现在上海的一个旧书摊。那天他揣着刚挣的课钱,本想买本《论语》,却被一本泛黄的《何典》吸引。翻开第一页就愣住了:
“不会谈天说地,不喜咬文嚼字,一味臭喷蛆,且向人间捣鬼,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
他站在摊前笑出了声,这哪是写书,分明是拿针扎那些装腔作势的文人。从那天起,吴稚晖像换了个人。写文章不再掉书袋,骂人也不绕弯子。有次看到官员强占民房,他在报上直接写:“这官儿怕是没长心,眼里只有银子,连祖宗牌位都能换钱。”
朋友劝他“留点情面”,他却说:“情面能当饭吃?百姓被欺负时,谁跟他们讲情面?”不过他的“骂”也分场合。
有回参加汉字注音符号研讨会,跟学者王照吵得面红耳赤。王照急了,蹦出句“老王八蛋”,全场都僵了。

谁料吴稚晖摸了摸胡子,笑道:“你这记性差得很,我姓吴,不姓王啊。”一句话逗得全场笑翻,王照也红着脸坐下了。
会后有人问他咋不生气,他说:“学术上争得面红耳赤是好事,扯到骂祖宗就没意思了。”



1905年,吴稚晖在英国见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后来成了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蒋介石见了他,总要喊一声“老师”,可这位“老师”从不给他面子。
1941年中常会那天,76岁的吴稚晖拄着拐杖赴会,手里还提个灯笼。大白天的,蒋介石在门口迎他,笑着问:“先生这是唱哪出?”他眼皮都没抬,学着蒋介石的口头禅说:“娘希匹,这里太黑,我怕看不见路。”
周围侍卫吓得大气不敢出,蒋介石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最后也只好陪着笑:“先生说得是,里面请。”

其实吴稚晖不是故意找茬。之前他给蒋介石写了好几封信,说政府里腐败成风,当官的只顾捞钱,可信都石沉大海。侍从室的人拦着不让他见,他才想出这招。会后有人劝他“太冒险”,他哼了一声:“冒险?百姓连饭都吃不上,那才叫真冒险。”
但他对蒋介石也不是一味硬刚。抗战时蒋介石要他写文章鼓舞士气,他熬夜写了篇《告同胞书》,没一句骂人的话,字里行间都是“守土有责,匹夫同心”,连毛主席看了都夸“这老先生懂大义”。
有人说他“两边讨好”,他听了也只是说:“我讨好的是国家,不是哪个人。”
对汪精卫,吴稚晖可就没那么客气了。1938年汪精卫投敌,他正在重庆开会,听说消息当场气得吐血,第二天就以中央监察委员身份提案开除汪的党籍。
在报上骂汪精卫时,他像个说书先生,给汉奸们起了一堆外号:汪精卫叫“汪精怪”,说他“看着像人,做事像鬼”;陈璧君是“陈屁裙”,讽刺她“整天跟在汪精卫屁股后面,满脑子馊主意”;周佛海成了“周狒黑”,骂他“长得像猴子,心比煤还黑”。

最狠的还是那句“卿本佳人,奈何做贼”,据说汪精卫看了这八个字,好几天都没吃下饭,直骂“吴稚晖老匹夫”。
有人说他“骂得太俗”,他却说:“对付汉奸,还讲什么斯文?他们卖国时,咋不想想礼义廉耻?”
其实,早些年的时候,他还挺佩服汪精卫的,觉得他“敢刺杀摄政王,是条汉子”,可到了大是大非面前,吴稚晖真就一点不含糊。就像他说的:“朋友归朋友,要是卖国,那就是仇人。”



1949年去台湾后,吴稚晖推了所有官职,在台北租了间小房子,每天练字、看书。有人劝他“再出来帮帮蒋先生”,他却摇头:“我这把年纪,帮不动了,也不想帮了。”

政治上就此放下后,吴稚晖的书法倒是越写越有味道,不讲究章法,却透着股洒脱。有次蒋经国求字,他写了“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蒋经国看了半天,说:“先生这字里有故事”。他只是笑:“故事都在历史里,我不过是写出来罢了。”
1953年10月,88岁的吴稚晖在睡梦中去世。蒋介石亲笔题了“痛失师表”,蒋经国抱着他的骨灰撒进金门外的大海。按他的遗愿,没立碑,也没建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是蒋介石的老师,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一生备受老蒋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