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王朝帝系、权臣、后宫、武将概览
东汉王朝(公元25年—220年)纵观此朝,幼主频出、母后临朝,致外戚宦官循环专权,终酿百年痼疾。其兴于柔道治国,亡于豪强割据,留给后世无尽深思。光武帝刘秀
一、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
谥号:光武皇帝(本文谥号都是简称)
庙号:世祖
主要后宫
郭圣通:首任皇后,真定豪族之女,后因失宠被废。
阴丽华:继任皇后,刘秀挚爱,生汉明帝刘庄。
重要权臣
邓禹:开国元勋,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著名武将
耿弇:建威大将军,平定张步,攻占齐地。
冯异:征西大将军,平定关中,击败赤眉军。
重大事件与战争
昆阳之战
东汉统一战争(25—36年):消灭赤眉军、刘永、张步、隗嚣、公孙述等割据势力。
退功臣而进文吏:削弱功臣兵权,强化中央集权。
二、明帝刘庄(28年—75年)
谥号:孝明皇帝
庙号:显宗
主要后宫
马皇后:伏波将军马援之女,德才兼备,拒封外戚。
重要权臣
窦融:司空,河西豪族,支持刘秀建国。
著名武将
班超:投笔从戎,出使西域,重建西域都护府。
重大事件
佛教传入:遣使赴天竺求法,建白马寺。
楚王英之狱(70年):镇压诸侯王谋反,牵连数千人。
三、章帝刘炟(56年—88年)
谥号:孝章皇帝
庙号:肃宗
主要后宫
窦皇后:迫害梁贵人,夺其子刘肇为养子。
重要权臣
第五伦:司空,倡导节俭,整顿吏治。
重大事件:
白虎观会议(79年):召集儒生讨论五经异同,巩固儒学正统。
外戚窦氏崛起:窦皇后兄弟窦宪开始掌权。
四、和帝刘肇(79年—105年)
谥号:孝和皇帝
庙号:穆宗
主要后宫
阴皇后:因巫蛊被废。
邓皇后:和熹邓绥,临朝称制二十载。
重要权臣
窦宪:大将军,北伐匈奴,勒石燕然,后因专权被诛。
著名武将:
耿秉:征西将军,随窦宪北伐匈奴。
重大事件
永元之隆(92年):诛窦宪集团,宦官郑众封侯,宦官专权始萌。
蔡伦改进造纸术:元兴元年(105年)献“蔡侯纸”。
五、殇帝刘隆(105年—106年)
谥号:孝殇皇帝
庙号:无
在位8个月,幼年夭折,邓太后临朝。
六、安帝刘祜(94年—125年)
谥号:孝安皇帝
庙号:恭宗
主要后宫
阎皇后:毒杀太子生母,废太子刘保。
重要权臣
邓骘:邓太后兄,辅政期间平定西羌。
重大事件:
宦官江京干政:与阎皇后合谋废立太子。
羌乱爆发:持续数十年,耗费国力。
【东汉前少帝刘懿】(?—125年)
汉章帝刘炟之孙,济北惠王刘寿之子,汉安帝刘祜堂弟,安帝妻子阎皇后及其党人拥立为帝,登基不足七个月病故,不被后世史家承认。
七、顺帝刘保(115年—144年)
谥号:孝顺皇帝
庙号:敬宗
主要后宫:
梁皇后:梁妠,与兄梁冀专权。
重大事件
宦官孙程政变(125年):拥立刘保,诛阎氏集团。
张陵创五斗米道:道教组织兴起。
八、冲帝刘炳(143年—145年)
谥号:孝冲皇帝
庙号:无
在位5个月,梁太后与梁冀摄政。
九、质帝刘缵(138年—146年)
谥号:孝质皇帝
庙号:无
被梁冀毒杀,因称其“跋扈将军”。
十、桓帝刘志(132年—167年)
谥号:孝桓皇帝
庙号:威宗
重要权臣:
梁冀:跋扈外戚,专权二十年,被桓帝与宦官诛杀。
著名武将:
段颎、皇甫规、张奂:凉州三明,平定羌乱,战功赫赫。
重大事件:
党锢之祸(166年):宦官诬陷士人结党,李膺等被捕。
黄老道兴起:张角传播太平道,酝酿黄巾起义。
汉灵帝刘宏
十一、灵帝刘宏(157年—189年)
谥号:孝灵皇帝
庙号:无
主要后宫:何皇后,屠户之女,生少帝刘辩。
重大事件:
黄巾起义(184年):张角发动,汉室衰微。
西园卖官:公开鬻爵,政治腐败。
十二、后少帝刘辩(176年—190年)
谥号:无
庙号:无
被董卓废杀,在位不足半年。
十三、献帝刘协(181年—234年)
谥号:孝献皇帝
庙号:无
重要权臣: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北方。
重大事件:
董卓之乱(189年):焚洛阳,迁长安。
曹丕篡汉(220年):禅让退位,东汉灭亡。
总结:东汉兴衰脉络
光武中兴:休养生息,恢复汉统。
明章之治:国力鼎盛,经营西域。
戚宦相争:窦宪、梁冀等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党锢祸起:士族与宦官对立,政治分裂。
黄巾荡世:民变四起,州牧割据。
权臣终局:曹操掌权,献帝禅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