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发现一山洞,藏有大量黄金,专家研究:竟是李自成留下的!
在湖南张家界一个不起眼的山洞里,挖出不少金银珠宝,价值好几千万。专家们过来一瞧,得出的结论挺让人意外,这些东西很可能跟明末那个农民起义头头李自成扯上关系。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批黄金背后藏着什么故事?
李自成出生在陕西米脂一个穷苦人家,1606年的事,那时候明朝已经乱套了。他小时候帮家里干农活,长大点去驿站送信,风里来雨里去,见过不少底层老百姓的苦日子。1628年,崇祯皇帝为了省钱,裁掉一大批驿站,李自成就这么丢了工作,还欠了债,被官府抓起来关牢里。他后来逃出来,日子过不下去,1630年陕北闹饥荒,他就加入了高迎祥的起义队伍。那时候起义军到处打游击,李自成从普通兵干起,慢慢显露出本事来。他打仗胆子大,还会带人,1631年队伍转战山西时,他参与抢粮分给穷人,渐渐升了职。
1633年,起义军被明军围堵,李自成带小队突围,损失不少人,但他重组队伍,继续招兵。基于这些年见到的民情,他提出分田减税的口号,这东西简单直接,穷苦人一听就跟上了。1634年,在河南一带,他指挥骑兵打明军,拿下几个小城。1635年,高迎祥给他闯将的称号,他开始领独立部队。1636年,高迎祥战死,李自成就接班了,队伍扩到好几万。他带着人避开大股明军,在河南湖北游击,1640年进四川休整,攒力气。1641年,在洛阳杀了福王朱常洵,这事闹大,起义军声势更旺。他设营寨,挖沟筑墙,防明军反扑。
1642年,转战湖北,拿下襄阳,李自成在那称新顺王。1643年,他继续东进,次年1月在西安建大顺政权,用永昌年号。部队纪律开始松,他下令铸钱,准备大干一场。1644年正月,主力东征,克太原,三月十九日到北京郊外,明守将投降。他进城,占了紫禁城,崇祯帝死在景山。大顺政权就这么起来了,但李自成没管好手下。士兵在北京抢东西,抄家拷打旧官,百姓怨声载道。他自己也开始享福,没建起像样的政府,政务一团乱。
李自成在北京没待多久,四月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他去山海关迎战,结果大败。部队溃散,他撤出北京,带走大批从宫里抢的财宝。逃亡路上,部下越来越少,很多人叛逃。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山九宫山,他遇乡勇伏击,只剩二十多骑,战死时39岁。
2001年,张家界永定区罗塔坪乡长梯村汪家寨一带,村民在勘察旅游资源时,发现观音山一个被封的暗洞。领队的是李慈祥他们,8月15日先看到锈迹东西,觉得异常。10月12日,经区旅游局同意,开挖洞口,挖了两三米深,找到一个耳洞,里面有箱子。打开后,发现14件黄金器具,包括金钗、金簪、金耳坠啥的,总重约5公斤,不是网上传的几百公斤。
村民上报后,当地政府派人保护现场。张家界市永定区文物局组织专家来鉴定,确认这些是元明时期宫廷饰品,工艺水平高,价值估算7000万元左右。其中两件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八件三级,其余也算珍贵。专家比对历史资料,发现这些饰品的风格跟明末皇室相似,年代也对得上。李自成1644年撤出北京时,带走大批宫廷财宝,逃亡路线经过湖南一带。观音山位置偏,适合藏东西,加上当地有李自成侄子李过藏宝的传说,专家推测这批黄金可能就是李自成留下的部分。
不过,文物上没刻名字或直接证据,联结主要是基于传说和路线吻合。清光绪《永定县志》里有野拂和尚的记载,说他是闯贼余党,出家在天门山。野拂就是李过,民间说他负责藏宝,为东山再起准备。专家在洞里找到焚烧痕迹和动物骨头,猜是藏宝时搞的仪式,跟民间“砍头守宝”说法类似。但这些都停留在推测阶段,没考古发掘出更多证明。文物局报告显示,发现后这些东西入库保护,没说绝对是李自成的东西,只是可能相关。
而李自成死后,残部继续抗清。李过接手部分队伍,带人南下,改名李锦,出家法号野拂。他领几百人,把剩的财宝运到湖南张家界一带,选择观音山洞藏起来。传说中,他们分散藏匿,避免全被找到。李过后来云游,当和尚度日,宝藏就这么埋了三百多年。历史记载,李过1647年还在抗清,1654年战死于广西,没提藏宝细节。这些是民间口传,加上县志记录,算半真半假。
2001年发现后,政府把文物修复,存入博物馆。张家界借这事开发旅游,在天门山附近建展览点,展示相关历史,吸引人来了解明末故事。游客增加,当地经济沾光,但没大肆宣传藏宝,以免误导。专家继续研究明末文物,这批黄金提供实物资料,帮助搞清当时工艺和社会情况。李自成作为历史人物,他的起义推动明朝灭亡,但政权短命,留下的主要是教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