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2 08:31

越南古墓发现一道圣旨,内容全是汉字,越南专家无奈向中国求助

一张写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古代圣旨,被越南考古队从一座李朝古墓中挖了出来,纸张泛黄,印章清晰,格式严谨,看得出保存得非常完好。

可是这封圣旨,越南专家谁都看不懂。研究半个月,连“诏曰”都只能靠猜。最后,越南方面不得不发邮件向中国求助。
越南去汉字化几十年后,被一张圣旨狠狠地“打了脸”。
无法读的圣旨越南顺化市的一座古刹下方,考古队在清理墓穴时发现一个漆木盒,打开后,几张约30厘米长、20厘米宽的文书映入眼帘。
纸张材质上乘,字迹工整,文首“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大字赫然醒目。不仅如此,文末还有一枚篆书玉玺印章,完全符合古代官文书格式。

看起来,这像是一份李朝时期的正式政令,可能和官员任免、土地分配等事务有关。
越南国内的专家面对这张圣旨,几乎全体“卡壳”。河内大学喊来了两位七十多岁的老教授,翻着老花镜,一个字一个字地念,连贯不起来。
越南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也只能认出几个关键词,比如“皇帝”“天下”等,这种“你认识一半,我猜另一半”的阅读方式,根本无法还原文意。

折腾了半个月,考古队最终决定发邮件给中国同行求助。
自1945年废除汉字以来,越南已经整整七十多年没有系统学习和使用汉字。这一代又一代人,在提升识字率的同时,也失去了与自家历史对话的钥匙。
这种文化断层,并不只是越南特有。韩国、日本也曾经历过类似阶段。只是越南的断裂来得更坚决,代价也更明显。
如今全国留下的4万多件汉字碑铭、古籍、石刻,正迅速变成“看得到,读不懂”的历史摆设。

千年汉字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汉字在越南曾经是“系统配置”,而不是“外挂插件”。
自秦朝设交趾郡起,汉字就伴随着政治制度、教育体系一起进入越南。唐宋时期的制度,后来几乎被越南李朝全盘接收。1014年,李朝正式规定国家所有官方文书、法律条文、圣旨、奏折都必须使用汉字,并设立翰林机构专门处理这些事务。
不光是朝廷用,民间也一样。族谱、碑文、庙宇、账本,甚至是祈福的符纸,几乎都用汉字书写。
这种深入骨髓的文化渗透,使得汉字在越南的地位一度等同于“国家语言”。虽然越南王朝在对外时称臣,对内则自称皇帝,但这种“文化上的自我认同”从未中断过。

直到法国殖民者登场,剧本才突然改写。为了削弱中华文化影响,法国人在1884年后大力推行拉丁化文字,将汉字边缘化。
1945年,新独立的越南政府直接“斩断”汉字系统,全面采用国语字。这确实在短期内提高了识字率,对国家现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代价也清晰可见。今天的越南青年,已经无法直接阅读自家先祖留下的历史文献。他们要研究李朝、陈朝的历史,必须先去学一门古汉字。

这种现象也出现在韩国,那些研究朝鲜王朝历史的年轻人,也常常卡在“认字”这个最基本的门槛上。
汉字是一把钥匙越南这次求助中国,表面上是为了破解一份圣旨,实际上是一次文化寻根的尝试。
中国专家接到请求后,通过分析书法笔法、用词格式,很快判断出这份圣旨大致来自11至12世纪,内容涉及日常政务。虽然没有“惊天秘密”,但这种文献的价值,不在内容,而在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

从某种角度看,这次合作悄悄地重启了中越之间的文化通道。过去几十年,越南在去汉字、去儒学的路上走得很坚定。但现实告诉我们,历史不是可以彻底切断的东西。无论你用什么文字写今天的故事,你都绕不开用汉字写下的昨天。
更有意思的是,越南国内近年来也悄然出现了“文化回潮”的苗头。一些高校重新开设汉字文言文课程,博物馆也开始展出古代汉字文物,并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围观。
这说明,哪怕一个国家主动做了“文化脱钩”,但当文化自身回归时,还是会唤起人们的兴趣与认同。

这次圣旨事件,就是这样一面镜子,把越南几十年来的选择、得失和隐患,一下子照了个清清楚楚。
考古本来是一件挺专业挺冷门的事,但这一次,越南古墓里的一道圣旨,却把文化传承、国家认同、文字改革这些宏大的问题,全都拉到了台面上。
越南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断舍离”的国家。只是这次圣旨事件,让人们意识到,被丢掉的不只是笔画繁复的汉字,还有一整套承载历史记忆的能力。

从中越合作解读文书的这一步看,文化交流其实不一定非得高调,哪怕是一个考古邮件,也能成为连接彼此的纽带。
而对越南来说,这次“看不懂”的尴尬,也许正好是一次重新认识自己文化根源的机会。

这一幕也提醒我们,文化的价值从来不只存在于教科书和博物馆里,它藏在每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即使文字被废除,制度被改写,那些飘着墨香的纸张依然在沉默中等待,等着下一次被发现、被理解,重新发声。
参考信息:
新华网:《中越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
人民网:《越南汉字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现状》
中国新闻网:《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历史变迁与现实思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越南古墓发现一道圣旨,内容全是汉字,越南专家无奈向中国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