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徐悲鸿蒋碧薇的真实样貌,并非演员扮演,货真价实罕见照片
文/历史勘探社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是大多数怨侣回忆起当年恩怨情仇的感慨,民国爱情十有九悲,就好比徐悲鸿和蒋碧薇。
他们的爱情始于一场惊世骇俗的私奔,历经巴黎的清贫相守、国内的声名鹊起,最终在猜忌与怨怼中走向破裂。
1915年的江南,那时的蒋碧薇17岁,面容清秀,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她心中充满了对包办婚姻的抗拒。
她本名蒋棠珍,出身于宜兴望族,父亲蒋梅笙是江南著名学者,母亲是秀才之女。
按照家族安排,她自幼与苏州查家公子订婚,对方是个纨绔子弟,终日流连烟馆赌场,这桩婚事让她如坠冰窖。
此时,一个名叫徐悲鸿的年轻人闯入了她的生活,二十岁的徐悲鸿是蒋家的常客,他师从蒋梅笙学习古文,同时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求学。
这个身材瘦削、眼神炽热的青年,常常在蒋家客厅里畅谈艺术理想,他描绘的巴黎美术学院、卢浮宫的传世名作,像一束光照进了蒋碧薇沉闷的生活。
徐悲鸿对这位清丽脱俗、眉宇间带着忧郁的少女也暗生情愫,他将一幅素描肖像送给她,背面题着 “碧薇吾爱”—— 这便是“蒋碧薇”这个名字的由来。
1916 年夏,徐悲鸿获得赴法留学的机会,临行前他向蒋碧薇表明心意,面对家族的压力和无望的婚约,蒋碧薇做出了惊世骇俗的决定。
她留下一封诀别信,带着简单的行囊,在一个清晨悄悄溜出家门,与徐悲鸿在上海汇合,登上了开往法国的邮轮。
这张照片,画面里是当年和徐悲鸿私奔时的蒋碧薇,那时的她正值青春年少,模样极为靓丽,浑身透着一股活泼的味道。
一头利落的短发,更衬得她青春气息满满,一袭优雅的旗袍穿在她身上,非但没显出成熟,反倒添了几分少年人特有的潇洒与朝气。
在那个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这场私奔震动了整个江南学界,蒋家为保全颜面,对外宣称女儿“暴病身亡”,还立了衣冠冢。
初到巴黎的日子充满艰辛,他们住在拉丁区的阁楼里,徐悲鸿每天往返于美术学院与住所之间,蒋碧薇则操持家务,用有限的法郎精打细算。
冬天没有暖气,两人就裹着同一条毛毯取暖;徐悲鸿买画材的钱不够,蒋碧薇就变卖自己的首饰。
虽然粗粝的生活时常让人感到无望,但徐悲鸿也会因为心疼蒋碧薇,将自己画画变卖的一千元,买来她心仪已久的风衣。
在巴黎的五年,徐悲鸿的艺术造诣突飞猛进,他临摹卢浮宫的名作,吸收西方绘画技巧,同时坚守中国传统笔墨精神。
蒋碧薇则在这段时间里完成了从闺阁小姐到独立女性的蜕变,她精通法语,熟悉欧洲礼仪,成为徐悲鸿社交场合的得力助手。
1921年,他们迁居柏林,徐悲鸿师从写实主义大师康普,画艺日趋成熟,蒋碧薇则与驻德公使夫人等上流社会人士交往,为丈夫拓展人脉。
这段漂泊的岁月,虽物质匮乏,却是两人感情最稳固的时期,共同的理想与奋斗让他们成为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1927年,徐悲鸿应蔡元培之邀回国,担任国立艺术院教授,此时的他已成为国内画坛的新锐力量,他提出的“写实主义” 主张震动美术界,而蒋碧薇作为“留洋夫人”,也成为文艺沙龙的焦点人物。
他们在南京傅厚岗购置了宅院,取名“危巢”,寓意“居安思危”,这里很快成为文人雅士聚会的场所,徐志摩、胡适、刘海粟等常在此谈诗论画。
在上海那温馨的家中,徐悲鸿和蒋碧薇留下了这样一张珍贵的合影,照片里的两人,幸福之感简直要溢出画面。
他们眉眼舒展,嘴角上扬,脸上都挂着满足又灿烂的笑容,那笑容里满是对当下生活的珍视与享受,仿佛时间都在此刻为他们停留。
在声名日益响亮的背后,徐悲鸿和蒋碧薇的关系却在悄悄发生着改变,搬到傅厚岗后,徐悲鸿虽在家时间变多,但只要不去“中大”授课,就一头扎进画室,一画就是好几个钟头,国画铺得满地都是。
家里人常常等他吃饭,饭菜热了凉、凉了又热,他却因作画入神,谁都不能打扰,不画完绝不出来。
徐悲鸿在“中大”艺术系任教,每月有300元薪金,蒋碧薇则在家操持家务、招待宾客,日子原本过得优渥又安稳,可夫妻俩却时常争吵。
原来,徐悲鸿痴迷收藏古董古画和金石图章,一旦遇上心仪之物,便不惜花大价钱买下;而蒋碧薇向往舒适生活,又热衷于请客聚会,两人花钱的方向不同。
即便徐悲鸿收入颇丰,但面对这些开销,矛盾还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争吵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在事业上,徐悲鸿和蒋碧薇缺乏共同话题;生活里,蒋碧薇也没能给予徐悲鸿应有的温柔与慰藉,这让徐悲鸿常常陷入郁郁苦闷之中。
在他全身心投入教学时,女弟子孙多慈的才华吸引了他,他常在课外给予点拨,一来二去,师生间感情愈发深厚,不久便坠入了爱河。
徐悲鸿为表对孙多慈的喜爱,仿照多年前给蒋碧薇刻“碧薇”二字的样子,用红豆作底、黄金镶边,刻上了孙多慈的名字。
这现实何其讽刺,曾经以为的刻骨铭心,转眼间却成了对方用来讨好他人的手段。
这份“情深义重”,让蒋碧薇半生的痴恋沦为了旁人的笑柄,内心的痛苦如潮水般将她淹没,她派人拔掉了孙多慈送给家里的树苗,还使手段让孙多慈失去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这一番争斗下来,徐悲鸿彻底翻了脸,他怒不可遏地登报,向世人宣告要断绝与蒋碧薇长达八年的同居关系,蒋碧薇看到启事时,心中的伤痛可想而知。
想当年,她不顾一切离家私奔,陪徐悲鸿吃尽苦头,还为他生养了两个孩子,如今却被轻描淡写地说成“同居”。
蒋碧薇气得脸色发青,那一刻,她甚至觉得徐悲鸿还不如张道藩亲近。
pic/r4cfca3weq3.jpg
蒋碧薇和张道藩正式同居,正是徐悲鸿在报纸上登载和她解除关系的那几天。
这说明,当时徐悲鸿的举动给蒋碧薇的刺激很大,本来还对张道藩保留距离的蒋碧薇,终于捅破了防线,也可以说,从她决定和张道藩同居的那一天起,她就决定了和徐悲鸿彻底分开。
pic/t1s400fyrfv.jpg
离婚后的蒋碧薇,与张道藩相伴多年,却始终没有正式结婚,张道藩已有妻室,这段关系让她饱受非议,但她似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1944年,徐悲鸿做出了与廖静文步入婚姻殿堂的决定,1942年底,重庆中国美术学院筹备处在桂林公开招考图书管理员。
pic/q2yv42jtu5q.jpg
当时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廖静文报名参加了考试,并且凭借自身能力成功获得这一职位。
此后,她白天忙着帮徐悲鸿整理收藏和作品,晚上则与徐悲鸿一同泛舟漓江,在月色下谈心。
pic/vtvcecbwpoa.jpg
徐悲鸿的博学多才以及刚正不阿的人品,深深吸引着廖静文,两人在日常的相互关照与扶持中,爱意渐渐在心底滋生蔓延。
廖静文与徐悲鸿相伴仅八年,可这却是徐悲鸿人生的最后八年,当时,为偿还蒋碧薇索要的画债,徐悲鸿日夜不停地站着作画。
pic/qvrtepdru1b.jpg
长期劳累下,他高血压与肾炎并发,病情危急住进了医院,廖静文不辞辛劳,在医院睡地板悉心照料他,整整四个月后,徐悲鸿才得以出院。
后来,蒋碧薇跟着张道藩去了台湾,可她无名无分,日子过得并不安稳,还被张道藩的妻子一纸诉状告到了蒋介石官邸。
pic/dz1yszmfdh1.jpg
蒋碧薇一直对张道藩的那句“等你60岁,就回来娶你”深信不疑,满心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然而,当她真的到了60岁,张道藩却绝口不提娶她之事。
1953年10月,一代大师徐悲鸿谢世了,当蒋碧薇得知徐悲鸿直到去世时,身边还珍藏着早年与她同在巴黎生活时购买的怀表时,泪断如珠。
pic/zpfqr3mqohd.jpg
随着时间的推移,蒋碧薇和张道藩的感情也不像从前,张道藩好似倦鸟归巢,结束了和蒋碧薇长达三十年的感情纠葛,把家眷接回了身边,蒋碧薇虽满心苦涩,却也理智地选择了退出。
不少人对蒋碧薇和张道藩的这段感情嗤之以鼻,就连蒋碧薇自己的两个孩子长大后,也对母亲这段感情十分不屑。
pic/qgsp3gdc0lg.jpg
可说到底,蒋碧薇不过是个渴望爱的女人,她受惊时希望有男人挺身保护,期盼拥有一份完美感情,只可惜,曾经的丈夫徐悲鸿让她彻底失望,这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pic/giyzydzabkc.jpg
1978年12月16日,蒋碧薇在台湾离世,享年80岁,张道藩生前写了本回忆录《酸甜苦辣的回味》,书中对蒋碧薇只字未提,反倒对自己的原配妻子赞誉有加。
而徐悲鸿,一生画过无数女子,但画得最多、画得最好的,始终是蒋碧薇,或许在徐悲鸿的画笔里,藏着对蒋碧薇别样的情感与记忆。
参考信源:人民网——文章算什么 徐悲鸿出轨的代价更大(图)2014年04月02日
pic/qo1ovf34yk5.jpg
中国美术家网——徐悲鸿生命中的三个女人(罕见真实照片)2014-08-01
pic/qeqbpyux1m3.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