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6 18:15

海盗打劫客船,认出一女乘客,跪地磕头:怎么是您?我们这就走!

这是在1924年南海海域的一起海盗打劫客船事件,重点人物是张竹君,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响当当的名字。她是中国第一位女西医,医术高超不说,还特别有侠义心肠。

张竹君的生平张竹君,1876年出生在广东番禺沙湾螺阳乡岐山村(现在叫龙岐村岐山自然村),家里条件不错,她爹张世蒸是清朝三品京官。
那时候是光绪年间,国家不太平,外面列强欺负,里面乱糟糟的。不过张竹君小时候过得还算安稳。她八岁那年得了怪病,半身麻木,走路都费劲。家里请了好多中医,愣是没治好。
后来她爹听管家建议,把她送到广州博济医院。这医院是美国传教士嘉约翰在1835年开的,是中国最早的西医院之一。张竹君在那儿治好了病,对西医一下子就着了迷,立下志向要当医生,帮人治病。

可那年头,女人学医?想都别想。家里人虽然开明,但也觉得这事儿不靠谱,劝她老实待在家里。她偏不,性子倔得像块石头。
1893年,17岁的她跑去博济医学堂求学,一次次找院长嘉约翰,死缠烂打要入学。嘉约翰开头不干,说什么男女有别,怕惹麻烦。
可张竹君不放弃,硬是感动了人家。1897年,21岁的她成了博济医学堂第一个女学生,算是开了中国女的学医的先河。

在学校里,她学得特别认真。男同学看不起她,社会上也尽是偏见,她都不在乎。1900年,她成绩拔尖毕业,成了中国第一位女西医。
毕业后,她留在博济医院干实习,攒了不少经验。她发现穷人看病太难了,没钱就只能等死。她就想着自己开医院,收费低点儿,甚至免费帮穷人看病。可开医院得花大钱,她家虽然清廉,掏不出这笔钱。
就在这时候,革命家黄兴的老婆徐佩萱帮了她一把。徐佩萱家里是做茶叶生意的,有钱,跟张竹君在福音堂认识后成了好朋友。她出钱资助,条件是医院得服务普通老百姓。

1901年,张竹君在广州荔湾开了禔福医院,自己当院长。医院在西关那块儿,挺热闹的地方。她每天忙得脚不沾地,给病人看病,不管你是大老板还是要饭的,都一样对待。
穷人没钱,她就免单,还送药,有时候甚至掏自己腰包补贴人家。1903年,她又在珠江南岸漱珠桥旁边开了南福医院。后来她把南福医院改成育贤女学,专门教穷人家的女孩子读书、算数、做手工。

张竹君不光会治病,还是个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她开了好几所女校,比如育贤女学和私立公益女学,想让女的也能有点出息。
她自己上课,教卫生知识和基础医学,带出一帮有想法的女学生。她还关心国家大事,发表演讲,批评朝廷的毛病,呼吁女权。
1904年,日俄战争打起来,她跟着万国红十字会去东北救人。同年广州闹霍乱,她研究病因,搞水源消毒和宣传卫生,把疫情压下去了,成了预防医学的经典例子。
1905年,她跑到上海,开办女子中西医养病院,还跟李平书一块儿办了上海女子中西医学校,培养女医务人员。1907年,她加入中国同盟会,开始反清。1909年,她在上海医院当监院,继续帮老百姓看病。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她发起成立中国赤十字会,带救护队去武昌,救了1300多个受伤的士兵,还帮黄兴、宋教仁他们安全撤离。她的胆识和善心,让她得了“巾帼伟人”的称号,孙中山还给她发了“立国纪念勋章”。
张竹君名气越来越大,民间都传她的好。她医院每天看几十个病人,她学校的学生都特别尊敬她。她还收养了20多个孤儿,孩子们管她叫“爸爸”,她对他们特别好。她做这些事儿不图回报,大家都叫她“广东第一善人”和“中国的南丁格尔”。

海盗打劫客船那档子事儿1924年3月,南海海域不太平。那天一艘从广州开往香港的客船在海上跑着,船上啥人都有,有带货的商人,有穿长袍的官员,也有普通老百姓。
突然,一帮海盗盯上了这艘船。海盗船来得快,装备也好,三十来号人,手里拿着刀和枪。客船压根儿没法打,船长只能停船。海盗跳上来,把乘客赶到一块儿,开始抢东西,钱袋子、首饰、货物,能拿的都拿走了。

张竹君也在船上。她那时候已经48岁了,穿着简单,手里没啥值钱东西。她站那儿,很淡定。海盗翻她口袋,拿走钱包和一块玉佩。她没吭声。
有一个海盗看上她脖子上的金项链,她就说那是她妈留下的,想留着。海盗没理她,转头去看他们的头子。那头子长得挺凶,满脸胡子,脸上还有疤。他走过来一看张竹君,脸色就变了,直接跪下,说认出她是张医生,之前得罪了,得饶命。

船上的人都懵了。海盗头子赶紧让人把抢的东西还回去,手下虽然不明白,但照办了。乘客拿回自己的东西,都觉得不可思议。
原来,这海盗头子几年前他妈病得不行,张竹君免费给她治好了,他一直记着这份恩情。这次撞上张竹君,他觉得太巧了,也太不好意思了,带着人就撤了。
这事儿之后,张竹君的名声更响了。谁也没想到,一个女医生能让海盗都服气。她的善行传得更远,大家都拿这事儿当例子,说她是真厉害。

一生奉献海盗事件没多久,1926年上海闹霍乱,张竹君又站出来了。她带队去疫区,救人、宣传卫生,疫情很快就控制住了。1932年淞沪抗战打起来,她领着红十字会救护队去前线,顶着炮火给伤员治伤。
1937年八·一三事变,她留在上海,救了不少人,一直干到抗战胜利。她这辈子都在帮穷人,基本不收啥钱,还老拿自己的钱贴补病人。
她收养的那20多个孤儿,她都当自己孩子养,教他们读书写字。孩子们围着她,喊她“爸爸”,她也乐呵呵的。她常说自己活得挺充实,挺有成就感。民间都夸她是“中国女豪杰”和“慈爱之神”。

1964年,张竹君在上海去世,活了88岁。她走的时候,大家都很伤心。上海中医药博物馆还保存着她的“医照”,上面写着赞她的话,说她伟大、爱心满满,是后人的榜样。
张竹君这辈子,真算得上医者仁心的标杆。她一个女的,在那时候硬是闯出一条路,还帮了那么多人。她的精神一直传下来,影响了好多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盗打劫客船,认出一女乘客,跪地磕头:怎么是您?我们这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