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发小讷亲,前线打了败仗,被乾隆下旨用家传宝刀赐死。
乾隆当皇子那会,一直都在读书,以至于当了皇帝以后连大臣都认不全,还是前朝老臣张廷玉和鄂尔泰帮着乾隆稳定了局势。原本乾隆以为,张廷玉和鄂尔泰会一心一意辅佐自己这个皇帝,没想到张廷玉和鄂尔泰带头搞起来了党争。
乾隆画像
鄂尔泰去世之后,乾隆为了防止张廷玉一人独大,就破格提拔了当时还很年轻的讷亲为首席军机大臣,目的就是为了压制张廷玉。
钮钴禄讷亲,爷爷是康熙四大辅臣之一的遏必隆,姑姑则是康熙的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
讷亲本人和乾隆关系很好,两个人还是发小
更关键的是,讷亲这个人官声很不错,都知道这个人比较正直,并且不贪财。
这种情况下,讷亲走到了前台。
这么一来,年轻的讷亲还成为了三朝老臣张廷玉的上司,张廷玉倒是没说啥,讷亲自己觉得很是不好意思。
不光工作中压制不住下属,讷亲还被宗室看不起,还曾经发生过乾隆弟弟弘昼暴打事件。
有一次讷亲去给乾隆汇报工作,当时乾隆的弟弟弘昼也在场,讷亲和弘昼发生了口角,弘昼当着乾隆的面直接把讷亲给打了一顿,事后乾隆也没说啥。
毕竟讷亲确实年轻,而且威望不足。
讷亲画像
乾隆十三年,大小金川叛乱
刚开始乾隆让之前平定了苗乱的将领张广泗去处理,张广泗也是不客气,要钱要人。
仗打了好几年,事情依旧没有解决。
这种情况下,乾隆让讷亲过去处理,一是想战争抓紧结束,二是借着平叛的事情来提高讷亲的威望。
本来乾隆以为讷亲到了前线之后,事情很快能够解决,没想到讷亲和张广泗完全不和,两个人也不团结,这个仗就一直拖着。
而且讷亲本人还有好多缺点,搞得士兵们不喜欢这个领导,每次打仗的时候,讷亲从来不出帐篷,光在帐篷里指挥,搞得将领们都很无语
士兵们更烦讷亲,大小金川路不好走,讷亲每次出去都让士兵们抬着他,稍微不如意非打即骂,弄得士兵们心有怨气。
眼看着这个平叛问题一直解决不了,乾隆气的够呛,就在催讷亲,讷亲打不赢,索性给乾隆上了折子,说是叫道士过来,念咒把敌人念死
这个事情就能解决了。
气的乾隆直接派人去了讷亲家里,找到了讷亲爷爷遏必隆生前留下的刀,就去了前线。
遏必隆剧照
刚开始的时候,讷亲看到有人来传旨意,不觉得怎么回事。
等到传旨的人将遏必隆刀亮出来的时候
讷亲直接傻眼了
传旨的人将乾隆旨意说了一遍,讷亲无奈之下亲自用家传宝刀结果了自己。
当时便有诗云
“中朝国法兼家法,遏必隆刀可在无”
讷亲的死给后来接替他的傅恒和清军士兵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页:
[1]